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植保专业“能力型”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针对我国植保专业教学改革中"能力型"创新性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明显不足的现状,为培养植保专业"拿得起笔,弯得下腰"的学生创新思维和适应能力,使其具备独立思考、开展本专业相关工作的能力,对广西大学农学院植保专业的人才培养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包括课程"研究型"论文的设置、课程实践、"三田"实习和"能力型"人才培养的实践及验证。
作者
郑霞林
贤振华
王国全
张君成
蒙姣荣
李俊
杨娟
陆温
机构地区
广西大学农学院
出处
《广西农学报》
2013年第6期52-55,共4页
Journal of Guangxi Agriculture
关键词
植物保护
教学改革
“能力型”人才培养
分类号
S4-4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5
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132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17
1
戴武,花保祯,魏琮,杨兆富.
普通昆虫学课程建设的实践和探索[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0):15083-15085.
被引量:16
2
段均团.
高职涉农专业《植物保护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
.现代农业科技,2010(6):29-30.
被引量:8
3
高必达,余映波,李红玫.
植保专业动态应变教学体系的探索[J]
.高等农业教育,2001(2):65-65.
被引量:12
4
高萍,董辉,王洪平,方红,周玉书.
农业昆虫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
.高等农业教育,2011(11):57-58.
被引量:10
5
龚国淑,黄云,张敏,蒋素蓉,秦芸.
新时期植保高素质人才培养浅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4,22(B09):29-31.
被引量:16
6
孔繁康.
《植保学》课程教学改革点滴谈[J]
.农业教育研究(西南),2001,16(4):39-40.
被引量:1
7
李景蕻.创新教学观念,提高综合能力--淡中等农业学校植保课教学模式的探索[J].云南农业教育研究,2004,(3):19-22.
8
刘兴泉,冯震,马新颖,等.植物保护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安微农学通报,2011,17(1):178-179.
9
蒙姣荣.
《植病研究法》实验教学中的体会[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S1):33-34.
被引量:5
10
齐慧霞.
以就业为导向 培养高素质植保人才——“农业植物病理学”的教学改革[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1):71-74.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65
1
黄合婷,何新荣.
实验教学质量保障的探讨与实践[J]
.中国电力教育,2008(4):92-93.
被引量:3
2
李子玲,杨绍龙.
加强农业昆虫学实践性教学的几点探索[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3(z1):110-112.
被引量:12
3
韦绥概.
改革普通昆虫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3(z1):229-230.
被引量:11
4
唐立国,唐良宝,杨运鑫.
深化考试改革,提高实验教学质量[J]
.实验科学与技术,2004,2(4):70-72.
被引量:8
5
陈向明.
美国哈佛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的四次改革浪潮[J]
.比较教育研究,1997(3):21-27.
被引量:85
6
杨群芳,李庆.
在昆虫学课程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初探[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4,22(B09):73-75.
被引量:4
7
林永春.
大学生就业与高等院校实践性教学研究[J]
.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7(1):23-25.
被引量:11
8
张学军,王锁萍.
全面改革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1):4-6.
被引量:352
9
郑超美.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与实践[J]
.教学研究,2001,24(1):16-18.
被引量:10
10
徐美燕.
以就业为导向 培养学生职业能力[J]
.教育与职业,2005(8):65-67.
被引量:42
共引文献
132
1
谢兵.
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与“研思行”教学模式[J]
.文教资料,2008(12):162-164.
被引量:4
2
陈恩维,高宇.
美国通识教育理念与课程设置的变革及其启示[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11(2):30-33.
被引量:10
3
李北柿,贾红霞.
高等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探析——基于通识教育结合个性化教育[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9(S4):160-162.
被引量:6
4
雷佑安,苗东利.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保障体系[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3(5):14-15.
被引量:1
5
张勤,李俊.
我国中美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的三个发展阶段[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2):75-79.
被引量:12
6
张立,李红玫,戴良英,高必达.
农业院校植保专业实践性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以湖南农业大学植保专业为试点[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6):72-74.
被引量:10
7
杨兆兰.
论现代大学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及实施途径[J]
.中国轻工教育,2006,9(1):7-9.
被引量:1
8
徐捷,谭菊秀.
论科学与人文整合观下的初等教育专业课程规划[J]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0(4):102-106.
