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数学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累积”与“突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数学作为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在其萌芽和发展过程中体现出双重特性。从社会发展需要角度来看,数学思想和知识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经验积累,具有"实用性"。数学的发展具有渐进和"累积式"的特性;从一种娱乐和自我炫耀性的需要或者某种宗教情结的角度来看,数学知识和思想表现为个体性创造(尤其是大胆猜想和假设),具有"超实用性"。数学的发展表现为"跃迁"或者"突现式"的特征。整个数学发展都是这两种发展特性的交替彰显。
作者
李强
机构地区
东华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青年与社会》
2013年第11期202-204,共3页
Young Society
关键词
实用性
超实用性
累积
突现
分类号
G63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1
M·克莱因;张理京;张锦炎;江泽涵.古今数学思想[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2
陈方正.继承与叛逆--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
3
斯蒂芬·F·梅森;上海外国自然科学哲学著作编译组.自然科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0.
4
柏拉图;郭斌和;张竹明.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5
M·克莱因;李宏魁.数学:确定性的丧失[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8.
6
M·克莱因;张理京;张锦炎;江泽涵.古今数学思想[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7
M·克莱因;张祖贵.西方文化中的数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8
莱昂·罗斑;陈修斋.希腊思想和科学精神的起源[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9
约翰·塔巴克;邓明立;胡俊美.代数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10
侯德润.
关于数学起源的历史思考[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20(4):19-25.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5
1
[美]H·伊夫斯 著,欧阳绛.数学史概论[M]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
2
[美]丹齐克 著,苏仲湘.数科学的语言[M]商务印书馆,1985.
3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Aristotle)著,吴寿彭.形而上学[M]商务印书馆,1959.
4
关肇直.数学推理的严格性与认识论中的实践标准[J]数学学报,1976(01).
5
黄顺基,张尚水,张家龙.
论公理方法——批判“四人帮”反对公理方法的谬论[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8,14(1):1-17.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16
1
娄枝,刘静,乔刚.
从亚里士多德“四因说”看博士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43(12):9-12.
被引量:1
2
苏文清,熊英.
数字“三”在《哈利·波特》中的运用探析[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07-112.
3
董云川,沈云都.
两种课堂时间:教育行为与知识发生的时间性反思[J]
.高等教育研究,2013,34(6):17-22.
被引量:7
4
刘代琼,袁利.
藏英文化中奇数崇拜的文化透视[J]
.怀化学院学报,2015,34(10):106-109.
5
何哲.
大数据时代,改变了政府什么?——兼论传统政府的适应与转型[J]
.电子政务,2016(7):72-80.
被引量:23
6
许欢,孟庆国.
大数据公共治理价值观:基于国家和行政层面的分析[J]
.南京社会科学,2017(1):94-101.
被引量:13
7
王晅,于娟,高元鹏,王立雄.
数理关系在文化建筑公共空间照明设计中的应用——以天津市滨海文化中心市民中心为例[J]
.照明工程学报,2017,28(5):106-111.
8
卫跃宁,袁博.
守定与融合:大数据时代的刑事诉讼方法论省思[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9(1):5-15.
被引量:4
9
熊易文.
《几何原本》产生的社会文化影响分析[J]
.现代交际,2019(1):215-216.
10
代迅.
方法、对象与路径:西方美学从古典到现代的转折[J]
.社会科学战线,2019(2):151-160.
被引量:3
1
王维华.
请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J]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2013(2):83-83.
2
王贺丽.
小学科学教学策略漫谈[J]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6,0(S2):98-98.
3
周晓华.
语文课堂,还学生一片自由的空间[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3,0(8):83-83.
4
马海飞.
试论小学信息技术学生主体性导学策略[J]
.考试周刊,2014,0(74):135-135.
被引量:1
5
王珊红.
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J]
.教师博览(下旬刊),2011,0(9):19-19.
6
马超峰.
探寻信息技术课中教学情境的创设[J]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2(4):12-12.
7
祝素文.
以趣入境走进诗意——以初中语文诗词教学为例[J]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2017,0(4):96-96.
被引量:2
8
崔元根.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方式探讨[J]
.新课程学习,2010(12):32-33.
被引量:2
9
朱家海.
构造和积式速解竞赛题[J]
.数理化学习(初中版),2003(7):12-15.
10
金山.
巧构函数证明不等式[J]
.福建中学数学,2011(3):36-38.
被引量:1
青年与社会
2013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