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载人航天中人的可靠性问题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一、问题的提出前苏联航天员加加林进行首次太空飞行以后,已有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太空。人在航天中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大多数情况下,能承担各种类型的工作,处理意外事故。因而考虑航天员在太空飞行中的作用,可以发挥整个系统的最大效能。
作者
周前祥
出处
《中国航天》
2000年第12期34-38,共5页
Aerospace China
关键词
载人航天
可靠性
宇航员
分类号
V52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人机与环境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00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50
同被引文献
100
1
李青,潘旭峰,辜益山.
导弹保障人员可靠性研究[J]
.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2003,17(3):45-49.
被引量:7
2
罗婷,焦书兰.
注意分配与注意选择能力的年龄差异比较[J]
.心理科学,2004,27(6):1307-1309.
被引量:17
3
黄常新,张其吉.
人格维度与注意分配的关系及其选拔意义[J]
.心理学报,1993,25(2):148-154.
被引量:10
4
刘兵吉.
应急操作时人的失误因素[J]
.核动力工程,1994,15(3):199-204.
被引量:6
5
李宝峰,宋笔锋,薛红军.
系统安全中人的可靠性研究的理论问题分析[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15(8):21-23.
被引量:14
6
谭振东,余建星.
远洋运输系统人因可靠性定量分析[J]
.海洋技术,2005,24(3):101-104.
被引量:5
7
苏畅,张恒喜.
飞机作战效能评估中人的可靠性的引入方法[J]
.航空学报,2006,27(2):262-266.
被引量:8
8
周忠宝,董豆豆,周经伦.
贝叶斯网络在可靠性分析中的应用[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6,26(6):95-100.
被引量:90
9
廖可兵,张力,黄祥瑞.
人的失误理论研究进展[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16(7):45-50.
被引量:29
10
孙旋,牛秦洲,徐和飞,巫世晶,秦明,黄河潮.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人因可靠性评价[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16(8):22-27.
被引量:29
引证文献
8
1
刘嘉栋,黄杰,桂永胜.
INMARSAT测控网故障应对策略[J]
.飞行器测控学报,2005,24(5):1-7.
2
苏畅,张恒喜.
飞机作战效能评估中人的可靠性的引入方法[J]
.航空学报,2006,27(2):262-266.
被引量:8
3
阳富强,吴超,汪发松,马树宝.
1998-2008年人因可靠性研究进展[J]
.科技导报,2009,27(8):87-94.
被引量:23
4
刘莉,徐浩军,井凤玲,孙作.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飞行安全人因可靠性评估模型[J]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0(3):5-9.
被引量:14
5
王君,蔡伟.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导弹武器系统人因故障定量分析[J]
.兵工自动化,2012,31(7):31-34.
被引量:1
6
唐伟财,陈善广,肖毅,姜国华,田志强.
不同立体信息水平下机械臂遥操作过程往复操作与事故的原因分析[J]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16,29(3):201-208.
被引量:1
7
唐伟财,陈善广,肖毅,姜国华,田志强.
空间立体信息缺失对机械臂遥操作任务的影响[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7,43(2):335-343.
被引量:4
8
李魏然,薛书骐,张绍尧,蒋婷,于洪强,张博俊,王春慧.
面向空间机械臂遥操作任务的情境意识研究[J]
.载人航天,2021,27(5):566-57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50
1
刘莉,徐浩军,井凤玲,孙作.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飞行安全人因可靠性评估模型[J]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0(3):5-9.
被引量:14
2
张毅,姜青山.
人-机作战系统对地攻击作战效能模型[J]
.兵工自动化,2010,29(9):6-8.
被引量:1
3
佟守愚,庞世春,杨吉,华宏图.
贝叶斯网络在军事作战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J]
.指挥控制与仿真,2010,32(5):1-4.
被引量:3
4
蒋英杰,孙志强,谢红卫,宫二玲.
人为差错概率量化方法综述[J]
.科技导报,2011,29(5):74-79.
被引量:11
5
蒋英杰,孙志强,李龙,宫二玲,谢红卫.
典型认知模型及其在人因可靠性分析中的应用评述[J]
.安全与环境学报,2011,11(1):197-201.
被引量:10
6
侯政良,杨自春,初珠立.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船舶人因安全性评估模型[J]
.船舶工程,2011,33(1):78-81.
被引量:9
7
彭新,施式亮,李润求,李泽兰.
安全比较心理学的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21(2):22-28.
被引量:7
8
陈炉云,张裕芳.
基于故障树法的船舶舱室人因可靠性研究[J]
.舰船科学技术,2012,34(1):110-113.
被引量:4
9
柳超.
装备使用过程中的人因可靠性[J]
.四川兵工学报,2012,33(9):43-45.
被引量:2
10
阎国华.
技术创新进程中的人因安全问题及其管理对策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19):8-12.
被引量:1
1
广融.
“宇宙哥伦布”加加林40年前登空内幕[J]
.自然与人,2001(2):36-38.
2
小新.
走上月球——人类探索太空的成就[J]
.福建农业,2001,0(3):26-26.
3
聂宏,房兴波,魏小辉,张明.
舰载飞机弹射起飞动力学研究进展[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3,45(6):727-738.
被引量:20
4
冀廿.
美国隆重纪念格伦首次太空飞行50周年[J]
.太空探索,2012(4):40-43.
5
王幼庭.
人类首次太空飞行[J]
.航空知识,1999,0(8):14-16.
6
薛赛男,骆晓臣.
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中流固热耦合问题及研究进展[J]
.江苏航空,2010(S1):2-4.
被引量:2
7
赵雪文.
青少年与俄宇航员对话[J]
.科技文萃,2001(7):64-65.
8
杨敬荣(编译).
前苏联和俄罗斯航天员的国家奖[J]
.载人航天信息,2005(5):23-32.
9
郑国禹.
导电高分子在隐身材料中的应用[J]
.工程塑料应用,2007,35(2):70-73.
被引量:3
10
纪念加加林完成人类首次太空飞行40周年图片展[J]
.科技辅导员,2001(3):40-41.
中国航天
2000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