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塞罕坝地区不同整地方式对落叶松造林成活率和生长量的影响
被引量: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于不同的整地方式对落叶松造林成活率及生长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得出在塞罕坝地区采用机械开沟整地方式可提高造林成活率和苗木生长量,是提高造林质量的重要手段。
作者
邵立新
机构地区
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第5期108-108,110,共2页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关键词
塞罕坝
整地
造林成活率
生长量
落叶松
分类号
S72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58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3
参考文献
3
1
张树珊.机犁沟整地人工造林小结[J].河北林业科技,1987,(2).
2
张晓平,吕海元,董莺.
不同整地方式及规格造林试验[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19):49-50.
被引量:1
3
孙晓梅,张守攻,祁万宜,王军辉,张鲜艳.
北亚热带高山区日本落叶松造林整地与抚育技术的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2007,20(2):235-240.
被引量:33
二级参考文献
4
1
洪信谱,凌远云,张鲜艳,陈敬诗.
大老岭林场日本落叶松直径分布规律探讨[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4,13(5):502-506.
被引量:5
2
邱辉,虞沐奎.
湿地松不同整地方式造林效益分析[J]
.林业科技开发,2005,19(1):27-29.
被引量:2
3
董健,赵文华,苑辉,关晓铎,马彬,魏永忠.
整地与抚育对日本落叶松幼林生长的影响[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7,25(3):22-25.
被引量:5
4
苑辉,阎文斌,罗伟娟,孟宪伦,孙文.
不同整地规格对日本落叶松幼树生长影响的探讨[J]
.辽宁林业科技,1997(5):33-34.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32
1
杨秀艳,张守攻,孙晓梅,宋丛文,陈柏如,侯义梅.
北亚热带高山区日本落叶松自由授粉家系遗传测定与二代优树选择[J]
.林业科学,2010,46(8):45-50.
被引量:39
2
高捍东,蔡伟建,王章荣,喻正发,罗斯汉.
我国纸浆林树种选择与培育技术研究进展[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4(6):137-143.
被引量:10
3
王宏全,孙晓梅,张守攻,赵鲲,焦云德.
暖温带中山区日本落叶松纸浆用材林整地和幼林抚育技术[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0,38(11):24-26.
被引量:5
4
李忠国,孙晓梅,陈东升,李子敬.
基于哑变量的日本落叶松生长模型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9(8):69-74.
被引量:33
5
王宏星,孙晓梅,陈东升,沈亚洲,马建伟.
甘肃小陇山日本落叶松人工林不同发育阶段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J]
.林业科学研究,2012,25(3):294-301.
被引量:36
6
邵立新,张维征.
提高塞罕坝地区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技术探讨[J]
.河北林业科技,2013(5):91-93.
被引量:6
7
朱红燕,王得祥,柴宗政,沈亚洲,郭小龙.
秦岭西段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规律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5,30(1):1-7.
被引量:12
8
牛小云,孙晓梅,陈东升,张守攻.
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枯落物土壤酶活性[J]
.林业科学,2015,51(4):16-25.
被引量:18
9
胡华,王军辉,颜芳,刘军,田开春,王毅敏,高晗,祁万宜.
丽江云杉优良家系选择[J]
.湖南林业科技,2015,42(4):16-19.
被引量:1
10
段世元,王军辉,田开春,吴贤军,刘军,李薇,王毅敏,祁万宜.
青扦9个家系选择研究[J]
.绿色科技,2015,17(8):24-26.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58
1
卫正平,刘京健.
不同整地方式对刺槐造林成活率及生长量的影响[J]
.防护林科技,2004,17(z1):19-20.
被引量:1
2
韩有志,王政权,谷加存.
林分光照空间异质性对水曲柳更新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2004,28(4):468-475.
被引量:42
3
程顺.
强化营林作业设计质量的技术措施与方法探讨[J]
.河北林业科技,2004(4):30-30.
被引量:3
4
魏建辉.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可持续经营的技术与途径[J]
.甘肃林业科技,2004,29(3):40-43.
被引量:2
5
阎贵仁,温宇光,李希有,卞大明,李如秋,杨本庭.
栽植杨树大苗两种修剪侧枝方法的对比实验[J]
.吉林林业科技,1993,22(2):21-23.
被引量:5
6
王义弘,柴一新,慕长龙.
水曲柳的生态学研究[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4,22(1):1-6.
被引量:32
7
胡立江,沈海龙,赵克尊,杨文化,马华文,范少辉.
红松人工林冠下水曲柳天然更新的最适生境[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5,33(3):7-10.
