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编辑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1-15,共5页
同被引文献44
-
1刘坤.数据障目:解读美国图书市场的“纸书回暖”——兼议电子书与纸书之争[J].新闻传播,2020(19):25-27. 被引量:2
-
2王蕾.电子书及其国内外研制现状介绍[J].图书馆学研究,2002(10):62-65. 被引量:7
-
3李霞,樊治平,冯博.知识服务的概念、特征与模式[J].情报科学,2007,25(10):1584-1587. 被引量:177
-
4卫朝峰.按需印刷:何时生根开花[J].出版参考,2001(7):23-23. 被引量:2
-
5曾建勋.知识链接的构建方式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2):32-35. 被引量:14
-
6张立,石昆.电子书产业发展状况及趋势[J].现代出版,2010(5):40-44. 被引量:6
-
7周荣庭.网络出版的收费模式[J].出版发行研究,2000(1):15-16. 被引量:3
-
8马桂林.POD——印刷“潜力股”[J].中国出版,2000(7):61-62. 被引量:1
-
9夏文彧.编辑工作的计算机业务处理和流程优化[J].编辑之友,2000(3):49-50. 被引量:4
-
10史小丽.加强网上宣传 促进学报发展[J].科技与出版,2000(4):33-33. 被引量:1
引证文献6
-
1王锦山.学报编辑部网络化的实现[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1,21(1):62-63. 被引量:1
-
2阮捷,张志强.eBook收费问题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2,46(10):88-91. 被引量:3
-
3苏静.面向科学交流的语义出版体系建设研究[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8(11):58-64. 被引量:3
-
4杨秦予,杜晓宇.出版行业知识服务创新发展的五大路径[J].中州学刊,2020(7):168-172. 被引量:3
-
5赵宏源.电子图书与纸质图书协同发展策略分析[J].出版与印刷,2022(5):63-73. 被引量:4
-
6季苏园.谈谈网络时代的按需印刷[J].图书情报知识,2002,19(6):90-91.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21
-
1李影.媒体融合视域下传统出版业转型策略分析——以社科人文出版业务为例[J].传播与版权,2020(12):117-119. 被引量:2
-
2王瑞玲.按需出版及其对图书馆的影响[J].图书情报知识,2006,23(1):53-56. 被引量:16
-
3徐军,余世英.论图书的定制营销[J].出版科学,2007,15(1):64-66. 被引量:5
-
4韩锟,黄翊彬.我国科技期刊按需印刷出版的可行性探讨[J].出版发行研究,2007(5):52-54. 被引量:5
-
5车轩玉,杨继成,刘宪福.网络在高校学报编辑业务中的应用[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6):110-112. 被引量:3
-
6王艳玲.电子书定价方法概观[J].图书馆学刊,2011,33(7):73-75. 被引量:6
-
7刘一鸣,黄细英,罗雪英.我国电子书盈利模式研究[J].科技与出版,2013(8):18-22. 被引量:6
-
8郝玉丹.电子文献价格与商业模式分析[J].创新科技,2015,15(6):66-67.
-
9刘其红.职教教材按需印刷的可行性分析[J].出版广角,2016(4):40-41.
-
10薛玉霞.POD发展对高校图书馆的影响[J].创新科技,2016,16(2):85-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