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不同种植密度对糯玉米闽糯0018产量的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研究闽糯0018最佳种植密度,结果表明:该玉米品种种植密度以5.25万~6.75万株/hm2为宜,产量高,穗型匀称美观,籽粒白色,口感中上。
作者
范秀芳
机构地区
福建省顺昌县元坑镇农技站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2期22-22,共1页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闽糯0018
种植密度
产量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3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赵益强.
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鲜食糯玉米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J]
.中国种业,2008(5):41-44.
被引量:9
2
袁邦义,武军华,蒋飞.
不同种植密度对鲜食糯玉米品种J糯三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农业科技通讯,2012(11):19-20.
被引量:6
3
林建新,陈山虎,卢和顶,廖长见.
闽东高山反季节糯玉米栽培密度对主要性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33):156-160.
被引量:4
4
张明友,张新,王振华,张前进,王金召,马巧云.
郑单22玉米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0):166-168.
被引量:22
5
李瑞梅,赵传秀,涂秋丽,隋天显,程传贵.
不同种植密度对超吉989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13(5):13-13.
被引量:3
6
李纲.
糯玉米新优品种[J]
.农家致富,2013(7):23-23.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33
1
胡柯,秦涛.
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J]
.河南农业,2007(18):20-21.
被引量:5
2
李明,李文雄.
肥料和密度对寒地高产玉米源库性状及产量的调节作用[J]
.中国农业科学,2004,37(8):1130-1137.
被引量:101
3
陈船福,何松银,曹洪兰,王华.
鲜食春糯玉米适宜移栽密度初探[J]
.上海农业科技,2005(2):89-89.
被引量:3
4
李余良,方志伟,胡建广,杨莉,刘建华.
粤甜3号玉米栽培密度与农艺性状的动态关系[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7):145-146.
被引量:5
5
潘彬荣,岳高红,许立奎,楼珏,梅喜雪,周志辉,张宗宸.
栽培密度和施肥量对甜玉米金玉甜1号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
.江西农业学报,2010,22(8):9-11.
被引量:17
6
纪荣昌,陈山虎,卢和顶,童川拉,林建新.
糯玉米新品种闽糯0018的选育[J]
.中国种业,2006(5):40-41.
被引量:2
7
林建新,陈山虎,卢和顶,童川拉,纪荣昌.
闽甜107栽培密度对主要性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2006,26(3):80-82.
被引量:1
8
周波,胡学安,魏良明.
不同种植密度对郑黑糯1号玉米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7):202-204.
被引量:8
9
翁定河.
不同密度和施钾水平对“闽糯0018”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江西农业学报,2007,19(1):24-25.
被引量:6
10
南京农业大学.田间试验和统计方法[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
共引文献
39
1
刘玲,王春虎,殷亚超,荆李梅,崔林林,牛红艳.
不同密度对玉米新品种百玉2号产量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2013,52(2):272-274.
被引量:1
2
杨利华,张丽华,杨世丽,马瑞昆,张全国.
不同株高玉米品种部分群体质量指标对种植密度的反应[J]
.华北农学报,2007,22(6):139-146.
被引量:34
3
路海东,薛吉全,马国胜.
夏玉米不同群体的受光态势和光合特性研究[J]
.玉米科学,2008,16(4):100-104.
被引量:21
4
王同朝,马超,杜园园,张华元,卫丽.
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新品种豫单998产量的影响[J]
.贵州农业科学,2008,36(6):45-46.
被引量:10
5
张飞,史振声.
种植密度对丹玉39产量的影响[J]
.种子,2009,28(7):87-89.
被引量:5
6
杨青华,马兴立,李健,马二培.
丁二酸浸种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和运转的影响[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43(6):601-605.
被引量:1
7
陈建生,徐培智,唐拴虎,张发宝,解开治,黄旭,黄巧义.
施肥措施对春播糯玉米的物质形成累积的影响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1):55-57.
被引量:7
8
刘化涛,黄学芳,黄明镜,闫六英,池宝亮.
不同品种与种植密度对旱地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山西农业科学,2010,38(9):32-34.
被引量:36
9
宋万友,周文伟,李青竹,李桂芝,李应权,高艳,李文纯.
不同密度对糯玉米新品种周糯1号种植效益的影响[J]
.中国种业,2011(9):81-82.
被引量:1
10
王铁固,赵新亮,马娟,张怀胜,陈士林.
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J]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23):16-18.
被引量:40
1
陈登耀.
闽糯0018不同播种期试验[J]
.福建农业科技,2011,42(6):56-58.
被引量:1
2
纪荣昌,陈山虎,卢和顶,童川拉,林建新.
糯玉米新品种闽糯0018的选育[J]
.中国种业,2006(5):40-41.
被引量:2
3
翁定河.
不同密度和施钾水平对“闽糯0018”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江西农业学报,2007,19(1):24-25.
被引量:6
4
良种推荐:闽糯0018(闽审玉2005001)[J]
.福建农业科技,2012(12):86-86.
5
胡蓉,陈山虎.
玉米闽糯0018的高产群体结构[J]
.亚热带农业研究,2006,2(2):102-105.
6
魏桂娥,陆陈强.
糯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J]
.安徽农业科学,2002,30(6):912-914.
被引量:3
7
曾汉章.
鲜食糯玉米新品种引进及应用研究初报[J]
.福建农业科技,2003,34(3):18-21.
被引量:1
8
闽糯0018、闽甜107通过鉴定[J]
.中国牧业通讯(养殖场顾问),2004(9):65-65.
9
沈宝川.
闽糯0018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2007(4):21-21.
10
彭元层.
糯玉米新品种“闽糯0018”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
.福建农业科技,2009,40(4):24-24.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