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道藏·黄庭内景五脏六腑图》中关于脏腑理论的研究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黄庭内景五脏六腑图》是《道藏》中一部集中体现"医道同源同旨"的著作,其对藏象学说的发挥,存医道两家学术之精华,从脏腑理论入手,内容涵盖养生防病,相病诊病,再到治病调养,自成一体系,以求"未病防病,既病防变",是道家对《黄帝内经》藏象学说的承习与创新,值得探讨研究。
作者
林泽斯
王洪琦
机构地区
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出处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85-986,共2页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藏象学说
道医学
黄庭内景五脏六腑图
发挥
分类号
R223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92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7
参考文献
3
1
王洪图.内经选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2
胡情.道藏·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M].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678-689.
3
张志聪.黄帝内经集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
共引文献
18
1
谭维智.
庄子阴阳学说的道德教育意义[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54(5):116-120.
2
侯建春,李俊德.
谈《素问·热论》之热病遗复[J]
.中医药学报,2010,38(2):7-8.
被引量:1
3
李莉芳.
浅论《黄帝内经》五脏苦欲补泻的应用[J]
.中医杂志,2011,52(7):620-622.
被引量:6
4
张书云,周发祥.
从《黄帝内经》看营卫的循行途径[J]
.中医学报,2011,26(9):1043-1044.
被引量:13
5
张姝艳.
科学实践哲学对中医学研究的启示[J]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2,29(1):97-104.
被引量:1
6
莫芳芳,高思华.
基于中医古籍研究的“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应用情况分析[J]
.中医杂志,2012,53(20):1711-1713.
被引量:14
7
陈瑜.
中医古籍“劳心致病”病机治法举要[J]
.中医药信息,2013,30(5):3-6.
被引量:3
8
岳金换,张秦宏,孙忠人.
浅析《素问·痿论》辨经取穴治疗五体痿[J]
.河南中医,2014,34(5):798-799.
被引量:9
9
章波,吴飚.
从“少阳主骨”、“髓虚应胆”论肝肾相关[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7(2):118-119.
被引量:8
10
郁志华,林水淼.
论“五脏之精”及其在中医防治老年病中的意义[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6):8-10.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92
1
王秀莲.
中医药治疗感染病的优势与思路[J]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6(3):116-117.
被引量:10
2
饶红英.
论《道藏》的开发利用[J]
.江西图书馆学刊,2002(z1):49-50.
被引量:1
3
陶建文.
从现象学的角度看中医的“望闻问切”[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1):32-36.
被引量:6
4
董沛文.
孙思邈与道教养生学[J]
.中国宗教,2009(3):45-47.
被引量:1
5
程雅君.
纯正道医、高尚先生--金代医家刘完素道医思想辨析[J]
.宗教学研究,2009(4):53-61.
被引量:6
6
汤用彤.
读《道藏》札记[J]
.历史研究,1964(3):183-190.
被引量:1
7
胡道静.
《道藏》的版本和利用及其前景[J]
.学术月刊,1987,19(6):62-64.
被引量:3
8
杨福程.
关于《道藏》的分类问题[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1988(4):49-51.
被引量:1
9
杨世泉.
道藏分类初探(三洞部分)[J]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1,0(1):70-78.
被引量:2
10
卢国龙.
《道藏》七部分类法源考[J]
.中国道教,1991(3):31-37.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5
1
刘珊,张其成,沈艺,翟文浩,张青颖,王娟娟,段晓华.
《道藏》中医药文献研究考略[J]
.中医文献杂志,2015,33(1):13-16.
被引量:2
2
马坤,刘华一,卢艳.
从《周易》坤卦浅论脾脏功能[J]
.河南中医,2016,36(10):1691-1693.
被引量:5
3
张成岗,巩文静,李志慧,高大文,高艳.
医学3.0为中西医融合发展提供新机遇[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40(10):1258-1263.
被引量:4
4
易正珩,赖新生.
通元疗法学术思想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3,38(6):2779-2783.
被引量:6
5
何俊锋,蒋力生,宋鑫,张彦维.
《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的养生理论[J]
.江西中医药,2024,55(12):16-18.
二级引证文献
17
1
张青颖,沈艺,段晓华,刘珊,王娟娟,唐禄俊,张其成.
《道藏·洞玄部》中医药文献特点初探[J]
.中医文献杂志,2015,33(4):9-11.
被引量:2
2
唐禄俊,刘珊,熊益亮,张青颖,张培初,王鸿弘,张其成.
《正统道藏·太平部》药方概述[J]
.世界中医药,2018,13(9):2327-2331.
被引量:1
3
陈志颜,段公,王珂.
王珂名老中医临证经验总结[J]
.中医临床研究,2019,11(8):115-117.
4
宋卓,杨宇飞,孙凌云,张彤,陈悦,闫韶花,闫蕴孜,许云.
胃肠恶性肿瘤以脾虚为核心病机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
.世界中医药,2021,16(9):1357-1363.
被引量:33
5
Chenhuan Pang,Xiaoquan Du.
Clinical Experience of Professor Du Xiaoquan's Treatment of Spleen and Spleen Disease[J]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Nursing Research,2021,5(2):105-107.
6
张成岗.
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四元数矢量模型的生物学意义与医学价值[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1,25(16):1-8.
被引量:2
7
漆仲文,严志鹏,施琦,周欢,杨潇雅,冀楠,王玥瑶,张傲,张军平.
慢病防治中的中医药序贯理念[J]
.中医杂志,2022,63(8):730-733.
被引量:10
8
郭建红,燕晓雯,王俊磊,马英锋,杨延辉,李保有.
中医辟谷养生术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42(11):1329-1334.
被引量:2
9
张成岗.
菌粒阴阳学说:基于“人微共生体”探讨中医阴阳学说的学术思考[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23,41(3):11-20.
被引量:3
10
李萍,李园,苏泽琦,林洁,丁霞.
基于象思维解析中医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炎癌转化”的认识[J]
.吉林中医药,2023,43(10):1142-1145.
被引量:3
1
林泽斯,王洪琦.
从《补泻图》看脏腑炼养与郁证防治[J]
.四川中医,2014,32(7):24-25.
2
孙晓生.
《道藏》九大仙草及其现代研究[J]
.新中医,2012,44(9):124-126.
被引量:12
3
廖冬晴.
传统内丹功初层感触与内景[J]
.气功,1999,20(9):391-392.
4
吕紫剑.
(连载二)八卦混元养生功[J]
.今日科苑,2003(4):22-23.
被引量:1
5
谭永红.
养生汤治疗阳痿45例[J]
.中国民间疗法,2009,17(9):35-35.
6
刘珊,张其成,沈艺,翟文浩,张青颖,王娟娟,段晓华.
《道藏》中医药文献研究考略[J]
.中医文献杂志,2015,33(1):13-16.
被引量:2
7
师芳莉,刘直.
《道藏》中气功与医药内容篇幅略介[J]
.气功,1999,20(5):212-218.
被引量:1
8
于渐慧.
《内景经》五脏神人格化思想探析[J]
.河南中医,2017,37(2):202-204.
被引量:3
9
杨福程.
津液健身理法辑要之二[J]
.中国气功科学,1997(3):25-26.
10
周富贤.
按导黄庭自我保健[J]
.健康博览,2003,0(1):35-35.
中医杂志
2013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