9
李东宝.
成人科学教育课程建构探析[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27(1):12-14.
10
李伏生.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
.高教论坛,2007(2):85-87.
被引量:16
同被引文献
7
1
熊仁次,万传星.
多媒体技术在《昆虫学》教学中的应用[J]
.塔里木大学学报,2005,17(4):92-93.
被引量:9
2
李孟楼.森林昆虫学通论(第二版)[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1-5.
3
佚名.我国森林病虫害经济损失年均145亿多元[EB/OL].http:/Avww.forestry.gov.cn/portaFslgy/s/2332Vcontent-333225.html,2015-1-19.
4
Song Y M, Xie YZ, Malyarchuk V, et al. Digital cameras with designs inspired by the arthropod eye [ J ]. Nature, 2013,497 (7447) : 95-99.
5
李亦松,王俊刚,张建华.
昆虫学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252-1253.
被引量:9
6
杨忠岐.
世界森林昆虫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展望[J]
.中国森林病虫,2001,20(1):26-30.
被引量:7
7
郑霞林,贤振华,王国全,吴海燕,张君成,蒙姣荣,李俊,杨娟,陆温.
昆虫专业“能力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与探索——以“森林昆虫学”为例[J]
.广西农学报,2015,30(4):64-67.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
1
郑霞林,贤振华,王国全,吴海燕,张君成,蒙姣荣,李俊,杨娟,陆温.
昆虫专业“能力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与探索——以“森林昆虫学”为例[J]
.广西农学报,2015,30(4):64-67.
被引量:3
2
郑霞林,王小云,陆温,李俊,杨振德.
“森林昆虫学”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的重构--以广西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2020,38(3):64-67.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7
1
李秀琴.
高职农业昆虫课程改革探索[J]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4):249-251.
2
郑霞林,王小云,陆温,李俊,杨振德.
“森林昆虫学”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的重构--以广西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2020,38(3):64-67.
被引量:4
3
赵吕权,高翠青,郝德君,唐进根,汤方,巨云为,代鲁鲁.
“森林昆虫学”实践课程改革探索[J]
.江苏科技信息,2021,38(24):70-73.
被引量:1
4
杨振德,胡平,符韵林,郑霞林.
基于OBE理念的森林病虫实习课程探索与实践——以广西大学为例[J]
.大学教育,2023(5):31-33.
被引量:1
5
杨玉荣,王肇钧,黄诗颖,张刚.
虚拟仿真技术在环境生态类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
.黑河学院学报,2023,14(12):102-105.
被引量:2
6
李俊,佟心,王小云,高琼华,杨娟,郑霞林,王国全.
高等农业院校普通昆虫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
.安徽农学通报,2024,30(19):119-122.
7
张灿,黄少彬.
手机微距摄影在普通昆虫学实训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5(3):155-157.
1
薛建平,葛德燕,张爱民,柳俊.
地黄组织培养研究进展[J]
.中国中药杂志,2003,28(12):1114-1117.
被引量:15
2
巩鸿有,刘存国,王晓玲,王英.
从“三田”测产效益分析论梯田优质技术建设[J]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1995,31(1):76-80.
3
郑雅楠,祁金玉,孙守慧,高国平,王月.
森林昆虫学课程实习的教学改革[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2290-12291.
被引量:1
4
肖华山,黄代青,吕柳新.
荔枝生物技术研究进展(综述)[J]
.亚热带植物科学,2001,30(2):63-65.
被引量:8
5
朱晓侠,魏宏伟,李绍亮.
建设小麦良种繁育“三田”之浅见[J]
.种子科技,2010,28(1):13-13.
6
朱晓侠,魏宏伟,李绍亮.
建设小麦良种繁育“三田”之浅见[J]
.种子世界,2010(3):16-17.
7
刘鹏飞,蒋锋,刘冠明,王晓明.
作物育种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863-19864.
被引量:2
8
刘明,赵琦.
高梁组织培养研究进展及关键技术[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6(4):60-63.
被引量:2
9
陈勤,谢继莘,开远忠,戴玲.
生物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方法探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5):1570-1572.
被引量:2
10
范锦胜,张李香,王贵强,张大鹏,邵红涛.
农学专业农业昆虫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
.中国校外教育,2012(9):65-66.
被引量:5
广西农学报
2013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