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土壤活性有机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3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简要综述了土壤活性有机质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包括活性有机质的概念及其测定方法、活性有机质与土壤养分供应。
作者
徐明岗
于荣
王伯仁
机构地区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出处
《土壤肥料》
CSCD
2000年第6期3-7,共5页
Soils and Fertilizers
基金
中国农科院院长基金资助项目
关键词
活性有机质
测定方法
土壤肥力
土壤质量
分类号
S153.62 [农业科学—土壤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743
引证文献
133
二级引证文献
2053
参考文献
2
1
夏荣基(译),腐殖质化学,1991年,1页
2
袁可能,土壤学报,1963年,10卷,2期,286页
同被引文献
1743
1
胡洪涛,胡时友,周荣华,张舒,曹春霞,张佑宏,夏贤格,杨靖钟.
油菜秸秆还田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影响的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0(S01):6-10.
被引量:12
2
李月梅,曹广民,王跃思.
开垦对海北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2006,25(8):911-915.
被引量:27
3
许自成,王林,王金平,肖汉乾.
湖南烤烟化学成分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关系[J]
.生态学杂志,2006,25(10):1186-1190.
被引量:118
4
金绍龄.
作物前茬对肥料效应的影响[J]
.甘肃农业科技,1999,30(11):36-38.
被引量:3
5
曹宏杰,汪景宽,李双异,李执强.
水热梯度变化及不同施肥措施对东北地区土壤有机碳、氮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2007,21(4):122-125.
被引量:19
6
孙星,刘勤,王德建,张斌.
长期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J]
.土壤,2007,39(5):782-786.
被引量:150
7
郭菊花,陈小云,刘满强,胡锋,李辉信.
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壤性水稻土团聚体的分布及有机碳、氮含量的影响[J]
.土壤,2007,39(5):787-793.
被引量:66
8
刘英,王允青,张祥明,代道宇,郑万荭,彭浩.
种植紫云英对土壤肥力和水稻产量的影响[J]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98-99.
被引量:82
9
李华,惠竹梅,张振文,黄懿,李二虎.
行间生草对葡萄园土壤肥力和葡萄叶片养分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2004,20(z1):116-119.
被引量:49
10
马永良,师宏奎,张书奎,吕润海.
玉米秸秆整株全量还田土壤理化性状的变化及其对后茬小麦生长的影响[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3,8(z1):42-46.
被引量:110
引证文献
133
1
陈劲憬,高丽红,曹之富.
施肥对设施土壤及作物生育的影响研究进展[J]
.农业工程学报,2005,21(z2):16-20.
被引量:38
2
戴全厚,刘国彬,薛萐,余娜,张超,兰雪.
侵蚀环境退耕撂荒地土壤活性有机碳与碳库管理指数演变[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8,23(6):24-28.
被引量:14
3
李月梅.
Changes of Organic Carbon in Soil under Different Land Use Patterns in Alpine Agricultural Region of Qinghai[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0,11(2):124-127.
被引量:14
4
于维水,李桂花,王碧胜,武红亮,赵雅雯,孟繁华,卢昌艾.
不同施肥制度下我国东部典型土壤易分解与耐分解碳的组分特征[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5,21(3):675-683.
被引量:12
5
张志毅,熊又升,徐祥玉,王娟,袁家富,黄丽.
免耕起垄对冷浸田土壤有机碳活性的影响[J]
.土壤通报,2015,46(1):192-197.
被引量:3
6
裴海昆.
不同放牧强度下土壤有机质特性变化的研究[J]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4,34(4):1-3.
被引量:6
7
王伯仁,徐明岗,文石林.
有机肥和化学肥料配合施用对红壤肥力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2):160-163.
被引量:17
8
韩志卿,张电学,陈洪斌,常连生,于玉桥,刘东强,王介元.
长期定位施肥小麦—玉米轮作制度下土壤有机质质量演变规律[J]
.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17(4):10-14.
被引量:22
9
张春霞,郝明德,李丽霞.
黄土高原沟壑区苜蓿地土壤碳、氮、磷组分的变化[J]
.草地学报,2005,13(1):66-70.
