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医临床常用鲜药及其功效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中医临床对急证、表证及伏暑、伤暑、血热等证,常以新鲜药材治之,每获捷效。这是中医用药特点之一。近几十年来各地常用之鲜药,多不能满足供应,每以干品代之。其主要原因之一,据认为是经营人员对鲜药在临床中的地位。
作者
郝近大
机构地区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
中国药学会
中国癌症基金会鲜药学术委员会
出处
《首都医药》
2013年第9期47-49,共3页
Capital Medicine
关键词
中医临床
鲜药
功效
用药特点
经营人员
分类号
R24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3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63
1
张维玲,杨悦武,孙艳,张磊,宗盛,叶正良.
人参挥发油化学成分比较研究[J]
.中药材,2019,42(4):813-817.
被引量:23
2
应泽茜,杜伟锋,康显杰,顾超,罗云云,杨柳,葛卫红.
乌药产地鲜切加工热风干燥特性及其动力学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12):5933-5937.
被引量:6
3
韩淑萍,冯毓秀.
佩兰及同属3种植物的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1993,18(1):39-41.
被引量:25
4
宋洪波,毛志怀.
干燥方法对植物产品物理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J]
.农业机械学报,2005,36(6):117-121.
被引量:50
5
汪沪双.
余国珮燥湿思想评介[J]
.江西中医药,2005,36(7):5-6.
被引量:9
6
陈玲.
叶天士“通阳法”浅析[J]
.陕西中医,2005,26(10):1112-1113.
被引量:10
7
王剑发,庞晓钟.
“湿热治肺”临床理论阐释[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9(4):228-230.
被引量:3
8
马骏.
薏苡仁治疗风湿痹证疗效好[J]
.中医杂志,2008,49(1):59-59.
被引量:1
9
王勇.
论湿温病救阴与通阳[J]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2):199-200.
被引量:4
10
赵素容,卢兖伟,陈金龙,段海峰,吴祖泽.
地黄梓醇降糖作用的实验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09,20(1):171-172.
被引量:79
引证文献
4
1
郭锦晨,刘健,汪元.
从《婺源余先生医案》浅析余国珮治痹思路与特色[J]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28(2):13-14.
被引量:8
2
方雯雯,许从真,李立华.
新安名医许芝泉临证妙用鲜药及医案举隅[J]
.中医临床研究,2021,13(27):7-9.
被引量:1
3
李彩霞,苗晋鑫,余喻先,李秀敏,苗明三.
鲜药的功效特点及干燥对鲜药物质基础的影响[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37(11):6652-6656.
被引量:7
4
张泽丽,谭小竹,张鹏,杨家婷,谢果珍.
干、鲜铁皮石斛对正常小鼠肠黏膜菌群的影响[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5,16(5):61-68.
二级引证文献
16
1
张佩文,王键,侯阿美,郭锦晨.
新安医家余国珮“燥湿为纲”学术思想探析[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6):2495-2498.
被引量:10
2
郭锦晨,刘健,忻凌,汪元,周巧,黄旦,宋倩.
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中医内外合治的临床数据挖掘研究[J]
.新中医,2017,49(4):198-203.
被引量:7
3
郭锦晨,刘健,忻凌,万磊,汪元,周巧,黄旦,宋倩.
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变化及关联规则挖掘研究[J]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7,20(2):185-188.
被引量:8
4
郭锦晨,刘健,忻凌,汪元,宋倩,黄旦,周巧.
基于关联规则挖掘分析中医内外合治对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免疫炎症氧化应激的影响[J]
.辽宁中医杂志,2017,44(7):1364-1367.
被引量:13
5
侯阿美,王键,郭锦晨,纵艳平.
基于频数分析及聚类分析探讨《婺源余先生医案》179例处方用药规律[J]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2019,42(2):178-182.
被引量:3
6
侯阿美,王键,郭锦晨,张佩文,黄辉.
从《医理》小议余国珮“燥湿为纲”学术思想[J]
.现代中医药,2019,39(3):1-3.
被引量:4
7
赵建根,李家劼,陆翔,郭锦晨.
新安医家余国珮运用“燥湿为纲”理论辨治用药规律研究[J]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45(5):95-101.
被引量:3
8
王泽茜,曹利华,汪小毅,曹明卓,李秀敏,苗明三.
中药鲜药的活性成分与药理作用特点分析[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3,38(6):2724-2727.
被引量:7
9
叶冠成,赵歆,陈佳祺,王凤龙,李峰,毛萌.
新安医家固本培元理论在疫病康复中的应用探析[J]
.现代中医临床,2024,31(1):99-102.
被引量:1
10
邱勋荣,李玉姗,万琴,高欢,齐娅汝,李远辉,杨明.
真空冷冻干燥对中药材质量的影响与调控技术研究进展[J]
.中草药,2024,55(4):1377-1388.
被引量:4
1
陆基宗.
这七种药茶可清热解暑[J]
.求医问药,2008(9):44-44.
2
彭建明.
中药材生产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时珍国医国药,2004,15(9):627-628.
被引量:1
3
邢颖.
浅析栝楼[J]
.全国药材信息,2009(7):11-12.
4
汤大金.
2010年4月上旬荷花池药市动态[J]
.全国药材信息,2010(11):20-20.
5
关于举办“第六届中医药名家高层论坛”的通知[J]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7).
6
陈华.
对“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的思考[J]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7,9(4):36-37.
被引量:15
7
夏代宇,李希,曾奕新.
银菊凉茶治疗伤暑40例[J]
.四川中医,2002,20(9):39-40.
8
樊巧串,文玉辉.
常见中药材的真伪鉴别[J]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32):1017-1018.
9
郭振球.
《平脉辨证学概要》选载(二)[J]
.中医函授通讯,1991,10(4):32-35.
10
王蒂娜,孔祥亮,何新慧.
《伤暑论》辨证特色及临证用药探析[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29(6):18-20.
首都医药
2013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