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52-54,共3页
Soft Science
参考文献4
-
1姜太平.论企业绿色制度创新模式[J].中国软科学,1999(4):45-46. 被引量:10
-
2莱斯特.R.布朗.拯救地球-如何塑一个环境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全球经济[M].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
3保罗A.郝比格.跨文化市场营销[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
4朝德培.中国环境法概要[M].法律出版社,1998..
共引文献9
-
1董岚,唐强.基于互塑共生的生态工业环境的构建[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7(3):72-74. 被引量:1
-
2张青山,宋罡,乔芳丽.企业生产绿色性预警系统的构建[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8,28(9):39-45. 被引量:4
-
3甄志勇,毕克新.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中地方政府行为研究综述[J].科技与管理,2011,13(3):31-35. 被引量:3
-
4刘帮成,姜太平.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J].决策借鉴,2000,13(4):2-5. 被引量:23
-
5李桂花.绿色管理:21世纪企业的社会责任[J].内蒙古统计,2000(5):6-7. 被引量:3
-
6陈奇榕,林梅,林娇健.实施“绿色食品”工程战略构想[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0,6(3):26-29. 被引量:1
-
7刘 岩,顾培亮.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J].中国软科学,2000(9):93-95. 被引量:14
-
8郭守前.产业生态化创新的理论与实践[J].生态经济,2002,18(4):34-37. 被引量:68
-
9刘培,陈浩.绿色创新型制度的发展与变迁过程[J].生态经济,2021,37(6):27-31.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165
-
1刘力钢.企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21世纪企业发展的主题[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7(4):1-4. 被引量:14
-
2孙继伟.企业可持续发展初探[J].学习与探索,1998(2):12-15. 被引量:9
-
3朱光曦,马占新.基于DEA的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8,16(S1):358-361. 被引量:16
-
4周燮藩.伊斯兰教与经济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0(2):65-71. 被引量:1
-
5赵华,梁鑫.论财务杠杆负面效应及其对策[J].交通财会,1999(3):42-43. 被引量:1
-
6肖海林,王方华.企业增长、企业发展与企业可持续发展[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4):46-50. 被引量:22
-
7Thomas L.SAATY.FUNDAMENTALS OF THE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 DEPENDENCE AND FEEDBACK IN DECISION-MAKING WITH A SINGLE NETWORK[J].Systems Science and Systems Engineering,2004,13(2):129-157. 被引量:96
-
8罗映光.试论宗教心理调节功能的现代社会价值[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4(5):53-55. 被引量:9
-
9范明,汤学俊.企业可持续成长的自组织研究——一个一般框架及其对中国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应用分析[J].管理世界,2004,20(10):107-113. 被引量:62
-
10姬晓辉,申勇强.浅议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J].理论月刊,2005(1):158-160. 被引量:2
引证文献28
-
1万礼慧,贺秋菊.如何提升国有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力的对策分析[J].中国商界,2008(10):107-108. 被引量:2
-
2刘晓波.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6,19(3):59-62. 被引量:2
-
3刘晓波,张俊容.基于ANP的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6,26(3):222-225. 被引量:6
-
4肖华茂.我国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6,23(4):27-29.
-
5施弘.企业重组绩效实证研究[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5(4):9-11. 被引量:2
-
6田家华,邢相勤,曾伟,吕锋.基于GEM模型的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障碍因素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08(3):68-71. 被引量:15
-
7陈明政,方思敏.我国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分析[J].理论月刊,2008(4):170-172. 被引量:9
-
8刘晓波.AHP与ANP应用于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之比较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1):61-64. 被引量:3
-
9何元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三层次六维度分析框架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9(6):83-89. 被引量:5
-
10丁龙.我国资源企业发展障碍分析[J].中国矿业,2009,18(10):14-1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124
-
1陈安己,熊雨芹,叶睿昕,何佩莹,李海欣.基于因子分析的A股市场旅游地产项目开发研究[J].质量与市场,2020(22):83-85.
-
2吴萌.环境保护税与经济增长——“从绿掘金”还是“以绿换金”[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9(11):99-100.
-
3王振皖,叶常林.基于公司可持续增长的财务管理[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7):65-67.
-
4李宇凯,翁明静,杨昌明,陈懿.我国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S1):451-454. 被引量:12
-
5曹玉珊.企业增长速度的评价与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经济管理,2005,31(24):58-62. 被引量:5
-
6于砚.试论社会责任成本问题[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24):98-99.
-
7曹玉珊,张天西.企业可持续增长的财务战略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经济管理,2006,32(8):73-79. 被引量:17
-
8宋荆,顾平,席娜利.企业可持续发展“三重盈余”绩效评价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6,20(9):21-24. 被引量:8
-
9刘笑诵.论管理制度对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制衡[J].内江科技,2006,27(9):103-103.
-
10赵君,余国新,孟波,高峰.农业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因子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06,19(12):37-39.
-
1沙宝红.浅议提升物资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J].上海物资经济,2002(4):18-18.
-
2许贵萍.谈现代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J].财会研究,2004(6):54-56. 被引量:25
-
3广东: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进程加快全省行业改革依然滞后[J].广东建设信息,2003(5):25-25.
-
4杨丽娟.简论企业经营管理创新[J].北方论丛,1999(2):11-12.
-
5刘中会.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企业制度[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0(4):18-19.
-
6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J].城市风(建设管理专刊),2003(2):26-27.
-
7夏远.论制度因素对公司运营效率的影响及对策[J].商业文化,2011,0(4X):50-50.
-
8李雅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理论与实践的思考[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78-79.
-
9国家工商总局发布广告监测公告[J].安徽工商,2001(08B):70-70.
-
10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应在八方面创新[J].经济视角,1995,14(4):40-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