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美研究生教育评估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28
Comparisons of the Assessment of the Graduate Education between in the USA and Chi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研究生教育的质量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教育界以及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以美国为对象国,比较和分析中美研究生教育评估的对象、评估的主体、评估的程序以及评估指标体系,以期对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评估给予一定的启示。
作者
谌启标
机构地区
湖北教育学院干训部
出处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3-38,共6页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Education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评估对象
评估主体
评估程序
评估指标
中国
美国
教育评估
分类号
G643.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G40-058.1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9
同被引文献
134
引证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139
参考文献
2
1
杨晓江.
教育评估中介机构五年研究述评[J]
.高等教育研究,1999,20(3):28-33.
被引量:34
2
刘运成.
研究生教育与评价发展概述[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4(6):45-51.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王冀生.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基本要点[J]
.高等教育研究,1994,15(1):43-47.
被引量:31
2
张德祥.
政府与高等学校之间的“缓冲器”[J]
.高等教育研究,1995,16(4):37-41.
被引量:18
3
王冀生.
建立教育评估的社会中介组织[J]
.上海高教研究,1996,16(5):22-23.
被引量:8
4
田平.
建立中介机构:协调政府与大学的关系[J]
.高等教育研究,1996,17(5):32-36.
被引量:24
5
刘春惠.社会评估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1996,(3).
6
陈玉琨.论高等教育评估的中介机构[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1998,2:9-14.
7
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89..
8
董秀华.政府在高等教育评估中的职能与作用[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1998,(4).
9
李文兵.高校质量保障中介机构问题研究(硕士论文)[M].,..
10
冒荣.试论成立中性教育评估机构的必要性[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6,(5).
共引文献
39
1
张建新,刘康宁.
半官方高等教育学术评估中介机构模式探讨[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8,24(2):43-49.
被引量:4
2
杨晓江,蔡国春.
新概念:教育评估中介机构[J]
.教育科学,1999(3):9-12.
被引量:4
3
王庆海,王瑛.
从审阅硕士学位论文看研究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8(5):30-34.
被引量:4
4
周宝珠.
以一元多级质量基准规范多元评价行为[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6(4):55-58.
5
李本娣,程永元.
中德两国博士生教育之比较研究(下)[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6(3):14-17.
被引量:3
6
王锁娣,邹云.
关于研究生教育学制改革的进一步思考[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9(Z1):87-91.
被引量:1
7
夏永庚,吴艳玲,周扬.
发展教育中介机构的现实意义及政策建议[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4(11):52-54.
被引量:3
8
劳凯声.
公共教育体制改革中的伦理问题[J]
.教育研究,2005,26(2):3-11.
被引量:34
9
程化琴,邵金荣.
关于建立我国民办学校评估制度的思考[J]
.教育发展研究,2006,26(6):12-16.
被引量:3
10
王建成.
中美高等教育认证制度比较分析[J]
.教育科学,2006,22(6):80-83.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134
1
徐悦,宋涛.
教育硕士培养质量保证体系略论[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7,19(2):58-60.
被引量:2
2
陈才,张燕燕,刘英.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结构的系统分析与优化设计[J]
.旅游学刊,2005,20(S1):77-80.
被引量:24
3
马勇,魏卫,邓念梅.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施效果评估[J]
.旅游学刊,2005,20(S1):62-66.
被引量:61
4
张培茵,赵阳,石长波.
关于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方法的思考与实践[J]
.旅游学刊,2004,19(S1):113-116.
被引量:29
5
唐利华.
中美高等教育评估制度比较[J]
.理工高教研究,2002,21(5):72-73.
被引量:21
6
周远清.
坚持“发展 改革 提高”的思路 使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系不断适应社会需要[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7):1-6.
被引量:1
7
丁兴琴,李广.
美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对我国的启示[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7,13(4):75-77.
被引量:3
8
杨玉华,何其超,濮德林.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指标体系的若干思考[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8(4):56-59.
