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嘛呢经在民间传承中的女性文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嘛呢经作为一种非常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于青海东部的农牧地区。经考察发现,其念唱者大多为当地的中老年妇女,是一种独属于女性的文化。它的传唱与当地的宗教信仰、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有着密切的联系,凸显出当地民间传承中诸多的女性文化特征,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作者
陈瑜
机构地区
青海师范大学音乐系
出处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
2013年第8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嘛呢经
女性文化
民间文化特征
分类号
I207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裴丽丽,李文学.
土族民间团体嘛呢会调查[J]
.民族研究,2007(1):40-46.
被引量:7
2
商文娇.
青海民和妇女念唱嘛呢经的调查研究[J]
.青海社会科学,2010(4):120-124.
被引量:2
3
吕春祥.
藏传佛教嘛呢石刻艺术的精神内涵及其意义[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6(4):129-131.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9
1
[美]弗洛姆(孙向晨译).精神分析与宗教[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10.
2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法哲学批判导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
黑格尔(朱光潜译).美学[M].第1卷.北京:商务出版社,1979.36.
4
恩格斯.反杜林论[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
[德]费尔巴哈.宗教的本质[M].王太庆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6
巴俄·祖拉陈瓦.贤者喜宴[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169.
7
唐家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8
高丙中.《时空设置的构造与重构:以土族为例》.王铭铭等主编.《象征与社会》.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41页.
9
翟存明.
土族女性祖母期的宗教行为述略[J]
.青海民族研究,2003,14(1):117-121.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11
1
张晓萍.
中国民间法研究学术报告(2007年)[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2-12.
被引量:5
2
周典恩.
2006~2007年中国大陆人类学研究综述[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2(3):45-50.
3
殷生宝.
“嘛呢会”在土族社区居民生活中的地位及作用[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3):47-50.
被引量:2
4
廖飒.
民间团体的公共服务职能研究[J]
.管理观察,2012(3):135-135.
5
陈瑜.
青海东部地区念唱嘛呢经活动及其文化特征[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8(4):90-92.
6
冯雪红,向锦程,张梦尧.
青海藏区石刻的流动及其社会文化意义变迁——一个三江源生态移民村的个案考察[J]
.民族研究,2019(2):75-87.
被引量:2
7
杨桂香.
青海囊谦嘛呢石刻艺术研究[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1(6):53-57.
8
邢海燕,谭雪一.
文化资本视角下土族绣娘的非遗传承与实践赋能研究[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7(1):101-109.
被引量:7
9
曾梵悦,孙晗,彭志军.
西藏自治区丁青县半农半牧区与牧区玛尼堆比较研究[J]
.景观设计,2024,22(2):35-39.
10
翟存明.
土族女性祖母期的宗教行为述略[J]
.青海民族研究,2003,14(1):117-121.
被引量:4
1
张新蕊.
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中蕴涵的女性文化特征[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2):10-15.
被引量:1
2
刘淑萍.
中国式带孙[J]
.杂文选刊,2015,0(3):50-50.
3
池莉.
致无尽岁月[J]
.当代,1998(5):4-27.
被引量:1
4
陈傻子.
一条叫喊的大河(组诗)[J]
.鸭绿江,2005,0(2):45-47.
5
杨宝春.
论《赵贞女》的民间承传[J]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7,24(4):85-89.
被引量:2
6
吴素萍.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畲族民间文学[J]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1,11(3):106-108.
被引量:3
7
王文泸.
剩水剩土[J]
.党的生活(青海),2016,0(2):59-61.
8
王亚南.
景颇古风与“木脑示洞”[J]
.民族文学研究,1989,7(4):37-42.
被引量:1
9
任一鸣.
新疆哈萨克女作家创作审美意蕴之二:独特的女性文化——从哈萨克女作家哈依霞、叶尔克西的创作谈起[J]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1):17-20.
被引量:2
10
樱井龙彦.
从开发及环境问题探讨民间传承学的作用[J]
.民族文学研究,1999,17(4):88-92.
被引量:2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
2013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