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国特色”国际经济法学的反思与构建 被引量:9

Reconsider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我国的国际经济法学伴随我国三十年经济体制改革进程而发展起来,可以划分为创立阶段、发展阶段和迷惘阶段。由于早期引进和移植国外先进法律制度的需求,我国国际经济法学形成了"输入型"的研究范式。由于我国国际经济地位的变化,这种"输入性"研究范式不适应现实要求,并导致了国际经济法学研究近期的迷惘。中国特色的国际经济法学研究究应摆脱传统的"单纯批判"范式,建构性地提出中国关于国际经济秩序的主张。"建构"范式要求我国的国际经济法学者协调中国利益与国际共同利益的关系,以国际视角研究国际经济法问题,并在国际社会发出中国声音。 How to construct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study is a hot spot 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society in China.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research has developed with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 and it formed the "input style" paradigm. The paradigm is not up to the demand nowadays.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study shall harmonize the relation of international and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hich means both research at international angle and put forward china' s view to the world.
作者 骆旭旭
机构地区 华侨大学法学院
出处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87-96,共10页 Journal of Huaqiao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国际经济法 研究范式 中国特色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study paradigm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2

二级参考文献374

共引文献222

同被引文献43

  • 1王利明.隐私权的新发展[J].人大法律评论,2009(1):3-27. 被引量:64
  • 2王锐,熊键,黄桂琴.完善我国个人信用征信体系的法学思考[J].中国法学,2002(4):82-94. 被引量:38
  • 3那力,王彦志.国际经济法理论的多元视角[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12(2):61-67. 被引量:9
  •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 6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28.
  • 7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2).
  • 8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N].人民日报,2014-Ol-01.
  • 9W·R·斯考特.亚当·斯密-大学生兼教授[M].格拉斯哥:大众出版社,1937:213.
  • 10G. Edward White, "The Marshall Court and International Law: the Piracy Cases, "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1990, p. 738 - 739.

引证文献9

二级引证文献2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