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冠层温度在作物水分状况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作物冠层温度反映了作物冠层的能量平衡状况 ,由环境因子和作物自身因素决定。这种能量平衡状况与作物水分状况密切相关 ,因而 ,冠层温度可用于探测、评价作物的水分状况 ,并且已在实践中得到应用。随着红外测温技术和仪器的发展和开发 ,冠层温度法正成为判别作物水分状况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者
程旺大
姚海根
赵国平
张国平
机构地区
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院
浙江大学农学院农学系
出处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0年第5期42-44,共3页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关键词
冠层温度
红外测温仪
作物
水分状况
探测
分类号
S163.5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S161.4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1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65
同被引文献
290
引证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205
参考文献
5
1
梁银丽,张成娥.
冠层温度-气温差与作物水分亏缺关系的研究[J]
.生态农业研究,2000,8(1):24-26.
被引量:59
2
段爱旺.
冠层温度在农田水管理中的应用及其相应的测定仪器[J]
.灌溉排水,1995,14(4):53-55.
被引量:11
3
徐祝龄,王汶,衣纯真.
作物水分胁迫监测的国内外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气象,1995,16(4):41-47.
被引量:10
4
董振国 于沪宁.农田作物层环境生态[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5
张蒿午,王长发.
冷型小麦及其生物学特征[J]
.作物学报,1999,25(5):608-615.
被引量:100
二级参考文献
41
1
黎裕.
作物抗旱鉴定方法与指标[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3,11(1):91-99.
被引量:356
2
康绍忠,蔡焕杰,张富仓,刘晓明,梁银丽,梁银丽.
节水农业中作物水分管理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J]
.水利学报,1996,28(5):9-17.
被引量:27
3
王世耆 程延年.作物产量与天气气象[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177-179.
4
刘振英 林玉福 等.-[J].农业气象,1985,6(3):1-5.
5
董振国 中国科学院北京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农业生态环境研究[M].北京:北京气象出版社,1989.358-372.
6
王韶唐.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18-19.
7
魏淑秋.农业气象统计[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94-97.
8
董振国 于沪宁. [J].农田作物层环境生态,1994,:97-103.
9
刘学.-[J].作物学报,1995,21(5):528-539.
10
段爱旺 肖俊夫 等.-[J].中国学术期刊文摘,1996,2(1):112-113.
共引文献
165
1
狄艳,高懋芳,李强,游炯.
不同灌溉梯度下冬小麦冠层温度与土壤水分关系研究[J]
.中国农业信息,2021,33(2):13-23.
被引量:5
2
刘党校,王长发,冯佰利,苗芳,郝彦彬.
冷型小麦研究进展[J]
.西北农业学报,2004,13(1):109-113.
被引量:3
3
ZHANG Song-wu and WANG Chang-fa(Northw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Yangling 712100).
Study on Wheat Cold Source and Its Characters[J]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2002,1(2):132-137.
被引量:9
4
张嵩午,王长发,冯佰利,苗芳,周春菊,张荣萍.
Some traits of low temperature germplasm wheat under extremely unfavorable weather conditions[J]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Materials International,2001,11(12):911-917.
被引量:9
5
任玉灿,李长欢,钱秀萍,刘丽娟,王新明,马晓欣.
基于LabWindows/CVI的温室环境因子监控系统[J]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2,30(1):94-97.
6
牛一川,姚天明,安建平,杨秀兰,张慧敏.
地膜覆盖栽培对冬小麦衰老进程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2004,24(3):90-92.
被引量:31
7
张莉,胡江波.
干旱条件下冷型小麦生物学性状研究[J]
.陕西农业科学,2004,50(5):6-9.
8
刘新伦,张睿,刘党校,戴开军.
不同肥力水平下低氮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J]
.陕西农业科学,2004,50(5):10-12.
被引量:2
9
苗芳,张嵩午.
小麦植株发育过程中顶三叶结构的变化特征[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10):15-19.
被引量:13
10
庞红喜,裴阿卫,何蓓如,王怡.
穗重型小麦冠层温度及有关生物学性状的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12):23-27.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290
1
蔡甲冰,刘钰,许迪,刘国水.
基于作物冠气温差的精量灌溉决策研究及其田间验证[J]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07(4):262-268.
被引量:5
2
胡凝,吕川根,邹江石,夏士健,姚克敏.
水稻温敏核不育系植株温度特征及应用研究[J]
.生态学杂志,2006,25(5):512-516.
被引量:5
3
房全孝,陈雨海,李全起,于舜章,罗毅,于强,欧阳竹.
灌溉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2004,20(4):34-39.
被引量:52
4
郭家选,梅旭荣,卢志光,赵全胜.
测定农田蒸散的涡度相关技术[J]
.中国农业科学,2004,37(8):1172-1176.
被引量:40
5
邵光成,张展羽,蔡焕杰,俞双恩,邢文刚.
膜下滴灌棉花缺水诊断指标的试验研究[J]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5):546-549.
被引量:3
6
朱云集,李向阳,郭天财,马冬云.
小麦灌浆期间冠层温度与产量关系研究[J]
.河南科学,2004,22(6):798-801.
被引量:23
7
崔连生,楼学道.
青海高原春小麦叶温的统计特征[J]
.气象,1989,15(10):53-56.
被引量:2
8
陶龙兴,王熹,黄效林,闵绍楷,程式华.
水稻灌浆期间土壤含水量对根系生理活性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2004,37(11):1616-1620.
被引量:28
9
周春菊,张嵩午,王林权,苗芳.
