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2000年第3期55-60,共6页
Impact of Science on Society
二级参考文献11
-
1权衡.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的新变化和新趋势——“知识经济:21世纪的机遇与挑战”研讨会综述[J].社会科学,1999(1):76-78. 被引量:4
-
2何顺果.人类正面临从未有过的变化——论高科技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J].世界历史,1999(3):3-13. 被引量:7
-
3叶险明.科学地规范“知识经济”范畴[J].哲学研究,1999(2):3-13. 被引量:22
-
4杨富斌.从知识经济视角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兼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命题的方法论启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2(2):12-14. 被引量:2
-
5李建军.关于“知识经济时代”的哲学思考[J].哲学动态,1998(11):24-27. 被引量:21
-
6吴康宁.对教学内容的若干社会学分析[J].教育评论,1993(4):42-47. 被引量:12
-
7张力纲.美国信息高速公路与教育发展[J].教育研究,1995,16(3):58-62. 被引量:10
-
8张红芳,蒲忠华.知识经济与管理研讨会综述[J].经济学动态,1999(1):37-39. 被引量:4
-
9刘瑞,陈树农.知识经济能否成为一种社会经济形态?[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13(4):118-120. 被引量:5
-
10祝智庭.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哲学观透视[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17(2):11-20. 被引量:87
共引文献19
-
1杨欢耸.浅议网络环境下的学校教学与管理[J].黑河学刊,2004(1):95-96.
-
2周学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时代变革[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1):35-38.
-
3石艳.书院·学校·网络[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4(6):11-15.
-
4张金顺,卢辉炬.试论网络学习的主要特征[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5):67-69.
-
5王立新.制度化教育背景下成人教育的意义浅析[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0(9):23-25. 被引量:1
-
6曾陈萍.浅析网络文化与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8(2):39-40. 被引量:1
-
7胡秀锦.可能、现实与未来:基于网络时代的成人教育发展因素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19(1):72-74. 被引量:1
-
8顾健.试论网络阅读的特征及其对阅读教学的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02(3):24-26. 被引量:27
-
9周朝成.高等教育管理网络化——关于观念、制度与组织变革的思考[J].教育信息化,2002(4):9-11. 被引量:1
-
10郑金洲,林存华.世纪之初中国教育研究的新进展及发展趋向[J].教育研究,2002,23(7):89-94.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48
-
1魏爱棠.网络文化与素质教育[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5(4):38-41. 被引量:14
-
2武俊梅.网络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63-66. 被引量:3
-
3戚攻.网络文化对现实文化的影响[J].探求,2001(4):60-61. 被引量:6
-
4钟晓媚.网络文化的特征及影响[J].探求,2001(4):62-63. 被引量:8
-
5林港凡,许俊卿.网络文化的特征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1,15(2):59-62. 被引量:4
-
6陈行健,肖琳益.未来的网络学校[J].社会,1999,19(11):7-8. 被引量:2
-
7刘小敏.WTO与中国的网络文化发展[J].求索,2001(6):50-52. 被引量:6
-
8李英姿.从传统文化走向网络文化的思考[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1,24(5):52-55. 被引量:5
-
9孔昭君.网络文化管窥[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2):43-47. 被引量:21
-
10杨绍兰,李贤民.网络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影响与对策[J].学习论坛,2000,16(9):15-17. 被引量:23
二级引证文献20
-
1扬世杰.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2):21-23.
-
2彭毅力.网络文化:在生存论的视阈中——一种对网络文化本质的探讨[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17(6):16-20. 被引量:3
-
3董国兴,王文标.现代远程教育及交通人才培养[J].北京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2(3):36-40.
-
4赵美珍.开放教育的途径——谈《中文期刊资料》文摘数据库的创建设想[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8(4):35-36.
-
5秦州.略论网络文化的价值取向[J].新闻界,2006(6):36-37. 被引量:7
-
6肖湘君,阳素娥,黄月圆,朱四化,龙亮,叶巧群.网络环境下高校班主任管理方法探究[J].药学教育,2007,23(5):57-59. 被引量:4
-
7罗娇艳,杨帆,倪慧玲.科学完整的高校校园网络文化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4):45-46. 被引量:5
-
8陈建民.浅议校园网络的管理与维护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2(5):93-93.
-
9李录兵.浅议区域网的管理及维护[J].中国电子商务,2012(4):65-66.
-
10王舟.试论如何实现校园网络的管理与维护[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0):112-112.
-
1孟繁华,张静.网络文化与师生关系[J].山东教育科研,2001(12):12-14. 被引量:8
-
2闫合占.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出路探新[J].科技信息,2007(24):4-5. 被引量:3
-
3高莉.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思路探析[J].网络财富,2009(19):160-161. 被引量:4
-
4朱琪.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6(28).
-
5孙卓廷.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与对策[J].教书育人(高教版),2003(144):44-45. 被引量:2
-
6王宏舟.利用网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复旦教育,2001(4):55-59. 被引量:8
-
7张乃强,张余坤.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12):122-123. 被引量:7
-
8苏建华.网络文化与德育[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4):211-211.
-
9韩荣州.网络文化探析[J].科技开发动态,2002(2):10-12.
-
10杨梅.论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J].求实,2001(S1):189-190.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