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借助多元表征 丰富数学概念的认识
被引量:
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概念教学有了新的变化,从单一表征到多元表征,从突出强调概念本质,到与寻求意义并重。不同的表征形式是为了对概念或者问题进行不同的解释,即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视角阐述其本质。为此,应该关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多元表征学习问题。
作者
刘贤虎
机构地区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小学
出处
《课程教学研究》
2014年第7期47-50,共4页
Journal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关键词
多元表征
数学概念
教学
分类号
O1-4 [理学—基础数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64
同被引文献
49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1
1
郑毓信.
多元表征理论与概念教学[J]
.小学数学教育,2011(10):3-7.
被引量:66
共引文献
64
1
曹新.
“分数的初步认识”中的多元表征学习问题[J]
.教育学术月刊,2013(12):70-75.
被引量:9
2
裴云姣,朱志明.
立足教材抓本质 超越教材抓突破——使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关注点例谈[J]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2(5):156-157.
3
郑毓信.
《数学课程标准(2011)》的“另类解读”[J]
.数学教育学报,2013,22(1):1-7.
被引量:57
4
郑毓信.
《数学课程标准(2011)》的“另类解读”(下)[J]
.小学教学(数学版),2013(4):4-8.
被引量:8
5
郑毓信.
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目标与重要内容(下)[J]
.小学教学(数学版),2013(12):4-7.
被引量:5
6
胡云学,胡玮,彭乃霞.
基于多元表征的平方差公式教学研究[J]
.数学通报,2014,53(3):33-35.
被引量:5
7
周洁.
多元表征理论对题组设计的优化[J]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5(8):48-51.
8
陈玉纯.
聚焦内容效度:函数综合题的命题追求——以两道中考模考题为例[J]
.中学数学(初中版),2016(5):46-47.
9
曹青.
基于多元表征,践行变式教学——以“一次函数复习课”为例[J]
.中学数学(初中版),2016,0(5):51-52.
10
郑欲晓,朱志明.
寻根源找对策,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运算定律教学为例[J]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16,0(6):30-31.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49
1
郑毓信.
多元表征理论与概念教学[J]
.小学数学教育,2011(10):3-7.
被引量:66
2
葛素儿.
通过图像表征促进小学数学理解教学[J]
.课程教学研究,2012(12):24-28.
被引量:12
3
曹新.
“分数的初步认识”中的多元表征学习问题[J]
.教育学术月刊,2013(12):70-75.
被引量:9
4
唐剑岚.
国外关于数学学习中多元外在表征的研究述评[J]
.数学教育学报,2008,17(1):30-34.
被引量:50
5
孟庆男.
基于体验学习的课堂文化建设[J]
.课程.教材.教法,2008,28(6):19-23.
被引量:20
6
刘加霞.
作为“模型”的乘法——对数学概念多元表征的思考[J]
.小学教学(数学版),2008(10):46-48.
被引量:10
7
唐剑岚.
概念多元表征的教学设计对概念学习的影响[J]
.数学教育学报,2010,19(2):28-33.
被引量:29
8
王林.
小学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践与思考[J]
.课程.教材.教法,2010,30(9):53-58.
被引量:89
9
朱熠,霍涌泉.
基于学习共同体的课堂文化重建[J]
.中国教育学刊,2011(5):46-49.
被引量:24
10
李静,刘志扬,宋乃庆.
基于多元表征发展代数思维的教学模式研究[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6(3):268-271.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6
1
贲平萍.
多元表征以培养数学思维的通透性[J]
.新课程导学(上旬刊),2018,0(9):82-82.
2
屈佳芬.
U型学习:数学深度学习的一种样态[J]
.江苏教育,2019,0(33):39-43.
被引量:2
3
姚建法.
数学多元表征研究综述[J]
.江苏教育研究,2020(13):53-59.
被引量:7
4
陶瑞,李宁.
运用多元表征 提升数学思维[J]
.小学数学教师,2023(6):71-73.
5
刘贤虎.
“深趣数学”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J]
.课程教学研究,2023(8):30-41.
被引量:1
6
陆娴静.
真实情境促联结 多元表征探本质——以“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教学为例[J]
.数学之友,2024,38(24):59-61.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王莹.
“U型学习”理念下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的实践研究——以《认识面积》教学为例[J]
.试题与研究,2021(13):111-112.
2
刘慧娟,祖家瑞,梁波.
浅谈基于“U型模式”的物理教学样例--以人教版八年级教材为例[J]
.物理教学探讨,2020,38(8):29-33.
3
程红霞.
以多元表征学习深化学生的数学理解[J]
.小学数学教师,2021(10):12-16.
被引量:4
4
杨兴,唐雪敏,钱淑渠.
基于多元表征理论的高中函数概念教学设计[J]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022(2):37-40.
5
詹玉坤,王艳.
基于多元表征理论 促进学生数学理解--以“倍的认识”为例[J]
.小学数学教师,2022(12):51-55.
6
汤盈盈,邓婷婷,汪保华.
例析多元表征于高中生物学教学之益[J]
.中学生物教学,2023(6):10-12.
被引量:1
7
魏路.
基于信息加工理论的立体几何教学设计与思考——以“空间直线、平面的平行”为例[J]
.数学通讯,2023(12):15-18.
8
袁锋萍.
凸显概念本质 促进有效建构——“倍的认识”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24(4):50-53.
9
刘贤虎,杨国雄.
以“教—学—评”一致性落实数感培养——以“10000以内数的认识”一课教学为例[J]
.新教师,2024(3):41-44.
10
李伟.
多元表征视域下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策略探究[J]
.福建中学数学,2024(3):1-3.
1
苏巧真.
“三策略”促进小学生数学符号意识的形成[J]
.数学教学通讯(初等教育),2015(5):46-47.
2
毛良忠.
探究多元表征途径合理解决问题[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2(1):43-45.
被引量:3
3
毛良忠.
“形式化原则”指导下数学解题的几种视角[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4(1):51-54.
4
肖桃华.
多元表征下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再思考[J]
.江西服装学院学报,2014(1):65-68.
5
徐芳.
论小学数学概念教学[J]
.新课程学习(中),2014(1):67-67.
6
王伦.
基于数学分析中的反例及其应用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0(8):40-40.
7
张文宇,范文贵.
小学生对空间观念的理解与培养策略[J]
.数学教育学报,2012,21(6):91-93.
被引量:12
8
阮林萍,王玲丽.
多元表征理论指导下的《搭配问题》教学[J]
.中小学教材教学,2016,0(7):50-53.
9
张晓希.
物理问题多元表征能力的提高策略[J]
.中学理科园地,2016,12(1):3-4.
被引量:1
10
陆学政.
“多元表征理论”指导下的“数列概念”教学[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2(4):10-13.
被引量:4
课程教学研究
2014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