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GIS的2013年辽宁省酸雨特征分析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利用辽宁省85个降水监测点位的监测资料,结合GIS空间分析功能,分析2013年辽宁省酸雨时空分布特征,为酸雨污染治理和预防预测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2013年辽宁省降水pH均值为4.65~7.72,酸雨频率最高为86.4%;夏季污染最轻,冬季较重,春秋季节持平。空间上酸雨污染主要出现在东南沿海区域的丹东和大连。
作者
邰姗姗
机构地区
辽宁省环境监测实验中心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14年第3期157-158,共2页
Agricultur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酸雨
空间插值
特征
分类号
X8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0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512
同被引文献
27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12
1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T19117-2003酸雨观测业务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2
赵伟,康丽莉,林惠娟,浦静姣,马千里.
临安大气本底站酸雨污染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环境监测,2012,28(4):9-14.
被引量:20
3
王文兴.
中国酸雨成因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1994,14(5):323-329.
被引量:213
4
洪也,董德文,马雁军,周德平,刘宁微,张云海,王扬锋.
2004—2008年辽宁酸雨时空分布特征研究[J]
.气象与环境学报,2009,25(2):28-32.
被引量:32
5
石敏.
辽宁省近10年酸雨污染特征变化趋势分析[J]
.农业与技术,2012,32(4):166-168.
被引量:7
6
牟永铭,朱光良.
基于GIS技术的浙江省酸雨区分布研究[J]
.科技通报,2005,21(3):356-359.
被引量:19
7
朱求安,江洪,宋晓东.
基于空间插值方法的中国南方酸雨时空分布格局模拟及分析[J]
.环境科学研究,2009,22(11):1237-1244.
被引量:27
8
国家环保总局.HJ/T165-2004酸沉降监测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9
杜裕,梁骏,梁驹.
基于GIS广西酸雨区域分布及变化特征分析[J]
.环境工程,2012,30(S2):371-374.
被引量:11
10
张青新.
基于气流轨迹聚类的大气输送对丹东市酸雨形成影响[J]
.中国环境监测,2013,29(1):52-57.
被引量:19
二级参考文献
120
1
龚宇,王璞,王聪玲,张红芳.
GIS在现代化农业中的应用研究[J]
.农产品加工(下),2005(6):34-39.
被引量:8
2
洪盛茂.
酸雨形成中风的作用[J]
.浙江气象,1995,16(1):48-52.
被引量:2
3
于贵瑞,何洪林,刘新安,牛栋.
中国陆地生态信息空间化技术研究(Ⅰ)——气象/气候信息的空间化技术途径[J]
.自然资源学报,2004,19(4):537-544.
被引量:69
4
汪家权,吴劲兵,李如忠,钱家忠,潘天声.
酸雨研究进展与问题探讨[J]
.水科学进展,2004,15(4):526-530.
被引量:50
5
郑永光,朱佩君,陈尊裕,陈鲁言,崔宏,郑向东,赵琼,秦瑜.
东南亚地区生物体燃烧影响华南地区对流层臭氧垂直分布的个例分析[J]
.地球物理学报,2004,47(5):767-775.
被引量:17
6
林丰妹,焦荔,盛侃,吴意跃.
杭州市酸雨污染现状及成因分析[J]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4,16(3):17-20.
被引量:28
7
洪盛茂.
华东地区大气本底污染的降水酸度及其化学组分的分析[J]
.气象,1989,15(9):42-47.
被引量:3
8
丁国安,徐晓斌,王淑凤,于晓岚,程红兵.
中国气象局酸雨网基本资料数据集及初步分析[J]
.应用气象学报,2004,15(B12):85-94.
被引量:104
9
张维,邵德民,殷鹤宝,何珍珍.
中国沿海城市的气块后向轨迹分析[J]
.气象,1994,20(12):46-49.
被引量:8
10
徐海量,宋郁东,胡玉昆.
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地牧草产量与水热关系初步探讨[J]
.草业科学,2005,22(3):14-17.
被引量:33
共引文献
512
1
王芳龙,李忠勤,杨宏,王飞腾,尤晓妮,张明军,张昕,周茜.
天水市大气颗粒物输送通道及污染源区研究[J]
.环境化学,2020(9):2371-2383.
被引量:19
2
孙金月,赵玉田,刘方,梁博文.
中国栽培大豆资源的耐酸雨性鉴定[J]
.大豆科学,2001,20(4):245-248.
被引量:5
3
刘大为,夏昊.
佛山市大气降水化学特征及其与广州市的比较[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30(z1):71-74.
被引量:4
4
蒋益民,曾光明,张龚,刘鸿亮.
长沙市大气湿沉降化学及变化特征[J]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16(S1):23-25.
被引量:22
5
林葆,李书田,周卫.
我国农田硫的投入和产出概况[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0,27(z1):57-61.
被引量:5
6
许杨,杨宏青.
湖北省2008年酸雨特征及成因分析[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3(11):97-101.
被引量:9
7
程相坤,蔡冬梅.
Analysis of Acid Rain Characteristics and Related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in Dalian[J]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2010,1(1):58-61.
被引量:1
8
蔡哲,贺志明,唐春燕,吴琼.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id Rain Characteristics and Weather Conditions in Nanchang[J]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2010,1(6):49-52.
9
万玉山,王皖蒙.
Analysis on Current Situation,Formation Causes and Control Countermeasures of Acid Rain Pollution in China[J]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2010,1(10):92-95.
被引量:3
10
孙崇智,梁骏,王超球,郑凤琴.
Study on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 of Acid Rain in Guangxi Based on EOF Analysis[J]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2010,1(11):56-58.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7
1
胡鹏,朱国荣,王倩,张世杰,李林子,江思珉.
