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衰)是指心气不足、虚衰而竭,或心气本衰复为外邪所困而引起的血行不畅、机体血虚或血瘀的病理状态.该疾病多由于心脏疾患的长期迁延、其他脏腑功能的失调或感受外邪等引起,进而导致的以心气不足、心阳不振、心阴亏虚或夹痰夹瘀等为主要病机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可归属于中医学“心悸”、“喘证”、“水肿”、“痰饮”等范畴.中医学认为慢性心衰因心气、心阳亏虚、血脉瘀滞,最终导致痰浊、水饮.血瘀的产生乃脏腑气血运行障碍所致,随着中医药对慢性心衰研究的不断深入,众多学者逐渐认识到血瘀之邪贯穿慢性心衰发生发展的始终,在心气、心阳亏虚时就已出现血瘀之证.
出处
《中国中医急症》
2014年第6期1090-1091,共2页
Journal of Emergenc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