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河南小麦品种发展变化及利用情况分析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小麦是河南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占全国的1/5,产量占全国的1/4。从2003年开始至今,河南夏粮连续获得"十连增"。在粮食增产诸多因素中,种子科技进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可达40%以上,因此,选育品种、了解品种和科学利用品种对粮食生产稳定发展意义重大。
作者
周新保
宋新莉
程静
机构地区
河南省种子管理站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13年第11期4-7,共4页
关键词
小麦品种
利用特点
发展趋势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9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68
同被引文献
59
1
蒋和平,蒋黎,王有年,詹琳.
国家粮食安全视角下我国种业发展的思路与政策建议[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3(4):77-88.
被引量:46
2
曹廷杰,赵虹,王西成,崔党群,詹克慧.
河南省半冬性小麦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演变规律[J]
.麦类作物学报,2010,30(3):439-442.
被引量:36
3
曹翠玲,李生秀.
水分胁迫下氮素对分蘖期小麦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J]
.核农学报,2004,18(5):402-405.
被引量:21
4
程延年.
气候变化对北京地区小麦玉米两熟种植制度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1994,9(1):18-24.
被引量:16
5
雷振生,林作楫.
河南小麦品种农艺性状演变及今后育种方向[J]
.中国农业科学,1995,28(A01):28-33.
被引量:32
6
高安礼,何华纲,陈全战,张守忠,陈佩度.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2、Pm4a和Pm21的聚合体[J]
.作物学报,2005,31(11):1400-1405.
被引量:48
7
伍维模,李世清.
小麦品种演变过程中性状遗传改良规律综述[J]
.塔里木大学学报,2006,18(1):43-47.
被引量:14
8
肖世和.
我国小麦品种改良趋势与粮食安全[J]
.科技导报,2006,24(4):5-7.
被引量:21
9
许为钢,胡琳,姚建华,严文献,盖钧镒.
关中地区小麦品种株型变化的研究[J]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6,24(6):20-24.
被引量:13
10
卜宁,王升厚,马莲菊.
褐藻寡糖抗三氧化二砷(As_2O_3)诱导蚕豆根尖的细胞遗传毒性[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6(1):102-105.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3
1
张运红,孙克刚,和爱玲,杜君,吴政卿.
喷施海藻酸钠寡糖对小麦幼苗生长发育和抗旱性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2016,45(2):56-61.
被引量:23
2
郭瑞,李正玲,张煜,赵明忠,胡琳.
30a来河南省不同类型小麦品种产量和农艺性状演变规律[J]
.河南农业科学,2018,47(4):15-20.
被引量:20
3
李海泳,殷贵鸿.
从国家粮食安全角度探讨我国小麦育种发展趋势[J]
.江苏农业科学,2022,50(18):36-41.
被引量:25
二级引证文献
68
1
Diwen CHEN,Ying HUANG,Dachun SHEN,Wenling ZHOU,Junhua AO,Yong JIANG,Zhenrui HUANG,Hassan Munir,Fahd Rasul.
Effects of Seaweed Extracts on Promoting Growth and Improving Stress Resistance in Sugarcane[J]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9,11(4):69-72.
被引量:1
2
郭凤芝,林坤,葛振勇,曹光,李延坤,刘凤洲,郭凌云,李思同.
2001—2017年山东省审定小麦高产品种农艺、产量和品质性状演变分析[J]
.山东农业科学,2019,51(3):16-23.
被引量:27
3
聂伟燕,汤洁,严国富.
水分胁迫下褐藻酸寡糖对黄瓜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J]
.北方园艺,2019(4):6-11.
被引量:9
4
陈慧霞,刘伟.
小麦花后喷施海藻精效果试验[J]
.安徽农学通报,2016,22(9):87-88.
5
张运红,杜君,和爱玲,孙克刚,张洁梅,丁华,许为钢.
施氮对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2016,45(11):19-24.
被引量:11
6
李堆淑.
寡糖对干旱胁迫下桔梗的诱导效应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2017,46(6):98-103.
被引量:1
7
赵丹丹,杨贝贝,龚璞,任永哲,辛泽毓,王志强,林同保.
外源丙酸对干旱胁迫下小麦氮代谢和产量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2017,37(8):1120-1128.
被引量:3
8
张自阳,王智煜,刘明久,黄玲.
干旱胁迫对不同年代小麦品种种子萌发特征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2018,47(3):23-28.
被引量:4
9
陈雪雯,陈迪文,沈宏.
海藻生物刺激素在甘蔗生产上的应用研究[J]
.甘蔗糖业,2018,47(5):11-16.
被引量:7
10
张运红,和爱玲,杨占平,郑春风,杜君,宝德俊,姚健,杨焕焕.
海藻酸钠寡糖灌根处理对小麦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J]
.江西农业学报,2018,30(11):1-5.
被引量:18
1
罗水清,屠乃美.
农村沼气的可持续发展探析[J]
.作物研究,2007,21(B12):779-782.
被引量:6
2
樊江文.
红三叶的研究和利用[J]
.草业科学,1994,11(5):10-14.
被引量:23
3
农机.
“农机化”被列为粮食高产的重要措施[J]
.农业机械,2008(12):6-6.
4
沈农友.
加强病虫害防控 保生产稳供给[J]
.农家致富,2013(8):49-49.
5
沈农友.
江苏七举促粮食生产稳定发展[J]
.农家致富,2012(11):49-49.
6
刘孝盈,蔡晖.
东南亚国家的山地开发利用特点[J]
.中国水土保持,1997(9):19-20.
被引量:1
7
姚雄,李经勇,唐永群,甘兴友,张现伟.
重庆冬水田地区单季籼稻磷钾高效配施方案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8):93-97.
被引量:4
8
习嘉民,谭施北,习金根,易克贤.
不同麻龄剑麻硫与微量元素含量的动态变化[J]
.热带作物学报,2016,37(11):2056-2062.
被引量:3
9
向春阳,田秀平,杨克军,董炳友.
典型玉米自交系氮素吸收利用特点的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3):146-149.
被引量:3
10
王道波,李伏生,宋岩,周瑞阳.
灌水水平和肥料运筹对红麻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J]
.节水灌溉,2015(6):1-5.
被引量:1
农业科技通讯
2013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