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消癥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4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目的:探讨消癥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将84例EM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采用消癥方治疗,每日1剂,常规水煎分2次服用。对照组口服米非司酮,12.5 mg/次,1次/d。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痛经VAS评分,记录改良B&B多维量表评分,检测血中前列腺素F2a(PGF2a)及前列腺素E2(PGE2),并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100%优于对照组的85.7%(P<0.05);治疗后两组痛经程度均呈下降趋势,治疗组不同时点痛经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治疗组B&B多维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PGF2a、PGE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消癥方能减轻EMS痛经症状,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清PGF2a、PGE2和改善血液循环,这可能是其重要的作用机制。
作者 许明会 江玉
出处 《河南中医》 2014年第1期112-114,共3页 Hen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二级参考文献42

共引文献639

同被引文献147

引证文献7

二级引证文献5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