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4-85,共2页
China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同被引文献38
-
1李洁,吕传红,黄跃华,王一普.基于新教学模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教学效果实证研究[J].外语界,2006(S1):48-55. 被引量:21
-
2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74-81. 被引量:2394
-
3李树业,刘金兰.高新技术企业人才资源内化开发与管理[J].科学管理研究,2004,22(4):103-106. 被引量:9
-
4吴志功,乔志宏.美国大学生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理论评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4,25(6):52-55. 被引量:99
-
5李军.现代远程教育与教学方式的变革[J].现代远距离教育,1999(4):35-38. 被引量:1
-
6刘春生,杨守祥,劳秀荣.土壤农业化学分析课实验教学的做法与体会[J].高等农业教育,1998(2):60-62. 被引量:7
-
7秦达念.教师在教学模式转变过程中的作用[J].医学教育探索,2005,4(1):38-39. 被引量:23
-
8赵作斌.成功素质教育——大学教育理念与模式的新突破[J].中国高教研究,2006(3):52-54. 被引量:52
-
9本罗姆·S·布鲁纳(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教育研究室 译).教育过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21.
-
10邬大光.西方高等教育的新变革与启示[M].高等教育研究,1994.19-22.
引证文献11
-
1韩伯棠,李强,李海兰.面向知识经济的工业工程高等教育实习思路及实施方案[J].理工高教研究,2004,23(4):109-111. 被引量:4
-
2侯进军.计算机高级语言的课程改革的目标与方法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7(3):121-123. 被引量:1
-
3李红英.“四位一体”综合教学模式在建筑材料课程中的运用[J].高等建筑教育,2007,16(2):85-88. 被引量:13
-
4张颖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温州市高校为例[J].学周刊(上旬),2012(8):12-13. 被引量:4
-
5肖洁,彭冬玲.开发内化教学模式在电机及拖动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15):78-79. 被引量:1
-
6谢英荷,洪坚平,田晓红,李国宏.提高土壤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探索[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169-171. 被引量:24
-
7洪霞.四位一体构筑《性质活泼的氧气》课堂立交桥[J].考试周刊,2019,0(8):156-156.
-
8蔡定萍.改革现行教学模式 培养统计创新人才[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15(1):51-53. 被引量:3
-
9姚云.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四种模式[J].江苏高教,2003(4):102-104. 被引量:17
-
10蔡定萍.借助远程教育教学手段 培养统计创新人才[J].统计教育,2003(4):35-3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70
-
1俞晖.“Z世代”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心理探究[J].成才与就业,2021(S01):48-52. 被引量:2
-
2郭保生.高职院校课程设置与改革研究(一)[J].职大学报,2008(3):135-136.
-
3程红艳,谢英荷,冯两蕊,白彦真.《土壤农化分析》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5):89-91. 被引量:7
-
4张锡洲,李廷轩,余海英,吴德勇.高等农林院校《土壤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22(1):106-107. 被引量:3
-
5梁运江,许广波,刘文利,李艳茹,杨学梅.土壤学有效互动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9).
-
6鄢跃斌.激情鏖战六十分钟[J].河南消防,2002(10):34-34.
-
7张锡洲,王昌全,李廷轩.土壤学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05(2):58-59. 被引量:31
-
8徐媛媛.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在统计学教学中的作用[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5(1):55-57. 被引量:3
-
9卫星.当代大学生实践能力的缺失与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3(11):143-144. 被引量:40
-
10田晓红.提高房地产估价课程教学质量的探索[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4):386-387. 被引量:10
-
1王维红.历史学习过程中的逆向性思维[J].连云港教育学院学报,2000(2):18-18.
-
2唐先珍.历史教学与创造思维的培养[J].基础教育论坛(乐山),2013,11(4):22-23.
-
3高海清.浅谈历史教学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122-124. 被引量:2
-
4陈兵.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艺术初探[J].新课程学习,2010(11):177-177.
-
5向辉,沈绍平.天锅[J].聪明泉(小学1-3年级),2011(10):9-9.
-
6孙新霞.谈物理实验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J].现代教育,2012(8):87-87.
-
7曾广寿.走出误区大胆实践──小学语文学法指导之我见(二)[J].江西教育(管理版)(A),1994(6):29-30.
-
8林秀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提高小学美术教育成效的关键[J].吉林教育(教研),2009(3):55-55.
-
9张湘.浅谈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教育(小学版),2006(12):40-40.
-
10李慧玲.如何开展科学教育活动[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4(32):74-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