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留青竹刻的艺术形式分析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调查、整理、分析留青竹刻的艺术形式特征。从留青臂搁、笔筒、扇骨、竹笔、台屏着手,深入分析留青竹刻艺术形式的成因、发展及其表现,并且最终形成了从明清以来,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独树一帜的传统艺术形式。
作者
卞证
王安霞
机构地区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江南大学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出处
《艺海》
2013年第10期174-176,共3页
基金
江南大学产品创意与设计文化研究中心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项目编号2012jdxm013)
关键词
留青竹刻臂搁笔筒扇骨竹笔台屏
分类号
J314.5 [艺术—美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1
1
金西压、王世襄著.竹刻小言.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同被引文献
10
1
乔锦洪.
留青竹刻浅谈[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85(3):52-58.
被引量:4
2
李彤,于帆,李敏琦.
探析功能与形式关系的变迁对留青竹刻艺术的影响[J]
.中国科技信息,2012(15):131-132.
被引量:1
3
游曼.
简析利用微博平台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行性[J]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26(3):149-150.
被引量:9
4
钱凯一.
浅谈中国竹刻艺术的流变与传承——以常州留青竹刻为例[J]
.美术教育研究,2013(9):37-38.
被引量:9
5
何白云.
民间美术欣赏系列之十一江苏民间美术欣赏——常州留青竹刻[J]
.中国美术教育,2013(3):92-96.
被引量:1
6
郭琳,黄启发.
透视留青竹刻中的空间表现[J]
.装饰,2014(8):131-132.
被引量:6
7
徐秉方.
刀笔意趣 妙写青筠 浅述留青竹刻[J]
.收藏,2015,0(1):114-119.
被引量:3
8
徐秉方.
再谈留青竹刻[J]
.中华文化画报,2011,0(3):40-43.
被引量:3
9
张孟.
浅谈留青竹刻由来与选材[J]
.美术教育研究,2015,0(3):50-50.
被引量:1
10
刘梦娇.
常州留青竹刻传统技艺的嬗变与发展[J]
.现代装饰(理论),2015,0(8):168-168.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张磊,邵风丰.
常州留青竹刻造型艺术的视觉表现[J]
.美术教育研究,2016(15):32-33.
2
周君颖,李洁,张笑然,张妍.
网络时代常州留青竹刻的保护与传承[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7(12):112-115.
被引量:5
3
洪莱.
以刀代笔——浅谈竹刻的书画艺术[J]
.美术教育研究,2015,0(2):45-45.
二级引证文献
5
1
刘思阳,邢丽梅,吴俊毅.
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留青竹刻的新媒介传播初探[J]
.新丝路(下旬),2019,0(14):154-155.
2
高英.
留青竹刻的历史与传承[J]
.天工,2019,0(12):8-9.
3
李鸣楼,王运奇.
非物质文化遗产“留青竹刻”传承的职教路径研究[J]
.戏剧之家,2021(8):185-186.
4
葛君白.
论“常州留青竹刻”的艺术性发展[J]
.西部皮革,2021,43(8):148-149.
被引量:2
5
陈良,王甜甜.
非遗进高校传承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实施路径——以国家级非遗留青竹刻为例[J]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23(2):104-106.
被引量:4
1
徐秉方.
刀笔意趣 妙写青筠 浅述留青竹刻[J]
.收藏,2015,0(1):114-119.
被引量:3
2
徐秉方.
刻竹苦途遇贵人[J]
.中国收藏,2014(8):122-125.
3
常州留青竹刻[J]
.东方文化周刊,2016,0(22):46-46.
4
凉风有信京扇子[J]
.汽车生活,2009,0(4):134-135.
5
杨文龙,熊微.
执昆吾之巧刀,化万象于留青——许焱留青竹刻作品赏析[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4):37-40.
6
韦蔚.
广取众艺 心意驭刀——留青竹刻艺术家黄宏疆[J]
.大美术,2008,0(Z1):96-99.
7
杨秀妹.
谈留青竹刻的徐氏流派[J]
.常州工学院学报,2003,16(5):93-95.
被引量:3
8
牛星越.
中国画的艺术表现对留青竹刻的影响[J]
.戏剧之家,2016(9):170-170.
被引量:1
9
张孟.
浅谈留青竹刻由来与选材[J]
.美术教育研究,2015,0(3):50-50.
被引量:1
10
毛维东.
中国扇子的造型艺术[J]
.浙江工艺美术,1997,0(3):32-37.
艺海
2013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