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胎盘早剥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其早期诊断对母儿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的危险因素,并分析早期诊断胎盘早剥对母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分娩的孕妇1 160例,其中10例存在胎盘早剥,回顾性分析所有孕妇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治疗方法等.结果 (1)单因素分析显示前置胎盘、两种以上合并症、肥胖(BMI>25 kg/m2)、孕周时间长(>37周)、产前检查次数少(≤5次)、胎膜早破是胎盘早剥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两种以上合并症、肥胖、前置胎盘、胎膜早破是胎盘早剥重要危险因素.(2)Ⅱ度+Ⅲ度胎盘早剥孕妇出现阴道流血、下腹疼痛、失血性休克、胎儿窘迫、子宫板样硬伴压痛的比例均显著高于Ⅰ度孕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Ⅲ度胎盘早剥孕妇产后出血、子宫次全切除术、子宫胎盘卒中、DIC、新生儿窒息、低体质量儿、死产、胎死腹中、急性肾功能衰竭及早产的比例均显著高于Ⅰ度+Ⅱ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两种以上合并症、肥胖、前置胎盘、胎膜早破是胎盘早剥重要危险因素,随胎盘早剥程度的加重,则临床症状加重,预后差.
出处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4年第3期415-417,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Primary Medicine and Pharmac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8

二级参考文献126

共引文献195

同被引文献119

  • 1胡乔飞,王欣.胎盘早剥分娩方式临床探讨[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5(19):5804-5807. 被引量:5
  • 2杨昭惠.探析胎盘早剥的临床特点及早期诊断方法[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5):108-109. 被引量:2
  • 3丰有吉,沈铿.妇产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25.
  • 4邵肖梅,叶鸿瑁,邱小汕,主编.实用新生儿学.4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75.
  • 5邵肖梅,叶鸿瑶,丘小汕.实用新生儿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807-808.
  • 6吴亚盘,张倡维.胎盘早剥136例分析[J].临床与实践,2010,14(5):391-392.
  • 7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18-119.
  • 8Savasan ZA,Goncalves LF, Bahado-Singh RO.Second-and third- trimester biochemical and ultrasound markers predictive of ischemic placental disease[J].Semin Perinatol,2014,38(3):167-176.
  • 9冯波.胎盘早剥的超声诊断与临床意义[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29):408.
  • 10Tikkanen M. Placental abruption : epidemiology, risk factorsand consequences [J]. Acta Obstet Gynecol Scand,2011,90 (2) : 140-149.

引证文献17

二级引证文献4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