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不同栽培密度对杂交油菜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48
The influence of planting density on yield of hybrid rap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以杂交油菜宁杂 1号和宁杂 3号为材料 ,研究一般肥力水平下 ,不同栽培密度对杂交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栽培密度间产量有极显著差异。通径分析表明 ,密度、单株角果数、千粒重对产量的直接效应较大 ,密度与千粒重呈正相关 ,密度与单株角果数。
作者
陈新军
戚存扣
高建芹
伍贻美
机构地区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9-30,共2页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金
江苏省"九五"重大攻关课题。
关键词
杂交油菜
栽培密度
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
高产栽培
分类号
S565.404.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382
引证文献
48
二级引证文献
408
参考文献
2
1
袁继超,牛应泽,范巧佳.
杂交油菜蓉油3号经济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8,16(4):419-424.
被引量:17
2
耿玉华,张建人,钱长裕.
油菜新品种高油605施氮量与栽培密度的探讨[J]
.浙江农业科学,1998,39(2):60-62.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5
1
姚金保.
优质油菜荣选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和通径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1993,21(5):22-24.
被引量:6
2
刘天城 黄杨桂 郭署玲 等.油菜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和通径分析研究.中国油料,1984,(1):21-23.
3
胡虹文.
甘蓝型油菜12种主要性状与产量的关系[J]
.中国油料,1997,19(3):10-11.
被引量:60
4
袁继超,张显仲.
雅安地区蓉油3号综合高产栽培技术初步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7,15(3):350-351.
被引量:8
5
范巧佳,袁继超,牛应泽,汪良中.
不同种植密度对油菜产量构成及干物质分配的影响[J]
.耕作与栽培,1998(3):26-29.
被引量:17
共引文献
17
1
高建芹,戚存扣,浦惠明,张洁夫,陈新军,傅寿仲.
施氮量和栽培密度对宁油12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05,33(6):40-41.
被引量:30
2
杨安中,彭春华.
油菜单株产量与若干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J]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2):33-34.
被引量:28
3
张锦芳,蒲晓斌,李浩杰,张启行,蒋梁材.
不同来源甘蓝型油菜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J]
.西南农业学报,2007,20(4):587-590.
被引量:37
4
张锦芳,周贤琼,蒲晓斌,李浩杰,蒋梁材.
高产、双低杂交油菜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分析[J]
.西南农业学报,2008,21(4):939-941.
被引量:33
5
黄露,陶诗顺,张敏,姜磊,彭雅利.
甘蓝型杂交油菜不同来源花序生产力及其对产量贡献研究[J]
.中国种业,2010(S1):43-45.
被引量:2
6
高蕾,张亚宏,张建学,范提平.
山旱地白菜型冬油菜主要经济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J]
.甘肃农业科技,2009,40(4):3-5.
被引量:2
7
朱家成,张书芬,文雁成,王建平,赵磊.
甘蓝型杂交油菜杂双1号的选育及高产保优栽培技术[J]
.种子,2009,28(7):107-109.
被引量:4
8
姜磊,陶诗顺,张敏,黄露,彭雅利.
甘蓝型油菜亲本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与遗传力分析[J]
.西北农业学报,2011,20(2):85-89.
被引量:6
9
张锦芳,周贤琼,蒲晓斌,李浩杰,蒋梁材.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Yield Components and Yield Per Plant of Double-low Hybrid Rapeseed[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08,9(6):82-83.
被引量:1
10
周晓彬,江晶,王德鹏,鄢又国,陈豪,陈刚,谢晓峰,龚德平.
湖北省审定杂交油菜通径分析及决策系数计算[J]
.现代农业科技,2012(15):9-9.
同被引文献
382
1
李利霞,陈碧云,闫贵欣,高桂珍,许鲲,谢婷,张付贵,伍晓明.
中国油菜种质资源研究利用策略与进展[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0,0(1):1-19.
被引量:45
2
傅廷栋.
油菜的品种改良[J]
.作物研究,2007,21(3):159-162.
被引量:38
3
陈益,陈灿芳,王桂良,倪松尧,赵民贵,沈勇.
套、直播油菜轻简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7(6):95-97.
被引量:2
4
王景华,李引平,姜洪华.
浅议麦后复种饲料油菜的现实性[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5):100-101.
被引量:6
5
冯玉珍,杜景珍.
油菜栽培技术[J]
.种业导报(麦类文摘),2007(12):22-23.
被引量:38
6
邹晓芬,张建模.
播期对双季稻区油菜熟期、产量及抗性的影响[J]
.江西农业学报,2011,23(3):67-68.
被引量:12
7
官春云.
双低油菜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提高我国油菜生产国际竞争力的对策[J]
.作物研究,2004,18(2):88-93.
被引量:33
8
傅廷栋,涂金星,张毅,陈常兵,杨祁峰,滕怀渊,牛菊兰,尹经章.
在我国西北部地区麦后复种饲料油菜的研究与利用[J]
.中国西部科技,2004,3(6):4-7.
被引量:58
9
吴玉林,周桂清,邹应斌,敖和军.
稻田油菜免耕直播栽培施肥技术研究[J]
.作物研究,2004,18(3):159-163.
被引量:29
10
张琼瑛,周桂清,王国槐,邹应斌.
播种期和播种方式对免耕直播油菜生长与产量的影响[J]
.作物研究,2004,18(3):167-170.
