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思茅松脂用林不同密度控制栽培试验研究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云南省景谷县高产脂思茅松研究基地,对思茅松脂用林进行了密度控制栽培试验,通过开展试验,连续五年对树高和胸径进行年终调查,然后对调查结果进行方差分析,最后总结出脂用林思茅松在密度控制方面应该选择3m×3m的密度。
作者
许林红
蒋云东
李思广
张快富
罗娅
赵永红
付玉嫔
机构地区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出处
《林业实用技术》
2014年第2期12-15,共4页
Practical Forestry Technology
基金
国家林业局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高产脂思茅松良种选育及功能基因克隆与鉴定"(201304105)资助
关键词
思茅松
脂用林
密度控制
栽培试验
分类号
S791.248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4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232
同被引文献
4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7
1
李志辉,李柏海,祁承经,喻勋林,吴毅.
我国南方珍贵用材树种资源的重要性及其发展策略[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2,32(11):1-8.
被引量:115
2
翁海龙,陈宏伟,段安安.
思茅松高产脂优树选择[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0,25(3):71-74.
被引量:29
3
翁海龙,贾红亮,陈宏伟,段安安,周长富.
思茅松高产脂优树产脂量相关因子分析[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8,36(11):69-70.
被引量:28
4
郭文福,黎明,曾杰.
西南桦种源(家系)联合试验苗木生长观察[J]
.广西林业科学,2005,34(2):63-68.
被引量:17
5
刘清.
中国松香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J]
.林产化工通讯,2004,38(5):36-39.
被引量:10
6
陈少瑜,赵文书,王炯.
思茅松天然种群及其种子园的遗传多样性[J]
.福建林业科技,2002,29(3):1-5.
被引量:35
7
胥辉.
思茅松天然次生林林分生长模型的研究[J]
.云南林业科技,2001(2):13-16.
被引量:16
二级参考文献
94
1
曾凡地.
南酸枣天然林生长规律研究[J]
.福建林业科技,2001,28(S1):13-15.
被引量:10
2
王达明,杨绍增,王瑞荣,李莲芳,张劲峰,陈满明,唐社云,刘国栋.
西南桦育苗技术研究[J]
.西部林业科学,1992,28(4):13-21.
被引量:10
3
王长新.
马尾松采脂量的相关因子分析[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农学版),2004,24(3):22-25.
被引量:34
4
王卫斌.
中国的红木树种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
.福建林业科技,2003,30(4):108-111.
被引量:43
5
梁有祥.
马尾松高产脂优树选择[J]
.广西林业科学,2004,33(4):214-216.
被引量:13
6
王光仁,朱国发.
湿地松产脂量的相关因子分析及高产脂单株的选择[J]
.林产化工通讯,1994,28(1):27-29.
被引量:14
7
窦志浩,温茂元,蔡景光.
海南珍贵树种──母生的适应性试验报告[J]
.热带作物研究,1994(4):65-69.
被引量:6
8
曾令海,连辉明,何波祥.
香坡垒扦插繁殖技术研究[J]
.广东林业科技,2005,21(1):27-30.
被引量:10
9
刘春华.
福建青冈天然林和人工林群落特征及生长的比较[J]
.浙江林学院学报,2005,22(1):56-60.
被引量:12
10
许玉兰,段安安.
思茅松遗传改良研究现状及育种策略的探讨[J]
.西南林学院学报,2004,24(4):68-72.
被引量:19
共引文献
232
1
洪永辉,林能庆,林景泉,邹秉章,刘行发.
福建龙岩火力楠优树选择与评价[J]
.林业勘察设计,2021,41(2):17-20.
被引量:4
2
连细春.
福建省松树采脂管理初探[J]
.林业勘察设计,2013,33(1):134-136.
被引量:2
3
赵嫦妮,徐德禄,李志辉.
配方施肥对赤皮青冈容器苗生长的影响[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3,33(5):22-25.
被引量:34
4
朱玲,罗小荷.
广东省马尾松林分生长过程的研究[J]
.南昌高专学报,2005,20(1):97-99.
被引量:3
5
蒋云东,李思广,杨忠元,李明,周静永.
土壤化学性质与思茅松人工幼林树高、地径的相关性研究[J]
.西部林业科学,2005,34(3):6-10.
被引量:10
6
蒋云东,李思广,杨忠元,李明,周静永.
土壤化学性质对思茅松人工幼林生长的影响[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6,34(1):25-27.
被引量:22
7
曾杰,郭文福,赵志刚,翁启杰,尹光天,郑海水.
我国西南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林业科学研究,2006,19(3):379-384.
被引量:99
8
刘琳琳,宋维明.
中国松香进出口贸易中技术的作用[J]
.林业经济问题,2006,26(5):429-432.
被引量:4
9
王瑾.
中国松香产业在国际竞争中面临的问题[J]
.经济前沿,2007(2):77-79.
