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功能派目的论看文学翻译——浅析“Silent Meaning”一诗之译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自20世纪70年代产生至今,德国的功能派目的论对翻译实践活动的开展发挥了巨大的指导作用。在诺德的《译有所为——功能翻译理论阐释》一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除非文学领域外,功能理论在文学翻译中也有较强的适用性,能够为文学翻译建立理论基础,使译者有章可循。本文试以"Silent Meaning"一诗针对不同读者群体的两种译本为例,以期向读者说明功能派目的论在文学翻译中的指导作用。
作者 刘源
机构地区 重庆工商大学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第36期138-139,共2页 Education And Teaching Forum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 1茅盾.为发展文学翻译视野和提高翻译质量而奋斗--一九五四年八月十九日在全国文学翻译工作会议上的报告[A].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翻译通讯》编辑部编.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4)[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
  • 2杨武能."翻译·解释·阐释--文学翻译断想"[A]//罗选民,屠国元主,编.阐释与结构:翻译研究文集[c].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3.
  • 3张美芳,王克非.译有所为-功能翻译理论阐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58-67.
  • 4Nord,Christiane.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 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 ucation Press, 002.

共引文献2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