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工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力学》课程考试改革初探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针对高校现行考试模式影响学生全面发展的不利因素,笔者以《结构力学》提高课为例,介绍根据力学课程的特点,实施考试改革的具体方案及实施情况。指出适应现代化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课程考试考核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文中同时提出改革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作者
张少波
杨其伟
机构地区
北方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第44期269-270,共2页
Education And Teaching Forum
基金
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
关键词
结构力学
考试改革
考试方式
分类号
G642.47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4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3
1
曲桂娟,董晓庆,杜冬菊,杨春馥.
浅谈高校课程考试改革[J]
.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10(5):89-89.
被引量:10
2
宫园园,王素君,刘军.
高校课程考试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2):247-249.
被引量:10
3
刘素一,薛勇.
大学考试方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电力教育,2009(2):57-58.
被引量:27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祝遵宏.
我国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改革建议[J]
.经济师,2005(10):102-103.
被引量:15
2
郭小林.
改革高校课程考试制度的对策[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11):384-386.
被引量:20
3
王尊全.
高等学校考试改革的思考[J]
.科技信息,2007(16):18-18.
被引量:8
4
张晓京.
推动“以探究为基础的学习”——关于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几点思考[J]
.中国大学教学,2008(1):27-28.
被引量:46
5
李燕.
加强高校考试管理的若干思考[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25(2):142-145.
被引量:18
6
田舜,陆建飞.
高等农业院校考试现状及改革建议[J]
.现代农业科技,2009(6):231-231.
被引量:4
7
王爱玲.
课程改革的重要问题:关注人的整体性发展[J]
.教育研究,2009,30(7):40-44.
被引量:34
8
刘红宁,左铮云,吴晓明,薛铁瑛.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在观念 贵在践行——江西中医学院深化教学改革的探索[J]
.中国高等教育,2010(1):25-29.
被引量:30
9
赵菊珊.
大学有效教学及教学管理的理念与思考[J]
.中国大学教学,2010(1):23-25.
被引量:80
10
李文利.
高等教育之于学生发展:能力提升还是能力筛选?[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8(1):1-16.
被引量:31
共引文献
44
1
董福品,孙万泉.
跨专业课程教学和考核方式的探索与实践[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S2):244-245.
被引量:8
2
郑阳,丁丹丹.
独立学院考试管理分析与建议[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8(S1):104-106.
被引量:2
3
石志建,葛伟,葛超.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影响及对策分析——以河北农业大学为例[J]
.河北农业科学,2011,15(12):87-88.
被引量:1
4
郑建新,田月红.
大学课程考试方式及利弊分析[J]
.中国电力教育,2009(6):109-110.
被引量:17
5
张得心.
论高等院校考试方式和新模式的探索[J]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10(4):122-123.
被引量:1
6
杨娟.
论大学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考试改革[J]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20):233-234.
被引量:6
7
张得心.
高等职业院校考试新模式的探索[J]
.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10,25(3):59-60.
被引量:1
8
杜惠洁,于蕾,汤智.
大学教学方法改革向度的反思与展望[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3):302-307.
被引量:39
9
郭铁明.
高等学校考试方式改革的探讨[J]
.时代教育,2011(11):139-139.
被引量:1
10
郭华桥.
推进考试方法改革 提升高等教育质量[J]
.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11(12):72-74.
被引量:13
同被引文献
4
1
吴维宁.
过程性评价的理念与方法[J]
.课程.教材.教法,2006,26(6):18-22.
被引量:126
2
王焕定.
自学研讨型教学方法和注重平时考试方法的实践与思考[J]
.力学与实践,2008,30(4):85-88.
被引量:5
3
杨泽慧,丛杨,周国权.
卓越工程师课程教学的“四化”考核评价体系[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63(2):182-186.
被引量:42
4
阳令明,张俭民.
地方院校结构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高等建筑教育,2016,25(1):88-91.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1
1
任剑莹,杨从娟,李海艳.
基于过程性评价的《结构力学》考试方法改革初探[J]
.教育教学论坛,2017(5):130-132.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余永维,杜柳青.
《伺服驱动与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改革[J]
.教育教学论坛,2018(6):96-97.
2
张金林,张利辉,刘颖超,康占海.
基于过程评价的“植物化学保护”考试方法探索[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8,20(4):14-16.
被引量:5
3
李洪彩.
基于“N+1+1”理论的《现代汉语》过程性学生学习评价模式探究——以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2020(6):282-283.
被引量:2
1
温中华,唐克东.
《结构力学》教学改革的思路[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6):168-169.
被引量:19
2
范小春,袁海庆,李保德.
《结构力学》精品课程建设[J]
.理工高教研究,2007,26(3):86-87.
被引量:4
3
姬慧.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
.太原大学,2001(2):4-7.
被引量:2
4
孙明,周磊.
基于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卓越计划”的《结构力学》教改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4(14):35-36.
被引量:6
5
钟南,罗锡文,严慕容,李德威,陈美贞.
《结构力学》双语教学的构建与多媒体运用[J]
.农机化研究,2004,26(1):246-247.
被引量:4
6
孔凡广.
《结构力学》课程实践性教学探究[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5,0(10X):31-31.
被引量:2
7
李艳杰,刘增夕,李永莉.
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力学》教学方法浅谈[J]
.教育教学论坛,2013(41):82-83.
8
孔位学,袁端才,谭清华,胡其高.
土木工程专业基础课程“四精”教学模式探析[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3,36(4):99-100.
被引量:6
9
任剑莹,杨从娟,李海艳.
基于过程性评价的《结构力学》考试方法改革初探[J]
.教育教学论坛,2017(5):130-132.
被引量:3
10
孙洪军,赵丽红.
提高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力学》教学质量的探讨[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2):125-126.
被引量:6
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 第4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