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朦胧诗发生的外部动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以文学社会学的研究视角,从读者身份、朦胧诗集、阅读程式三个方面深入剖析朦胧诗发生的外部动因,在朦胧诗审美品质的内部研究之外丰富朦胧诗发生的历史叙述。
作者
王亚斌
机构地区
滁州学院办公室
出处
《滁州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68-70,90,共4页
Journal of Chuzhou University
基金
安徽省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SK2012B352)
关键词
朦胧诗
发生
外部动因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12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1
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67.
2
罗贝尔·埃斯卡尔皮.文学社会学[M].符锦勇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3.
3
齐美尔.社会是如何可能的[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
叶红.
重读《朦胧诗选》--不该尘封的历史记忆[J]
.文艺争鸣,2008(10):118-122.
被引量:12
5
谢冕.历史将证明价值-《朦胧诗选》序[A].阎月君,高岩,等.朦胧诗选[C].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5.
6
王大林.
1980~1986年国内图书价格变化[J]
.图书情报工作,1988,32(2):44-47.
被引量:1
7
程光炜.
批评对立面的确立--我观十年“朦胧诗论争”[J]
.当代文坛,2008(3):4-13.
被引量:26
8
乔纳森·卡勒.结构主义诗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9
章明.《令人气闷的“朦胧”》[J].诗刊,1980,(8).
10
谢冕.在新的崛起面前[N].光明日报.1980-5-7(4).
二级参考文献
3
1
郑伯农.
在崛起的声浪面前——对一种文艺思潮的剖析[J]
.当代文坛,1983(12):4-8.
被引量:19
2
谢冕.《朦胧诗选·历史将证明价值-(朦胧诗选·序)》,春风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2版,第5页,第1页,第5页.
3
张郎朗.《“太阳纵队”传说》,见《诗探索金库·食指卷》,作家出版社,1998版.
共引文献
129
1
程颖.
论新时期朦胧诗论争中“自我”话语的生成[J]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23,36(6):86-89.
2
蔡岩峣.
“现代派”概念的批评踪迹[J]
.文艺争鸣,2022(7):38-44.
3
白亮.
人道主义、现实主义与“新时期文学”叙述——以《人啊,人!》“后记”为中心[J]
.长城,2011(5):172-181.
4
丁云亮.
社会分层视野中的个人[J]
.社会科学辑刊,2004(5):47-52.
被引量:1
5
吕进.
二十世纪下半叶的中国新诗研究[J]
.文学评论,2002(5):74-81.
被引量:16
6
谭同学.
组织变迁及其生存实践的逻辑——楚镇司法所运行的政治生态学考察[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4(1):118-123.
被引量:4
7
霍素君,王凤芝,韩仰熙.
谈朦胧诗美学追求对当代诗歌的影响[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9(1):90-92.
被引量:1
8
王爱松.
朦胧诗及其论争的反思[J]
.文学评论,2006(1):113-121.
被引量:13
9
高玉.
当代诗歌写作及阅读中的“反懂”性[J]
.文艺研究,2006(3):14-22.
被引量:6
10
张大为.
历史断层中的文化修辞——文化视野中的“崛起”派批评[J]
.文艺争鸣,2006(2):81-85.
被引量:1
1
彭龙健.
论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兴盛的原因[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5,22(3):44-47.
被引量:2
2
杜隽.
现代戏剧的东方主义[J]
.当代外国文学,1991,12(3):167-175.
3
邓溪燕.
《红楼梦》关于“梦”的分析[J]
.作家,2012(2):141-142.
4
张大新.
明理·图貌·传神·写心——关于山水游记形成过程的思考[J]
.文学评论,1992(2):85-95.
被引量:1
5
唐幼铎.
论欧阳修“学书为乐”书学观的社会动因[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27(12):167-169.
被引量:1
6
宁蕊,刘玉平.
80年代的魔盒 90年代的万花筒——对于“重写文学史”前后的思考[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34(2):100-105.
7
王充闾.
两千三百年后庄子的再现——在《逍遥游·庄子传》研讨会上的发言[J]
.芒种,2014,0(7):42-43.
8
韩小梅.
论现代文学批评中读者身份的转变[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z2):64-65.
9
大泽,梅绍静,雷霆,周所同,阎延文.
编后:七嘴八舌的读后感[J]
.诗刊,1999,0(5):25-26.
10
张军丽,赵雪.
当浪漫遭遇现实时虽败犹荣——简析《A&P》中萨米反叛性格的成因[J]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0(3):89-91.
滁州学院学报
2013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