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日醉驾肇事案件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成都孙伟铭案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诸如此类醉酒驾车连续冲撞致多人伤亡的行为,通过主观罪过等角度的分析应以交通肇事罪论处,但是达不到威慑犯罪的效果,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论处则并不妥当。《刑法修正案(八)》新增加的危险驾驶罪也无法规制这一类行为。通过对日本福冈大桥醉驾肇事案的分析,发现此案适用的危险驾驶致死伤罪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难题。借鉴日本对醉酒驾驶肇事行为的规制,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提出对醉酒驾驶造成严重危害结果的肇事案件立法方面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作者 洪媛
出处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第8期293-294,共2页 Economic Research Guid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二级参考文献26

  • 1张明楷.日本刑法的发展及其启示[J].当代法学,2006,20(1):3-12. 被引量:135
  • 2西田典之.日本刑法各论[M].刘明祥,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56.
  • 3[日]大谷实:《刑法讲义总论》(新版第2版),黎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0页.
  • 4麦子.《飙车,真不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检察日报》2009年5月20日.
  • 5谢望原.《“飙车”致人死伤行为如何定性》,《检察日报》2009年8月4日.
  • 6张明楷.《危险犯初探》,载马俊驹主编.《清华法律评论》(1998年第1辑),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18页.
  • 7《醉酒驾车惨案频发引关注,媒体网民吁用“重典”》,http://biog, sina. com. cn/s/blog-Sf18461 10100e33a, html, 2009 年8月20日访问.
  • 8杨涛.《成都醉驾者被判死刑的警示意义》,《检察日报》2009年7月27日.
  • 9刘仁文.《取消“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新京报》2009年7月25日.
  • 10景璟,等.《南京醉驾案引“重典惩治”呼声》,《中国青年报》2009年7月17日.

共引文献6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