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轻动词理论及其在汉语中的句法功能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轻动词理论作为生成语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直是语言学家研究的重点。本文扼要梳理了轻动词理论的基本内容,并用生成语法的轻动词理论分析了现代汉语中"把"字句结构、使役用法和不及物动词带宾语这三种比较特殊的汉语句式,发现许多特殊的结构和句式都可以用轻动词理论作出合理的解释。
作者
郑瑜
机构地区
河南大学外语学院
出处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3年第10期7-9,共3页
Modern Chinese
关键词
轻动词
“把”字结构
使役结构
不及物动词
宾语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6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23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9
1
Andrew Carnie. Syntax[M].Blackwell Publishers,2007.
2
黄正德.
从“他的老师当得好”谈起[J]
.语言科学,2008,7(3):225-241.
被引量:121
3
韩礼德.汉语语言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
冯胜利.
轻动词移位与古今汉语的动宾关系[J]
.语言科学,2005,4(1):3-16.
被引量:101
5
温宾利,程杰.
论轻动词v的纯句法本质[J]
.现代外语,2007,30(2):111-123.
被引量:43
6
黄锦章.轻动词假设和汉语句法研究[J]汉语学习,2004(12).
7
施健,王华.
轻动词假设及其应用价值[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1(3):37-39.
被引量:4
8
张文程.轻动词理论的起源[J]大学英语,2012(03).
9
曹严军.英汉两种语言中轻动词对比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二级参考文献
46
1
冯胜利.
“写毛笔”与韵律促发的动词并入[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1):25-31.
被引量:72
2
戴曼纯.
广义左向合并理论-来自附加语的证据[J]
.现代外语,2002,25(2):120-141.
被引量:46
3
冯胜利.
轻动词移位与古今汉语的动宾关系[J]
.语言科学,2005,4(1):3-16.
被引量:101
4
熊仲儒.
自然语言的词序[J]
.现代外语,2002,25(4):372-386.
被引量:25
5
朱行帆.
轻动词和汉语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现象[J]
.现代外语,2005,28(3):221-231.
被引量:84
6
温宾利,程杰.
论轻动词v的纯句法本质[J]
.现代外语,2007,30(2):111-123.
被引量:43
7
朱秀兰,李巧兰.
从轻动词理论角度看汉语方言中的“使感结构”[J]
.兰州学刊,2007(8):192-194.
被引量:11
8
Baker, M. 1988. Incorporation[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9
Bowers, J. 1993. The syntax of predication [J]. Linguistic Inquiry 24: 591-656.
10
Bowers, J. 2001. Predication [A]. In M. Baltin & C. Collins. (eds.). The Handbook of Contemporary Syntactic Theory [C]. Oxford: Blackwell.
共引文献
236
1
郭安,张全生,邢欣.
汉语名词转动词的论元指称义弱化研究[J]
.语言与翻译,2020(1):14-20.
被引量:2
2
刘雨晨.
论心理空间体与祈使句标记——以达拉特旗晋语“来”字祈使句为例[J]
.语言学研究,2021(1):80-94.
3
陈远秀.
“主之谓”之“之”的韵律属性、功能及语体特征[J]
.韵律语法研究,2020(2):162-184.
被引量:2
4
张磊.
角色指派型构式“NP1+的+NP2”的历时演变研究[J]
.历史语言学研究,2021(1):205-213.
5
徐阳春,周佳乐.
“准定语”偏正短语的成因考察[J]
.华夏文化论坛,2022(1):187-194.
6
刘云飞,屈琼,陈琪,李悦华.
准定语句式:认知参照点关系和转喻的视角[J]
.外国语,2021,44(2):31-40.
被引量:3
7
叶狂.
从量词看“NP的VP”结构的本质[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20,52(1):64-76.
被引量:1
8
李湘.
"事件类别"量化与"事件个体"测量——论事量成分与宾语名词共现序列的构造限制及认知机制[J]
.语言学论丛,2020(1):281-316.
9
孙天琦.
旁格成分做宾语现象的跨语言考察及类型关联特征分析——从分析型语言中的同类发现谈起[J]
.语言学论丛,2018(1):70-90.
被引量:4
10
郝静,贺麟茜.
准定语“N1+的+N2+V+得+R”句式的构式语法分析[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1):58-59.
1
高莲花.
生成语法轻动词理论与蒙古语动词使动态变化[J]
.中国蒙古学(蒙文),2008,36(5):13-16.
2
何赟.
汉语介词的语法功能解析[J]
.语文建设,2016(1X):31-32.
3
冯华琼.
日语相对动词使役用法小析[J]
.中外企业家,2012(03X):174-175.
4
石静,林立红.
汉语重动句句法分析[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4(4):94-95.
5
张小敏,王红阳.
基于轻动词理论的英汉使役结构研究[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5(4):143-146.
被引量:1
6
杜婷.
趋向动词“来”和“去”连动结构的生成研究[J]
.海外英语,2012(7X):244-246.
7
徐滟茹.
透过轻动词理论看“你想死我了”[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2(7):81-83.
8
田源,徐杰.
许昌方言中的“叫VP”句与轻动词理论[J]
.语言研究集刊,2016(1):46-61.
被引量:2
9
赵秀娟.
“或者”句与“要么”句的功能解析及教学策略[J]
.世界汉语教学,2011,25(4):566-576.
被引量:1
10
高莲花.
轻动词理论与蒙古语动词语态[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6):23-26.
被引量:1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3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