被引量:23
10
于荣,徐明岗,王伯仁.
土壤活性有机质测定方法的比较[J]
.土壤肥料,2005(2):49-52.
被引量:82
二级引证文献
2053
1
李晨昱,卢树昌.
北方冬小麦-夏玉米复种区生物炭与明矾配施对土壤碳氮状况影响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20(18):97-103.
被引量:5
2
李建华,李华,郜春花,靳东升,卢晋晶.
不同工程复垦措施对晋东南采煤沉陷区土壤质量演变特征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20(17):62-70.
被引量:4
3
贺国强,王盼盼,高远,卢晓华,曹亚凡,赵冬雪,王晶英.
寒地绿肥与烤烟套种对烤烟生长及经济性状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20,0(7):37-43.
被引量:4
4
李婧男,孙向阳,张贺,李素艳,杨璨.
暗管排盐条件下园林废弃物与膨润土对滨海盐土的改良效果研究[J]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21,29(3):562-574.
被引量:8
5
滕秋梅,沈育伊,徐广平,张中峰,张德楠,周龙武,黄科朝,孙英杰,何文.
桂北喀斯特山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变化特征[J]
.生态学杂志,2020,39(2):422-433.
被引量:22
6
翟珈莹,何俐蓉,吴阳,王国梁,薛萐.
模拟氮沉降对油松土壤水溶性碳氮及其光谱特征的影响[J]
.水土保持研究,2020,27(2):136-141.
7
邵丽文,刘思博,常虹,王静宜,殷国梅.
不同生态修复措施对毛乌素沙化草地土壤碳的短期影响[J]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54(6):640-646.
被引量:1
8
关伟,过聪,张庆华,韩永超,曾祥国,向发云.
浅谈丰花月季在武汉市的应用及养护要点[J]
.湖北农业科学,2019,0(S02):334-337.
被引量:2
9
刘瑜,赵佳颖,周晚来,戚智勇.
城市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0,43(4):32-38.
被引量:54
10
胡海清,罗斯生,罗碧珍,魏书精,王振师,吴泽鹏.
林火干扰对广东省杉木林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9,41(12):108-118.
被引量:16
1
吴小丹,蔡立湘,鲁艳红,郑圣先.
土壤活性有机质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湖南农业科学,2009(3):39-42.
被引量:13
2
柳燕兰,宋尚有,郝明德.
长期定位施肥对黄绵土酶活性及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J]
.土壤通报,2012,43(4):798-803.
被引量:18
3
徐祥玉,孟贵星,袁家富,赵书军,刘晔,耿明建,曹卫东.
翻压绿肥对植烟土壤活性有机质和土壤酶的影响[J]
.中国烟草科学,2011,32(A01):103-107.
被引量:33
4
田小明,李俊华,危常州,褚贵新.
不同生物有机肥用量对土壤活性有机质和酶活性的影响[J]
.中国土壤与肥料,2012(1):26-32.
被引量:63
5
马顺利,刘建勇,张春景,柳玉利.
有机质对果园土壤质量影响的研究[J]
.山东化工,2001,30(5):10-14.
被引量:2
6
谷军,沙长青,张晓彦.
沼渣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
.生物技术,2008,18(5):81-84.
被引量:12
7
于荣,徐明岗,王伯仁.
土壤活性有机质测定方法的比较[J]
.土壤肥料,2005(2):49-52.
被引量:82
8
任春雪,梁成华,杜立宇,陈新之,刘学.
设施蔬菜栽培土壤活性有机质及碳库管理指数的研究[J]
.中国土壤与肥料,2009(1):7-11.
被引量:4
9
高洪军,彭畅,张秀芝,李强,朱平.
长期施肥对黑土活性有机质、pH值和玉米产量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14,22(3):126-131.
被引量:27
10
刘芳,王明娣,刘世亮,介晓磊,刘红恩,冯梦龙,王代长.
玉米秸秆腐解对石灰性褐土酶活性和有机质质量分数动态变化的影响[J]
.西北农业学报,2012,21(4):149-153.
被引量:12
土壤肥料
2000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