被引量:4
9
朱晓东.
中美研究生院评估制度的分析和比较[J]
.比较教育研究,1997(4):37-39.
被引量:1
10
刘运成.
研究生教育与评价发展概述[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4(6):45-51.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28
1
林飞宇,李晓轩.
中美高校学生满意度测量方法的比较研究[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5(S1):115-118.
被引量:34
2
吴娟娟.
美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对我国的启示[J]
.文教资料,2008(16):82-84.
被引量:1
3
詹晓北,金征宇.
浅谈中美食品学科研究生教育[J]
.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3,23(1):41-44.
被引量:1
4
顾凡,袁守谦,刘希裕,赵安启.
扩招条件下研究生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调查报告[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1):104-108.
被引量:11
5
裴劲松,张影强.
高校研究生综合素质测评理论探讨[J]
.中国高教研究,2006(9):24-27.
被引量:18
6
沈建华,张晓龙.
美国体育博士生培养状况评估及其启示[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1(1):69-72.
被引量:2
7
张芬只.
美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初探[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0(1):102-103.
被引量:2
8
曹叔亮.
论研究生教育评估的要素、程序、方法和技术——基于公共组织绩效管理的视角[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3):42-47.
被引量:3
9
问青松,田俊荣.
从质量的视角审视我国研究生教育评估指标体系[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7(5):130-132.
被引量:9
10
范柏乃,姜展鹏,江蕾.
推进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思考[J]
.软科学,2007,21(5):80-85.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139
1
许慈惠,蔡妍.
全国日语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及其质量影响因素分析——以基于全国日语研究生的调查问卷为例[J]
.日语教育与日本学,2019,0(1):101-110.
2
沈红,吴国娟,邓桂馨,廖安艳.
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
.北京农学院学报,2008,23(S2):74-75.
被引量:4
3
吴娟娟.
美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对我国的启示[J]
.文教资料,2008(16):82-84.
被引量:1
4
卫魏.
高校学生满意度研究[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8,24(3):49-52.
被引量:10
5
张杰,谭剑丹.
大学生校园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J]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3(1):9-22.
被引量:4
6
徐红云,李仁发.
信息类研究生教育现状研究与改革[J]
.计算机教育,2006(10):35-37.
被引量:2
7
李黎,周敦文.
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研究生教育——中美研究生教育比较[J]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6(4):53-56.
被引量:3
8
倪九派,张远英,魏朝富.
农科研究生培养激励和创新制度建设的探讨[J]
.高等农业教育,2007(10):66-68.
被引量:6
9
郭英.
日本病理学研究生的教育模式及启迪[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7,9(6):729-730.
被引量:5
10
于勇,邓天民.
交通管理与规划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思路探讨[J]
.科学咨询,2008(9):90-90.
1
乔琳.
新形势下研究生教学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
.高教研究(西南科技大学),2009,25(2):62-64.
被引量:2
2
劳汉生.
实验教学质量评估的方法[J]
.唐山学院学报,1999,12(1):30-31.
3
王旭育.
如何在研究生教育评估中持续改进[J]
.上海管理科学,2008,30(3):75-77.
4
周玉清,沈红,毕世栋.
美国的研究生教育评估及带给我们的启示[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23(4):83-89.
被引量:35
5
唐俊峰,王红英.
如何科学地确定评估指标的权重:我们在研究生教育评估中的体会[J]
.纺织教育,1997(4):36-38.
6
薛然,雷丽萍.
国内外研究生教育评估概况与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教育自我评估实践[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78-79.
7
崔赞.
实践中的德国高校教学评估[J]
.世界教育信息,2001,14(8):15-17.
8
陈闻,万卫.
我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的主要特征分析[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1(9):95-98.
被引量:2
9
冯志玲.
初中英语提问教学[J]
.教育教学论坛,2014(13):120-121.
10
李巧霞.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多元化评价[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2015(1):247-247.
比较教育研究
200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