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疆棉区棉蚜控制策略探讨
被引量: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阐述了应从新疆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特点出发 ,以生态治理为根本策略 。
作者
张润志
任立
张广学
机构地区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出处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2000年第4期183-185,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ontrol
关键词
新疆
棉蚜
生态治理
虫害控制
棉区
分类号
S435.622.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4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31
同被引文献
225
引证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164
参考文献
7
1
于毅,严毓骅.
苹果园植被多样化在果树害虫持续治理中的作用[J]
.昆虫学报,1998,41(S1):84-92.
被引量:29
2
梁宏斌,张润志,张广学,魏争鸣,文勇林,王国平.
麦双尾蚜种群动态及天敌的作用[J]
.植物保护学报,1997,24(3):193-198.
被引量:10
3
虞国跃,梁宏斌.
新疆麦田瓢虫种类记述(鞘翅目:瓢虫科)[J]
.Entomotaxonomia,1998,20(2):127-132.
被引量:7
4
张广学,刘德明,赵季秋,朱淑范,李本珍,杨秀芬.
东北早熟棉区组建自控棉田生态系的研究[J]
.植物保护学报,1990,17(1):1-4.
被引量:16
5
张润志,梁宏斌,田长彦,张广学.
利用棉田边缘苜蓿带控制棉蚜的生物学机理[J]
.科学通报,1999,44(20):2175-2178.
被引量:47
6
刘晏良.
棉花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
.新疆农业科技,1996,0(S1):34-36.
被引量:7
7
张润志,张广学.
相生植物在生物防治中的作用[J]
.中国生物防治,1998,14(4):176-180.
被引量:34
二级参考文献
44
1
赵白鸽,严毓骅,段建军.
从苹果园植被多样化看叶螨天敌群落自然控制的生态学效应[J]
.昆虫天敌,1993,15(1):22-27.
被引量:7
2
张广学,张润志.
麦双尾蚜的发生与防治[J]
.昆虫知识,1994,31(4):248-252.
被引量:4
3
陈巨莲,郭予元,倪汉祥,丁红建,曹雅忠,夏云龙.
麦无网长管蚜田间种群动态的研究[J]
.植物保护学报,1994,21(1):7-13.
被引量:7
4
严毓骅.试论拓宽生物防治范围,发展虫害可待续治理[J].昆虫学报,1998,41:1-4.
5
刘德明,辽宁农业科学,1984年,3期,40页
6
赵季秋,植物保护学报,1982年,9卷,2期,89页
7
汪世泽,昆虫知识,1989年,26卷,1期,10页
8
陈敦德,农作物病虫害统计方法及应用,1988年
9
丁岩钦,昆虫数学生态学,1984年
10
王登元,博士学位论文,1996年
共引文献
131
1
田长彦.
林带遮荫地种植苜蓿带的棉蚜生态防治[J]
.新疆环境保护,2004,26(z1):132-134.
被引量:2
2
王林霞,田长彦,马英杰,胡敏芳,洪梅.
棉田棉蚜种群动态及瓢虫对棉蚜种群数量的影响[J]
.干旱区研究,2004,21(4):421-424.
被引量:15
3
张养安.
果园害虫的无公害治理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2):256-259.
被引量:17
4
刘贵波,杨宗利.
多样化农田景观的生态功能研究[J]
.生态农业研究,1994,2(4):49-56.
被引量:5
5
万开元,陈防,余常兵,钟志祥.
杨树-农作物复合系统中的化感作用[J]
.生态科学,2005,24(1):57-60.
被引量:20
6
郭天凤,孙洪波,马野萍,李国萍,程卫东,赵永刚.
棉田周围植被对棉蚜及天敌的影响[J]
.新疆农垦科技,2005,28(4):21-22.
被引量:5
7
赵季秋,张广忠.
特早熟棉区棉蚜迁移规律与早期防治[J]
.辽宁农业科学,1995(6):3-5.
8
吕昭智,李进步,田卫东,田长彦.
生物多样性在害虫控制中的生态功能与机理[J]
.干旱区研究,2005,22(3):400-404.
被引量:29
9
周昭旭,陈明,刘长仲,罗进仓.
间作苜蓿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时间格局[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5,40(4):526-531.
被引量:8
10
李进步,吕昭智,袁伟超,刘天池,王登元.
新疆南部地区棉田捕食性天敌种群动态[J]
.植物保护,2005,31(5):50-53.
被引量:10
同被引文献
225
1
芦屹,王佩玲,刘冰,张金,周子扬.
新疆棉花主栽品种的抗蚜性及其机制研究[J]
.棉花学报,2009,21(1):57-63.
被引量:31
2
王林霞,田长彦,张慧.
温度和营养食物对十一星瓢虫越冬的影响[J]
.中国生物防治,2004,20(2):135-137.
被引量:5
3
陆宴辉,杨益众,印毅,余月书.
棉花抗蚜性及抗性遗传机制研究进展[J]
.昆虫知识,2004,41(4):291-294.
被引量:53
4
李彦发,宋庆平,陈红,李生秀.
棉铃虫的发生动态与对策[J]
.新疆农垦科技,1997,20(S1):118-122.
被引量:1
5
陶春林,幸庆午.
新疆棉蚜大量发生的原因及其防治[J]
.中国棉花,2004,31(8):37-37.
被引量:5
6
郭文超,马祁.
二十一世纪新疆植物保护的形势与对策[J]
.新疆农业科学,2004,41(5):257-262.
被引量:45
7
王林霞,田长彦,马英杰,胡敏芳,洪梅.
棉田棉蚜种群动态及瓢虫对棉蚜种群数量的影响[J]
.干旱区研究,2004,21(4):421-424.
