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科研机构与企业结合模式探讨
被引量: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给出了科研机构与企业结合的机制 ,其核心是“凝滞期” ;以这种机制为基础和研究手段 ,我们总结和提出了各种结合模式。
作者
詹正茂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出处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18,共4页
Scientific Management Research
关键词
科研机构
企业
结合模式
凝滞期
分类号
F276.42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G311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73
引证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225
参考文献
3
1
丁福虎.
高校与企业人才双向交流初探[J]
.中外科技政策与管理,1996(10):40-43.
被引量:2
2
易志锋,吴岳峥,伍岳峰.
促进广州市大中型企业技术进步对策[J]
.科技管理研究,1994,14(2):39-46.
被引量:4
3
陈晓剑,王淮学.
企业集团与科研机构的融合机制[J]
.运筹与管理,1994,3(2):44-51.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5
1
刘铁兵.
技术中介是科技成果进入市场的桥梁[J]
.科学管理研究,1994,12(1):39-41.
被引量:6
2
易志锋,吴岳峥,伍岳峰.
促进广州市大中型企业技术进步对策[J]
.科技管理研究,1994,14(2):39-46.
被引量:4
3
陈晓剑,李浩,杨新亮.
科研机构进入企业集团的模式及机制的研究[J]
.科学学研究,1994,12(2):60-65.
被引量:1
4
刘进先.
企业技术化 技术企业化─—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根本途径[J]
.中国科技论坛,1994(5):32-33.
被引量:3
5
刘国新.科技经济一体化的有效途径──产学研一体化[J]科技进步与对策,1994(03).
共引文献
4
1
常雷庆.
国有企业技术改造的难点和对策研究述评[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5,9(6):21-26.
被引量:1
2
马扬,尹登泽,王淮学.
科研机构与企业结合模式之探讨[J]
.科技成果纵横,1999,14(5):6-8.
3
阳荣威.
智力对流: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的有效途径[J]
.软科学,2000,14(1):8-10.
被引量:1
4
陈晓剑,王淮学.
企业集团与科研机构的融合机制[J]
.运筹与管理,1994,3(2):44-51.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73
1
张锁柱.
日本产、学、研合作的主要途径[J]
.日本问题研究,1999,13(4):17-22.
被引量:20
2
马德秀.
产学研联盟:实现高校超常规发展的有效途径[J]
.教育发展研究,2004,24(9):15-17.
被引量:14
3
王革,张景书,杨胜良.
对产学研紧密结合办学特色的认识与实践[J]
.中国高教研究,2005(1):13-16.
被引量:32
4
巨建国.
积极探索应用型科研院所走向市场之路[J]
.求是,2001(7):12-15.
被引量:3
5
徐浩贻.
产学研合作的本质特征及影响因素[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5(12S):43-44.
被引量:8
6
王雪原,王宏起,刘丽萍.
产学研联盟模式及选择策略研究[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5(11):64-67.
被引量:42
7
马宁,王立.
企业主导型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分析[J]
.科学学研究,2005,23(B12):244-248.
被引量:56
8
顾伟忠,刘兰.
我国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其政策研究[J]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6,21(1):74-78.
被引量:103
9
徐雨森,吴德军.
内向型企业研发联盟发展中的政府推动作用分析[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27(5):20-23.
被引量:13
10
王宏起,王雪原,王珊珊.
产学研联盟:黑龙江省自主创新的重要模式[J]
.中国科技论坛,2006(4):16-18.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
17
1
尹宁,肖敬东,肖晨帆.
镇江市产学研合作工作的调查与思考[J]
.镇江高专学报,2007,20(2):73-76.
2
徐炎章,陈子侠.
基于B/S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信息系统分析设计[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21(7):90-93.
被引量:3
3
吴艳霞,邓行智.
陕西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
.情报杂志,2006,25(2):103-106.
被引量:7
4
黄锦英,袁胜军.
产学联盟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
.高科技与产业化,2006,12(4):25-27.
被引量:3
5
袁胜军,黄立平,刘仲英.
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科学管理研究,2006,24(6):49-52.
被引量:36
6
韩坚,尹国俊.
产学研实践活动的国际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学术交流,2007(3):70-72.
被引量:12
7
米金科,王贺朝,王信用.
煤炭产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互动浅探[J]
.煤炭工程,2007,39(12):96-99.
8
范旭,谷飞.
科研机构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2010,30(13):9-14.
被引量:5
9
闫杰,缪小明,张丰,闫斌.
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研究前沿演进趋势知识图谱[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22):151-156.
被引量:11
10
王勇,俞菊生.
农业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的模式、现状与对策(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为例)[J]
.上海农业学报,2001,17(4):6-9.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25
1
李德宏,付祥云.
基于CiteSpace的中国产学研研究计量分析及其热点展望[J]
.演化与创新经济学评论,2019(1):86-98.
被引量:1
2
曹珊珊.
国企企业年金制度建设问题及对策探讨[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23):91-92.
3
乔秀琴.
加强高校产学研合作,促进地区经济发展[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S1):61-64.
被引量:4
4
郭斌,谢志宇,吴惠芳.
产学合作绩效的影响因素及其实证分析[J]
.科学学研究,2003,21(z1):140-147.
被引量:32
5
陈国华,江惠民.
欠发达地区高校产学研结合研究[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5):7-7.
被引量:3
6
曾征,杨红娟.
浅谈科技型中小企业如何挤上“微笑曲线”的顶端[J]
.商场现代化,2011(12):61-62.
7
余洋,程振民.
产学研结合共同体的特征及其构成研究[J]
.科协论坛(下半月),2009(7):170-170.
8
吴晓波,韦影,杜健.
社会资本在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中的作用探析[J]
.科学学研究,2004,22(6):630-633.
被引量:42
9
张清辉.
合作创新风险研究综述[J]
.工业技术经济,2005,24(1):57-59.
被引量:18
10
王成军,王沛民.
是“产学研”还是“官产学”[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53(1):28-33.
被引量:19
1
马扬,尹登泽,王淮学.
科研机构与企业结合模式之探讨[J]
.科技成果纵横,1999,14(5):6-8.
2
王步宁,孙利,王希佳.
推动科研机构与企业结合的研究[J]
.科学.经济.社会,1996,14(4):3-6.
3
李华.
图书信息与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结合模式探讨[J]
.图书馆论坛,1993,13(2):63-65.
被引量:2
4
陈创业.
社区:采编与发行结合模式的新阵地[J]
.中国记者,2008(12):84-85.
被引量:2
5
曾凡斌.
办好网络电台,让传统广播出现全新模式[J]
.岭南新闻探索,2006(4):24-25.
6
杨玉华.
新华全媒头条:1+N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记者,2017(4):74-76.
7
黄祖梅.
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对策研究——以郑州市为例[J]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5,14(1):125-128.
8
张琪玉.
寻找更佳结合模式是情报检索语言创新的主流[J]
.图书馆杂志,2005,24(2):16-18.
被引量:12
9
黄崑.
网络搜索引擎与智能代理的对比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2001,45(10):53-57.
被引量:18
10
王成祥.
技术开发型科研机构与企业结合的三条渠道[J]
.东北科技,1991(1):31-32.
科学管理研究
200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