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借鉴德国“双元制” 推进五年制高职农业专业教育教学改革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调查、学习和实践,总结了德国"双元制"的内涵和特点,分析了德国"双元制"企业参与的背景和动力,结合学校五年制高职农业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提出了推进五年制高职农业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作者
成敦杰
孙孝龙
机构地区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8-80,共3页
China Adult Education
关键词
双元制
五年制高职
农业专业教育教学
改革
分类号
G71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S-4 [农业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64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5
1
肖争鸣.
借鉴德国双元制经验 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赴德国研修培训报告[J]
.当代职业教育,2010(3):56-58.
被引量:9
2
刘滟.
基于德国双元制理念的五年制高职学生厌学现象剖析及改善思路[J]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3):67-69.
被引量:4
3
安小风,王雅蕾,朱光福.
对在高职改革中引入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思考[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19(4):5-6.
被引量:8
4
罗丹.
德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力机制研究——基于“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分析[J]
.职业技术教育,2012,33(34):84-88.
被引量:43
5
黄秀明,戴建华,乔龙山,袁华根,方向红.
农业高职校企合作理事会体制创新研究[J]
.职业教育研究,2012(11):142-143.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马庆发.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面面观[J]
.全球教育展望,1998,28(3):13-18.
被引量:23
2
周丽华,李守福.
企业自主与国家调控——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社会文化及制度基础解析[J]
.比较教育研究,2004,25(10):54-58.
被引量:52
3
夏成满.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及其启示[J]
.江苏高教,2005(1):24-27.
被引量:91
4
杨福生,宋守信,徐建华.
试论德国“双元制”对我国的借鉴价值[J]
.职业技术教育,1994,15(2):6-7.
被引量:5
5
寿祖平.
解析德国“双元制”及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
.职业技术教育,2005,26(35):122-124.
被引量:24
6
王继平.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战略引擎[N].中国教育报,2010-4-5.
7
袁兴文.校企合作如何真正“水乳交融”[N]人民日报,2010.5.14.
8
Federal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 Dual Training at a Glance[EB/OL].2011:31.http://www.bmbf.de/en/ publications/index.php?ABC=D&S=Dual%20training%20at%20a%20glance#pub.
9
刘景军.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启示[J]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1(3):64-67.
被引量:5
10
万清祥,魏海勇.
中美公立大学董事会运行机制比较与启示[J]
.中国高等教育,2010(11):58-60.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64
1
康韩笑,祁占勇.
现代学徒制视野下学徒与企业的法律关系探析[J]
.职业技术教育,2021(4):6-11.
被引量:4
2
张志清.
德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
.内江科技,2011,32(12):180-180.
3
丰华涛.
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J]
.辽宁高职学报,2012,14(2):8-10.
被引量:6
4
曾腊容.
任务驱动模式在计算机教学的应用[J]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5(6):213-213.
被引量:2
5
丰华涛.
“工厂化”办学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科学选择、理性选择、正确选择[J]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2):6-9.
被引量:1
6
丰华涛.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创新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模式[J]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3):26-28.
7
何宇漾.
高职汽车类专业中德“三证融通”的探索与实践[J]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5(6):5-8.
8
孙婧,郭明顺,张倩,陈丽瑶.
借鉴德国“双元制”发展经验 完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J]
.高等农业教育,2013(4):125-127.
被引量:2
9
叶志林,张国红.
动力系统视角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促进机制的构建[J]
.教育与职业,2013(26):12-14.
被引量:2
10
陶艳花.
基于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下汽车维修类专业教改的启示[J]
.时代教育,2013(18):24-24.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0
1
郝跃平,王春晓.
五年制高职学生心理问题刍议[J]
.中国成人教育,2008(12):95-96.
被引量:5
2
钟健.
重新审视德国“双元制”,探索工学结合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J]
.机械职业教育,2009(1):53-55.
被引量:7
3
宫剑,黄小江.
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给我们的启示[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9,11(6):58-60.
被引量:6
4
王国俊.
对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学习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有感[J]
.职教通讯,2012(24):78-80.
被引量:2
5
夏海洵.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教学环节研究[J]
.职业教育研究,2013(2):140-142.
被引量:4
6
黄辉.
立德树人:现代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9(7):35-38.
被引量:18
7
张新梅.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教学范式转化及其启示[J]
.中国高校科技,2013(7):44-46.
被引量:3
8
林韧卒,高军.
基于项目化教学视角的高职德育创新探究[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2):100-102.
被引量:12
9
杨美佳.
做企业需要的人——浅谈中职学生职业身份认知与塑造[J]
.内蒙古教育(C),2014(5):72-72.
被引量:2
10
张帆.
从德国双元制看职业学校的教学改革[J]
.职业,2009,0(4X):118-119.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黄晓英.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对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启示[J]
.科学咨询,2014(26):81-82.
被引量:2
2
章晓兰.
中高职贯通教育中以德育梯度项目助推学生成长的实践研究[J]
.职业教育研究,2015(5):25-28.
二级引证文献
2
1
谭丽,何坪,凌斌.
高驱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基于器官系统课程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
.科学咨询,2015,0(3):82-84.
2
罗道坚.
产教融合背景下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CAM课程教学实施[J]
.无线互联科技,2020,17(4):123-124.
被引量:2
1
郑晓红,宋光泉.
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效果分析[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0,19(4):17-19.
被引量:21
2
朱莉.
提升职中农学专业教学质量[J]
.教育艺术,2015(10):54-54.
3
姚大年.
扩招后农学专业教学改革若干问题探讨[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9(6):149-150.
4
陈思炳.
赞望子成"农"[J]
.江淮,2013(7):48-49.
5
韩岚岚,樊东,赵奎军.
新世纪农业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4):28-29.
被引量:2
6
李群,王会斌.
德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特色及启示[J]
.现代教育,2012(11):93-94.
被引量:8
7
杨冬云.
让农业专业在中职教育中热起来[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4):125-125.
8
王翠.
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探讨[J]
.中国电力教育(中),2012(5):142-143.
被引量:5
9
梁凌洁.
德国“双元制”对我国应用型大学校企合作的启示[J]
.科学管理研究,2014,32(6):128-131.
被引量:6
10
段晓凯.
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在我国职业教育运用中的现状及改进措施——以X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为例[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0(34):30-31.
中国成人教育
201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