尾矿库淋滤液中氟垂向迁移的土柱淋滤试验[J]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7(6):744-750.
被引量:7
2
韩鹏举,白晓红,杜湧,刘飞姣,王海杰.
盐碱污染土的工程性质研究[J]
.建筑科学,2012,28(S1):99-102.
被引量:10
3
王文兴.
中国酸雨成因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1994,14(5):323-329.
被引量:213
4
HJ/T165-2004.酸沉降监测技术规范[S].2004.
5
洪也,董德文,马雁军,周德平,刘宁微,张云海,王扬锋.
2004—2008年辽宁酸雨时空分布特征研究[J]
.气象与环境学报,2009,25(2):28-32.
被引量:32
6
石平,魏忠义,王恩德,杨朝强.
某尾矿废弃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与治理研究[J]
.金属矿山,2009,38(6):158-162.
被引量:8
7
朱春鹏,刘汉龙,沈扬.
酸碱污染土强度特性的室内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2011,33(7):1146-1152.
被引量:59
8
石敏.
辽宁省近10年酸雨污染特征变化趋势分析[J]
.农业与技术,2012,32(4):166-168.
被引量:7
9
张青新.
基于气流轨迹聚类的大气输送对丹东市酸雨形成影响[J]
.中国环境监测,2013,29(1):52-57.
被引量:19
10
马可婧,张明泉,蔡圃.
堆肥污泥重金属在黄土中的淋滤特征[J]
.环境工程学报,2013,7(4):1557-1562.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4
1
邰姗姗.
辽宁省酸雨污染变化分析——2006-2013年[J]
.农业与技术,2014,34(8):190-190.
被引量:1
2
祖彪.
十二五期间辽宁省酸雨污染变化趋势分析[J]
.农业与技术,2018,38(13):149-151.
被引量:3
3
陈红丹,郝喆,陈娜,滕达,王晓明.
降雨条件下植物修复分层尾矿土壤重金属迁移的模拟分析[J]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2022,13(4):126-134.
被引量:5
4
景爽,郝喆,滕达,王晓明,张倩.
降雨淋滤下废弃尾矿土重金属迁移及其与抗剪特性相关性研究[J]
.金属矿山,2023(8):283-29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向峰,胡勇,王健,邱飞.
云南省“十二五”期间酸雨污染状况及趋势分析[J]
.环境科学导刊,2019,38(5):42-48.
被引量:5
2
曹启坤,暴佳乐.
酸雨对水泥聚苯模壳抗压及线膨胀系数影响[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7(2):316-320.
被引量:1
3
谭启海,赵永红,黄璐,万臣,杨智,周丹.
硫酸铵对离子型稀土矿区土壤重金属的释放和形态转化影响[J]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2022,13(6):134-144.
被引量:5
4
吕海平,吴佳峻,刘巧辰,孙晓巍.
沈阳故宫绿釉琉璃瓦釉面变色病害机理研究[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5(3):217-223.
被引量:1
5
杨爱萍,王小燕,肖细元,王倩如,胡建华,郭朝晖,彭驰.
锌冶炼废渣重金属在地块土壤中的垂向迁移特征及归趋[J]
.环境科学,2023,44(11):6297-6308.
被引量:6
6
汪明星,廖传华,曾祥荣,刘胜敏,王银峰.
铁尾矿中重金属去除技术研究进展[J]
.矿冶,2024,33(1):86-95.
被引量:2
7
蒋鑫,林大松,胡钧铭,李婷婷,刘顺翱,吴昊,韦翔华,赵茹.
矿区Cd污染稻田生物炭生态原位钝化及Cd形态转化[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4,43(5):1010-1016.
被引量:1
8
张治国,朱海东,郑永红,胡友彪,马庆斌,吴月,孔自豪.
黄土区煤矸石排矸场重金属污染风险分析及评价[J]
.金属矿山,2024(9):267-274.
被引量:1
9
代家庚,赵胡笳,徐嘉,王扬锋,王鹏,马文博,苏晓蕾,徐蕾.
2021—2022年辽宁省降水pH值变化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2024,40(5):50-56.
10
张丙涛,曹学奎.
自然和人为因素对土壤重金属污染分布的影响研究[J]
.土壤科学,2023,11(2):95-99.
1
刘应明.
深圳市水环境污染的控制与管理[J]
.环境科学动态,2003(1):37-39.
被引量:2
2
关镜辉.
论pH均值的算法[J]
.中国环境监测,1991,7(4):57-58.
被引量:5
3
向敏,韩永翔,邓祖琴.
2007年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时空分布特征[J]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9,21(3):33-36.
被引量:21
4
王日东,苏静.
大连市酸雨的变化趋势及来源简析[J]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1,35(4):20-22.
被引量:3
5
吴衍秋,陈雷.
在天空中书写蓝色篇章[J]
.绿叶,2000(6):54-57.
6
张际标,刘加飞,张瑜斌,陈春亮,孙省利.
流沙湾重金属变化特征与潜在生态风险评价[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34(S2):352-356.
被引量:2
7
张军.
秸秆禁烧综合治理试点情况分析[J]
.科技经济导刊,2016(17).
8
林华.
pH均值计算述评及验证[J]
.环境科学导刊,2007,26(4):86-88.
被引量:1
9
田淑珍.
对目前化学污染的治理和预防的几点思考[J]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5):10-11.
被引量:1
10
杜鹏,杨蕾,黄羿.
基于碳汇视角的旅游交通碳足迹时空模型研究[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6,32(3):313-316.
被引量:4
农业与技术
201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