被引量:8
8
管亚明,王金富.
不同整地方式对杉木造林成活率及生长的影响[J]
.林业科技开发,1995,9(4):10-11.
被引量:7
9
豆全忠.
不同整地方式对刺槐造林生长量的影响[J]
.山西林业,2005(6):20-21.
被引量:6
10
李景文,聂绍荃,安滨河.
东北东部林区次生林主要阔叶树种的萌芽更新规律[J]
.林业科学,2005,41(6):72-77.
被引量:36
引证文献
7
1
杨博文,胡立江,沈海龙,孙相臣,张鹏.
高台整地和苗木截干对水曲柳次生林下水曲柳栽植苗成活及生长的影响[J]
.林业科学,2015,51(8):104-113.
被引量:4
2
付立华,张菲,张岩.
塞罕坝机械林场冀北困难立地攻坚造林综合配套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16,22(15):92-93.
被引量:5
3
张维征.
塞罕坝机械林场沙荒生态绿化技术[J]
.绿色科技,2017,19(23):123-124.
被引量:1
4
李敖彬,潘松海,何普林.
纪家林场桉树LH1无性系人工林土壤养分研究[J]
.林业与环境科学,2020,36(4):80-85.
5
张岩.
冀北高寒山区樟子松人工幼林高效经营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20,26(20):69-70.
被引量:3
6
严秀英,王文义,蒋福娟,张永禄,马俊君,于梅,贾晓春.
祁连山南麓破碎林缘修复技术初探[J]
.青海草业,2023,32(2):15-20.
7
王秋平.
深坑栽植技术对沙地杨树苗木成活率和枝条生长量的影响[J]
.绿色科技,2024,26(7):163-168.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范春楠,郑金萍,韩士杰,郭忠玲,王丽丽,周振钊.
吉林省中东部森林分布区水曲柳分布及其生态特征[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7,39(4):1-11.
被引量:9
2
屈柏林,李娟.
冀北山地樟子松整地造林技术分析[J]
.现代园艺,2018,41(2):48-48.
3
陈继东,平丽丽.
冀北山地营养杯育苗造林技术研究[J]
.现代园艺,2018,41(5):64-65.
被引量:1
4
廖祥礼.
废弃采石矿山绿化治理方案设计要点分析[J]
.绿色科技,2018,20(13):261-262.
被引量:3
5
于士涛.
冀北地区樟子松石质阳坡造林技术初探[J]
.安徽农学通报,2018,24(23):95-95.
被引量:3
6
张岩.
冀北高寒山区樟子松人工幼林高效经营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20,26(20):69-70.
被引量:3
7
曹怡立.
章古台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衰退的原因以及可持续经营措施[J]
.农业与技术,2021,41(3):75-77.
被引量:7
8
苏西娅,杨晓明,郁万文,周婷婷,蔡金峰,汪贵斌,曹福亮.
截干对银杏类黄酮代谢及其抗氧化性的影响[J]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3):996-1003.
被引量:4
9
张菲.
塞罕坝石质山地与沙荒地退化植被森林营建技术研究[J]
.现代园艺,2021,44(6):16-17.
被引量:1
10
刘长河,唐秀芳,陈艳秋.
樟子松播种育苗技术研讨[J]
.河北农机,2021(20):130-131.
1
康天佑,宁久丽.
永定河泛区治沙造林技术要点[J]
.河北林业,2001(1):9-9.
2
苏红霞,郭建军,桑茂德,段晓红,陶育灵.
香梨矮、密、早、丰栽培试验[J]
.农村科技,2006(9):45-46.
被引量:1
3
逯松阁,王成业,袁艳华.
山药高产栽培技术[J]
.华夏星火,2004(4):53-53.
4
邵立新,张维征.
提高塞罕坝地区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技术探讨[J]
.河北林业科技,2013(5):91-93.
被引量:6
5
刘继荣.
机械开沟、覆土快速造林法[J]
.新疆林业,2006(4):27-28.
被引量:1
6
刘开顺.
油菜种植新技术——免耕撒播加机械开沟[J]
.浙江农村机电,2004(6):18-19.
7
满红.
棚室杏树秋季管理技法[J]
.乡村科技,2015,0(15):26-26.
被引量:1
8
杨涛.
于都县高产油菜惠及万象[J]
.江西农业,2010(2):44-44.
9
青海互助县大力示范推广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J]
.蔬菜,2008(6):40-40.
10
宋新生,朱有成,刘立春.
沼泽地改造及造林后土壤的变化[J]
.林业科技通讯,1999(11):31-32.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