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幼林化学除草有关管理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化学除草在幼林抚育中已得到广泛应用 ,但如何在应用过程中加强管理 ,达到最佳效果 ,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该文从加强化学除草中的成本、投工、质量管理等方面进行探讨 ,以提高使用效果与经济效益。
作者
张连水
机构地区
福建省平和天马国有林场
出处
《林业科技开发》
2001年第1期47-48,共2页
China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幼林抚育
化学除草
成本管理
质量管理
除草剂类型选择
工序管理
分类号
S753.531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S767.5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42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16
参考文献
1
1
许华美.
南方省区6~9月幼林化学除草技术操作[J]
.林业科技通讯,2000(4):31-32.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8
1
薛芳芳,徐金莲.
胸腔积液和外周血T细胞斑点试验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及影响因素分析[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7):780-782.
被引量:6
2
徐含烟,张冬青,叶君如,苏珊珊,谢于鹏,陈成水,李玉苹.
T—SPOT.TB联合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对不同年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诊断价值[J]
.中华医学杂志,2017,97(24):1862-1866.
被引量:25
3
韩利梅,李新,穆清爽,努尔阿米娜.铁力瓦尔迪,张慧,古力鲜.马合木提.
外周血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和胸水腺苷脱氨酶活性检测在结核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评价[J]
.陕西医学杂志,2018,47(7):940-942.
被引量:10
4
曹鹏遥,冷学艳,邹仙,晏海玲,岂云来,胡博.
胸腔积液糖链抗原125、腺苷脱氨酶联合外周血T-SPOT.TB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价值分析[J]
.临床军医杂志,2018,46(8):935-936.
被引量:7
5
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临床检验专业委员会,谭耀驹,邓云峰,逄宇.
结核病病原学分子诊断专家共识[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8,41(9):688-695.
被引量:102
6
黄华,姜欣,王卫华.
外周血T-SPOT.TB与胸腔积液ADA活性检测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J]
.山东医药,2017,57(37):42-44.
被引量:5
7
金芬华,王道会,林慧,彭燕平,何剑波,夏晓东.
胸腔积液中IL-33、ADA及外周血T-SPOT.TB联合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J]
.浙江医学,2019,41(24):2607-2610.
被引量:15
8
范国萍,潘爱珍,黄有平,李珺,杨捷.
GeneXpert MTB/RIF技术诊断新发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价值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29(10):1447-1450.
被引量:30
共引文献
2
1
查福恩.
竹林化学除草药效试验[J]
.华东森林经理,2004,18(3):47-49.
被引量:1
2
李良坤.
新型幼林化学控草措施探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14(7):173-173.
同被引文献
42
1
刘世荣,徐德应,王兵.
气候变化对中国森林生产力的影响Ⅱ.中国森林第一性生产力的摸拟[J]
.林业科学研究,1994,7(4):425-430.
被引量:31
2
李琦.
国外非化学除草方法[J]
.植物保护,1994,20(3):34-35.
被引量:11
3
张复兴,郝向春,王美荣,吴萍萍.
造林地化学除草技术研究[J]
.山西林业科技,1996,25(2):34-37.
被引量:2
4
周国模,姚建祥,乔卫阳,杨琪红,朱国军,徐文友.
浙江庆元杉木人工林生物量的研究[J]
.浙江林学院学报,1996,13(3):235-242.
被引量:17
5
盛炜彤.我国人工林地力衰退及防治对策.人工林地力衰退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5-19.
6
潘维俦.森林生态系统第一性生产量的测定技术与方法[J].湖南林业科学,1981,(2):1-12.
7
潘维俦 李利村 等.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产量及其生产力的研究[J].中南林科技,1978,(2):2-14.
8
潘维俦 田大伦 等.杉木人工林养分循环的研究(一)不同生育阶段杉木林的产量结构和养分动态[J].中南林学院学报,1981,1(1):1-21.
9
杨宝珍.千烟洲试验区开发治理前后植物群落类型的变化及分布特征[C].程彤主编.红壤丘陵生态系统恢复与农业持续发展研究(第二集)[C].北京:气象出版社,1998.34-43.
10
Andersson, F.O., Agren, G. I., Fuhrer, E. Sustainable tree biomass production[J].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2000(132): 51-62.
引证文献
4
1
胡理乐,刘琪璟,廖迎春.
小流域治理20年后千烟洲生物量的变化[J]
.江西科学,2005,23(1):34-38.
被引量:7
2
项文化,田大伦,闫文德.
森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研究综述[J]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3,22(3):57-60.
被引量:89
3
杨胜利,彭佳龙,卢国耀,陈绘画,杨升.
森泰除草剂在毛竹林中除草试验初报[J]
.浙江林业科技,2003,23(5):22-24.
被引量:3
4
高甲荣,孙保平,王淑琴,徐军亮.
可降解生态垫在河滩地造林中抑制杂草的效果[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4,2(1):38-41.
被引量:17
二级引证文献
116
1
王慧.
抚育间伐对森林生物量与生产力影响研究进展[J]
.山西农业科学,2007,35(12):76-78.
被引量:14
2
聂强,任广田.
牡丹江林区森林生物量的研究[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23(2):23-24.
3
蔡丽艳.
可持续林业建设的发展方向[J]
.世界林业研究,2005,18(1):68-72.
被引量:12
4
刘平,马履一,郝亦荣.
生态垫对河滩造林地土壤温湿度和杂草的影响[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5,3(1):77-81.
被引量:16
5
刘华,雷瑞德.
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平衡的研究方法及进展[J]
.西北植物学报,2005,25(4):835-843.
被引量:67
6
郝亦荣,马履一,刘平.
生态垫对油松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5,3(3):73-77.
被引量:10
7
曾伟生.
云南省森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研究[J]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5,24(4):1-3.
被引量:71
8
周华,钱谊,徐惠,蒋明康,郑麟,李升峰.
鹞落坪自然保护区不同背景下生态足迹分析[J]
.河南科学,2006,24(1):138-142.
被引量:1
9
曾慧卿,刘琪璟,马泽清,张海清,蔡哲,曾珍英,李轩然.
千烟洲灌木生物量模型研究[J]
.浙江林业科技,2006,26(1):13-17.
被引量:41
10
杨晓晖,王小平,秦永胜.
生态垫在京北石质山区盘山公路边坡绿化工程中应用效果评价[J]
.水土保持研究,2006,13(3):119-120.
被引量:10
1
曹国江.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序管理[J]
.林业资源管理,1992(5):60-63.
被引量:1
2
王作龄,张建国.
橡胶试验方法(十二)——摘自日本《ゴム試驗法》[J]
.橡塑资源利用,2008(4):39-48.
3
周传勇.
济钢加强中厚板产品质量控制[J]
.山东冶金,2009,31(3):37-37.
林业科技开发
200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