施肥对小麦冠层温度的影响及其与生物学性状的关联[J]
.生态学报,2005,25(1):18-22.
被引量:34
10
周承恕,刘建宾,吴坤永,李湘农.
低温敏核不育系冷水灌溉繁殖技术研究[J]
.杂交水稻,1993(2):15-16.
被引量:61
引证文献
22
1
胡凝,吕川根,邹江石,夏士健,姚克敏.
水稻温敏核不育系植株温度特征及应用研究[J]
.生态学杂志,2006,25(5):512-516.
被引量:5
2
史长丽,郭家选,梅旭荣,赵全胜,卢志光.
夏玉米农田表面温度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2006,39(1):48-56.
被引量:16
3
郭家选,李玉中,严昌荣,赵全胜,梅旭荣.
华北平原冬小麦农田蒸散量[J]
.应用生态学报,2006,17(12):2357-2362.
被引量:17
4
孟平,张劲松,高峻,王鹤松,任庆福.
苹果树冠层-空气温差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应用生态学报,2007,18(9):2030-2034.
被引量:26
5
吕川根,夏士健,胡凝,姚克敏.
温敏核不育水稻植株温度的变化规律及与环境关系的模型[J]
.中国水稻科学,2008,22(2):175-182.
被引量:4
6
郭文忠,曲继松,陈青云,高丽红,曲梅,徐永霞.
日光温室黄瓜茎温与环境的相关性[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8,26(5):458-461.
7
黄晓林,李妍,李国强.
冠层温度与作物水分状况关系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4):1511-1512.
被引量:13
8
强小嫚,蔡焕杰,周新国,张旭东.
紫花苜蓿冠气温差与蒸腾速率变化规律的试验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2009,16(3):212-215.
被引量:2
9
朱晓伟,钱晓刚.
优质烤烟生产灌溉制度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0(1):56-58.
被引量:5
10
曹元军,王新忠.
基于作物冠层温度变化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灌溉系统的研究[J]
.农机化研究,2010,32(9):126-129.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205
1
孙泉,耿磊,赵奇慧,杨佳昊,吕平,李莉.
基于LightGBM的温室番茄冠层CWSI预测模型研究[J]
.农业机械学报,2022,53(S01):270-276.
被引量:1
2
狄艳,高懋芳,李强,游炯.
不同灌溉梯度下冬小麦冠层温度与土壤水分关系研究[J]
.中国农业信息,2021,33(2):13-23.
被引量:5
3
杜雪树,李进波,夏明元,万丙良,戚华雄.
稻米整精米率研究进展[J]
.湖北农业科学,2021,60(S02):13-15.
被引量:7
4
吴佳佳,李素英,周舆,杨理,王鑫厅,杨秀影,常英.
典型草原地区环境温度对植物温度的影响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0,0(1):156-162.
被引量:6
5
王茹香,高迟,薛祥坤.
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果园红外测温系统设计[J]
.农机化研究,2012,34(9):115-119.
被引量:3
6
任学敏,朱雅,王小立,王长发.
花生冠层温度日变化及其与地表温度和光照度的关系[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3(1):77-84.
被引量:6
7
肖玉,王硕,李娜,谢高地,鲁春霞,张彪,张昌顺.
北京城市绿地对大气PM_(2.5)的削减作用[J]
.资源科学,2015,37(6):1141-1148.
被引量:7
8
张文忠,韩亚东,杜宏绢,黄瑞东,陈温福.
水稻开花期冠层温度与土壤水分及产量结构的关系[J]
.中国水稻科学,2007,21(1):99-102.
被引量:49
9
吕川根,姚克敏,李霞,胡凝,邹江石.
两系法亚种间杂交稻育种的若干思考[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7,9(2):38-43.
被引量:15
10
郭瑞萍,莫兴国.
森林、草地和农田典型植被蒸散量的差异[J]
.应用生态学报,2007,18(8):1751-1757.
被引量:26
1
黄晓林,李妍,李国强.
冠层温度与作物水分状况关系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4):1511-1512.
被引量:13
2
吴自明,赵伟,石庆华,潘晓华.
双季水稻叶片温度变化规律及其与产量关系的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8):86-92.
被引量:12
3
赵刚,樊廷录,李尚中,王勇,王磊,党翼,唐小明,张建军,王国宇.
不同品种冬小麦冠层温度与抗旱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研究[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31(3):334-337.
被引量:17
4
刘一佳,任学敏,朱雅,张乃群.
施氮对花生冠层温度和生理特性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J]
.江苏农业科学,2015,43(10):112-115.
被引量:4
5
周春菊,张嵩午,王林权,苗芳.
施肥对小麦冠层温度的影响及其与生物学性状的关联[J]
.生态学报,2005,25(1):18-22.
被引量:34
6
刘一佳,任学敏,朱雅,张乃群.
施氮水平对花生冠层温度和产量性状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J]
.江苏农业科学,2015,43(12):101-104.
被引量:5
7
蒙月群,陈桂兰,刘大海.
玉米制种田花期不遇的原因及调控技术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8):91-91.
被引量:1
8
陈加昌.
浅谈如何提高玉米杂交制种质量和产量[J]
.种子科技,2016,34(2):34-36.
被引量:1
9
徐文静,靳晓东,杨秋生.
植物根际微生物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河南农业科学,2014,43(5):6-12.
被引量:40
10
程旺大,赵国平,姚海根,张国平.
冠层温度在水稻抗旱性基因型筛选中的应用及其测定技术[J]
.植物学通报,2001,18(1):70-75.
被引量:8
中国农学通报
2000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