被引量:30
引证文献
48
1
高建芹,戚存扣,浦惠明,张洁夫,陈新军,傅寿仲.
施氮量和栽培密度对宁油12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05,33(6):40-41.
被引量:30
2
杜艳丰,张玉玲,张胜,张润生.
密度与施肥对双低春油菜产量的影响[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34(1):35-37.
被引量:17
3
赵乃轩,李必钦.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中油杂11产量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2006,45(6):724-726.
被引量:12
4
杨瑞吉.
麦茬复种饲料油菜的播种量对其生长性状的影响[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7,29(4):479-482.
被引量:29
5
赵永彬,冯春梅,陈海平,莫云彬,潘晓飚.
不同栽培密度对黄岩小芥菜生产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4):1409-1409.
被引量:3
6
单忠德,孙红芹,万林生,周传珠.
双低杂交油菜与常规油菜主要经济性状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2008,36(1):32-35.
被引量:7
7
袁卫红.
直播密度对油菜产量、农艺性状及抗性的影响[J]
.江西农业学报,2008,20(10):37-38.
被引量:25
8
周安兴,傅志强,沈建凯,龙攀,高云娟,黄璜,朱飞翔.
直播密度对油菜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J]
.作物研究,2009,23(3):170-171.
被引量:13
9
许才康,孙华,张建栋,黄萌.
种植密度对双低油菜苏油4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上海农业学报,2010,26(1):102-104.
被引量:22
10
宋稀,刘凤兰,郑普英,张学昆,陆光远,付桂萍,程勇.
高密度种植专用油菜重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2010,43(9):1800-1806.
被引量:106
二级引证文献
408
1
郭一鸣,王同华,曲亮,陈卫江,李莓.
长江中下游杂交油菜主推品种株型特性与产量性状相关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20(22):13-18.
被引量:2
2
王学芳,田建华,董育红,关周博,杨丽.
不同密度紧凑型油菜的源库特征及与收获指数的相关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20(18):33-38.
被引量:3
3
王宝山,王磊,廖宜涛,吴崇,曹梅,廖庆喜.
小粒径种子精量穴播集排器型孔轮设计与试验[J]
.农业机械学报,2022,53(11):64-75.
被引量:8
4
赵乃轩,李必钦.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中油杂11产量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2006,45(6):724-726.
被引量:12
5
李孟良,郑琳,杨安中,牟筱玲,余海兵,邵庆勤.
播期、密度对“双低油菜”菜苔营养成分及菜籽产量的影响[J]
.草业学报,2008,17(3):137-141.
被引量:25
6
王沁,饶勇,代继跃,肖华贵,代文东,曾兵.
双低杂交油菜品种黔油18号制种技术研究 Ⅰ.氮肥不同施用量对制种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J]
.贵州农业科学,2008,36(3):57-59.
被引量:1
7
王晓燕.
油菜需肥规律及科学施肥[J]
.种业导刊,2008(7):22-23.
被引量:18
8
孙锐锋,严宗卜.
施氮量与栽插密度对杂交香稻香两优875产量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2008,21(5):1326-1329.
被引量:11
9
岳绪国,顾炳朝,唐泽庆,扬军.
东油1号经济性状分析与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探讨[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3):14489-14490.
被引量:2
10
袁卫红.
两系杂交油菜赣两优二号超高产生育特征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2009(5):12-14.
1
吴进祥,黄慧明.
双低杂交油菜宁杂3号[J]
.中国种业,2002(9):43-44.
2
房金钺,王新华,张瑞琴,季自富.
优质油菜新品种比较试验研究[J]
.上海农业科技,2005(1):52-53.
被引量:3
3
顾炳朝,徐志宇,郭盛业,杨金龙,陈笃江,陈良根,颜伍保.
油菜宁杂1号稀植栽培研究与应用[J]
.江苏农业科学,1999,27(5):27-29.
被引量:1
4
冷锁虎,杨光,陈秀良,邵锦松,施明勇.
甘蓝型油菜苗期不同部位叶含氮量差异的研究[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1,23(4):38-40.
被引量:3
5
喻义珠,蔡瑞生,肖伯群,向才干,徐冰,吴加跃,陈华阳,王宏顺.
甘蓝型杂交油菜亩产250kg适宜密度及其分枝利用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1997,25(5):21-23.
被引量:7
6
戴敬,杨举善,喻义珠.
杂交油菜宁杂1号的生育特性及栽培技术[J]
.作物杂志,1998(4):25-26.
7
高建芹,陈新军,浦惠明,伍贻美.
不同施氮量对油菜宁杂1号产量及含油率的影响[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1,29(3):37-39.
被引量:4
8
陈俊才,范正辉,黄秀芳,袁志章,谢吉新,孙建玉,屠美英,王洁.
油菜宁杂3号获得高产的适宜密度和施肥量探讨[J]
.江苏农业科学,2000,28(6):25-26.
被引量:2
9
吴晓卫,王均佩,孙红芹,单忠德.
沿海滩涂杂交油菜优质高产制种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08(9):128-130.
被引量:1
10
侯国佐,杜才富,侯燕,秦信蓉.
“三高两低”杂交油菜油研十号的选育[J]
.种子,2004,23(5):59-62.
被引量:21
江苏农业科学
200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