10
李思广,蒋云东,李明.
思茅松树脂道数量与产脂力回归关系研究[J]
.福建林业科技,2007,34(1):59-62.
被引量:14
同被引文献
41
1
徐崇华.
普洱市思茅松采脂经营管理现状与对策[J]
.云南林业,2009,30(3):40-41.
被引量:1
2
何林西,段安安,许玉兰.
思茅松嫩枝扦插繁殖研究[J]
.西南林学院学报,2004,24(4):12-14.
被引量:25
3
蒋云东,李思广,杨春学,周明辉,李明,周静永.
思茅松栽松留阔模式幼林期的土壤化学性质分析[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5,20(2):64-66.
被引量:7
4
李福秀,张晓明,周体林,张德国.
思茅松针叶束水培生根的研究[J]
.西南林学院学报,2005,25(1):24-27.
被引量:13
5
李福秀,陈勇,赵武学,张德国.
几种措施对思茅松插穗生根率影响的研究[J]
.西部林业科学,2005,34(2):1-5.
被引量:19
6
李炽.
思茅松无性繁殖扦插技术[J]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1(3):22-24.
被引量:7
7
蒋云东,李思广,杨忠元,李明,周静永.
土壤化学性质与思茅松人工幼林树高、地径的相关性研究[J]
.西部林业科学,2005,34(3):6-10.
被引量:10
8
蒋云东,李思广,李明,周静永,罕进.
思茅松与4种阔叶树混交林的生长及抗松梢螟效果的研究[J]
.西部林业科学,2005,34(4):1-4.
被引量:13
9
邓桂香,雷玮,李江,姜远标,万如雯.
8种育苗基质的思茅松嫩枝扦插育苗试验[J]
.西部林业科学,2005,34(4):58-61.
被引量:25
10
蒋云东,李思广,何俊,李明,罕进,周静永.
栽松留阔模式思茅松的生长及抗松梢螟效果的研究[J]
.林业科技,2006,31(3):31-33.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1
1
蒋云东,李思广,刘云彩.
思茅松高产脂定向培育技术的研究进展[J]
.西部林业科学,2017,46(2):32-37.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9
1
范林元,方向京,童清,刘永平,付强.
思茅松高产脂优良家系测定初报[J]
.林业科技通讯,2018,0(9):12-14.
2
王毅,原晓龙,陈伟,李江.
高产脂思茅松牻牛儿基牻牛儿基焦磷酸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7(6):711-716.
被引量:2
3
苏俊武,槐可跃,刘永刚,陈星志,陶宗良,王怀忠,刘云彩,陈强,孙志刚.
不同施肥方式对山地思茅松幼林生长的影响[J]
.西部林业科学,2019,48(5):37-42.
被引量:6
4
李云琴,原晓龙,李江,王毅,陈伟.
思茅松HMGS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J]
.森林与环境学报,2020,40(4):428-432.
被引量:2
5
卜军.
森林培育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研究[J]
.农村实用技术,2020(8):154-155.
被引量:3
6
袁亚飞.
思茅松扦插育苗技术研究进展[J]
.防护林科技,2020(11):64-65.
7
安曼云.
外生菌根真菌对思茅松幼苗生长的影响[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23,42(7):26-31.
8
李江,陈伟,陈少瑜,罗婷,冯弦,陈绍安,姜远标.
思茅松高世代育种策略研究[J]
.西部林业科学,2023,52(4):1-6.
被引量:2
9
王毅,朱金鑫,原晓龙,陈伟,李江.
基因组步移技术克隆思茅松α-蒎烯合成酶基因及表达分析[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9,38(6):2699-2705.
被引量:4
1
蒋宗合.
菊花人工控制栽培技术[J]
.中国园艺文摘,2014,30(3):136-136.
被引量:2
2
刘亚俊.
晚松、桤木、秃杉、福建柏引种试验简报[J]
.江西林业科技,1993(6):27-27.
被引量:3
3
食用菌返生态野生栽培[J]
.北京农业(上旬刊),2008(11):21-22.
4
帕提古丽.乃基米丁.
果树栽培特点与果树管理措施[J]
.江西农业,2016(5S).
被引量:2
5
曹德宾.
食用菌反季节栽培大有“钱图”[J]
.农村实用技术,2006(12):17-17.
6
曹德宾.
食用菌反季节栽培大有“钱图”[J]
.食药用菌,2008(3):56-56.
7
赵明.
采用化控技术促进棚室豆角增产[J]
.河北农业,2008(7):19-19.
8
吕成民.
球根花卉主要病害的环境因子控制[J]
.园林科技信息,2005(3):29-30.
9
李秀娟,赵健,石金华,黄仁征,李荫昆.
唐菖蒲周年供花研究初报[J]
.广西植物,1997,17(2):181-183.
10
刘共华.
前景诱人的高科技蔬菜[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2(8):38-38.
被引量:1
林业实用技术
2014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