被引量:15
8
李照会,郑方强,叶保华,齐登珠,李爱民.
异色瓢虫对白毛蚜捕食作用的研究[J]
.昆虫学报,1993,36(4):438-443.
被引量:16
9
吕昭智,田长彦,李莉,赵征勇,杜刚,康裕斌.
铲除田埂杂草带对棉蚜防治效果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4,22(4):203-205.
被引量:4
10
刘向东,翟保平,张孝羲,陆杨.
棉花型和瓜型棉蚜形态和生态适应力的分化[J]
.昆虫学报,2004,47(6):768-773.
被引量:24
引证文献
19
1
林荣华,于彩虹,张润志,梁宏斌,田长彦.
新疆南疆棉区食虫蝽类天敌的群落结构[J]
.中国生物防治,2004,20(2):103-106.
被引量:1
2
李进步,吕昭智,王登元,田长彦.
新疆棉区主要害虫的演替及其机理分析[J]
.生态学杂志,2005,24(3):261-264.
被引量:39
3
王林霞,田长彦,吕昭智.
南疆棉田十一星瓢虫对棉蚜的生态控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6,24(4):222-226.
被引量:6
4
冯宏祖,王兰,董红强,马长云.
十一星瓢虫种群动态及其对棉蚜的捕食功能[J]
.中国生物防治,2007,23(3):209-213.
被引量:15
5
冯宏祖,王兰.
十一星瓢虫对棉蚜的控制作用的评估[J]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375-378.
被引量:10
6
冯宏祖,王兰,罗燕.
非棉田生境对棉蚜及其天敌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3):308-312.
被引量:2
7
冯宏祖,王兰.
利用非棉田生境进行棉蚜生态调控初探[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9):3752-3753.
被引量:8
8
孙磊,谢慧琴,许慧敏,杨德松.
新疆玛纳斯河流域棉蚜抗药性测定[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7):299-302.
被引量:10
9
冯宏祖,姚永生,王兰.
茉莉酸甲酯和虫害诱导棉花对棉蚜及其天敌选择行为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2012,31(10):2555-2560.
被引量:11
10
雒珺瑜,崔金杰,王春义,张帅,吕丽敏,李春花.
棉田释放异色瓢虫对棉蚜自然种群的控制效果[J]
.中国棉花,2014,41(7):8-11.
被引量:17
二级引证文献
164
1
宋冰梅,姜岩,陈鑫,程宛楠,张宇,潘洪生.
不同种类农药对棉蚜的防治效果及对多异瓢虫的安全性评价[J]
.应用昆虫学报,2023,60(5):1535-1549.
2
郭佳茹,洪波,柴军发,王小龙,蒲占悦,王芳,贾彦霞.
蜡蚧轮枝菌可分散油悬浮剂对枸杞棉蚜的防效及温湿度对药效的影响[J]
.应用昆虫学报,2023,60(5):1526-1534.
3
芦屹,王佩玲,刘冰,张金,周子扬.
新疆棉花主栽品种的抗蚜性及其机制研究[J]
.棉花学报,2009,21(1):57-63.
被引量:31
4
舒治玖.
瓢虫捕食棉蚜的非自治方程模型及数值分析[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8(S1):5-9.
5
王林霞,田长彦,马英杰,张祥林.
十一星瓢虫的生物学特性[J]
.干旱区研究,2005,22(3):405-408.
被引量:5
6
吕昭智,王珮玲,张秋红,巩志中,丁红.
黄地老虎种群动态与积雪的关系[J]
.生态学杂志,2006,25(12):1532-1534.
被引量:7
7
吕昭智,李进步,王中华,刘国军.
棉花新害虫双斑长跗萤叶甲的初步研究[J]
.植物保护,2007,33(1):97-99.
被引量:17
8
冯宏祖,王兰,董红强.
十一星瓢虫在不同温度下的实验种群生命表[J]
.昆虫学报,2007,50(3):259-263.
被引量:9
9
冯宏祖,王兰,董红强.
十一星瓢虫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的研究[J]
.新疆农业科学,2007,44(2):173-175.
被引量:4
10
冯宏祖,王兰,董红强,马长云.
十一星瓢虫种群动态及其对棉蚜的捕食功能[J]
.中国生物防治,2007,23(3):209-213.
被引量:15
1
刘学平,李桂亭,李鹏,卢申,黄庆华.
作物虫害控制的研究进展[J]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13):174-177.
2
李安国,蒋冬荣,张武鸣,蒙勇华,廖江彦.
频振式杀虫灯对菜地梨园虫害控制效果调查[J]
.广西植保,2003,16(B12):34-36.
被引量:6
3
贺红武,刘钊杰,山本出.
与害虫控制相关的化学生态学[J]
.农药译丛,1997,19(2):1-4.
4
Roy Greenhalgh,常宗.
农业化学品:农药与虫害控制的其他战略[J]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1991,40(1):18-26.
5
忻介六.
自制农药治蚜虫[J]
.科学画报,1992,0(8):28-28.
6
李淑阁.
草履蚧综合防治技术[J]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09,6(7):62-63.
7
宋国宝,肖兴翠,王海风.
赤眼蜂防治杨树食叶害虫的问题与对策[J]
.湖南林业,2009(1):28-29.
被引量:1
8
高智勇.
蓖麻—小麦—平菇套种技术[J]
.中国种业,2004(9):47-47.
9
农业部提出今年棉铃虫防治目标——棉铃虫要治住,防治成本要降低,棉花产量要提高[J]
.河北农业,1994,0(3):5-5.
10
谢鸭息.
频振式杀虫灯对菜地虫害控制效果调查[J]
.广西园艺,2005,16(5):33-34.
被引量:2
中国生物防治
200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