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资源的产业化运作——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7
Industrialized operation of urban cultural resources
出处
《城市问题》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6-28,58,共4页
Urban Problems
同被引文献66
-
1吕德雄.管理现代化、城市管理优化的目标选择[J].南京社会科学,1999(1):25-30. 被引量:9
-
2章仁彪.“后建设”:上海城市发展与管理的战略思考[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9(3):73-78. 被引量:4
-
3蒋亮,宁登,张安.现代城市管理集成化模式初探[J].科学管理研究,1998,16(4):22-25. 被引量:2
-
4张学荣,亓名杰.论城市形象建设[J].城市问题,1996(2):6-8. 被引量:31
-
5梁明珠,陈小洁,廖慧娟.论城市文化与旅游城市品牌构建[J].商讯(商业经济文荟),2005(1):63-65. 被引量:15
-
6冷熙亮.国外城市管理体制的发展趋势及其启示[J].城市问题,2001(1):48-50. 被引量:15
-
7铁永波,唐川.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构[J].城市问题,2005(6):76-79. 被引量:95
-
8何建洋.挖掘城市文化资源 打造城市品牌形象[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3(1):1-5. 被引量:2
-
9张燚,张锐.城市品牌论[J].管理学报,2006,3(4):468-476. 被引量:114
-
10周尚意,姜苗苗,吴莉萍.北京城区文化产业空间分布特征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27-133. 被引量:41
引证文献7
-
1杨洪吕.文旅融合视角下非遗文旅转化与城市文化品牌构建:产品、场景与事件[J].艺术管理(中英文),2023(1):109-114. 被引量:7
-
2郭宏斌,郑六一.论城市文化资源资本化转变的路径选择——以安徽黄山市为例[J].黄山学院学报,2010,12(1):96-99. 被引量:2
-
3张敬燕.郑州市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研究[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1(4):94-97.
-
4郭梅,吕拉昌,黄茹,陈博群.北京文化资源的评价及开发利用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4,29(4):109-115. 被引量:12
-
5高波,葛扬,黄贤金.城市新区开发的对策与政策建议[J].南京社会科学,2002(11):13-18. 被引量:10
-
6王艳婷,汪鹏宇.基于根植性理论研究下的天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22(5):30-32.
-
7董宏杰,董文杰,曹迎春,张艺凡.基于SCS-CN模型的暴雨情景下河南省历史遗存淹没风险评价[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23,19(6):738-74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33
-
1史红.文化生态与北京舞蹈的审美表现[J].中国美学,2021(2):323-340. 被引量:1
-
2李勋来,李国平.城市边缘旅游新区的开发模式——以西安曲江新区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21(5):465-467. 被引量:6
-
3邵明哲,沈正平.我国新城建设的动因、问题及对策探究[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4(3):47-51. 被引量:9
-
4沈正平,邵明哲,曹勇.我国新旧城区联动发展中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J].人文地理,2009,24(3):17-21. 被引量:12
-
5刘翠红,朱上林.合肥市滨湖新区的规划与开发建设[J].安徽建筑,2010,17(2):44-46. 被引量:4
-
6方创琳,马海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的新区建设与土地集约利用[J].中国土地科学,2013,27(7):4-9. 被引量:104
-
7杨华.基于产业化开发视角的文化资源评价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5(4):53-56. 被引量:5
-
8付华.基于中原古都文化资源的中原经济区建设格局[J].许昌学院学报,2016,35(4):130-133.
-
9任超.首都文化研究的基本视角、概念、内涵与功能——基于相关文献的综述[J].前沿,2016(12):93-99. 被引量:1
-
10郭帅新.城市新旧城区的产业协同机制及其实现路径——以成都市“双核共兴”的实践为例[J].发展研究,2018,0(8):95-104. 被引量:1
-
1秦光荣.城市建设与文化意识[J].求是,1999(3):46-48. 被引量:6
-
2潘雄.我国企业应努跨越四大台阶[J].功能材料信息,2004,1(1):49-49.
-
3金永祥,马延博.政府公用事业产业化运作五大误区[J].中国投资(中英文),2004(4):96-97.
-
4经营城市解决方案[J].领导决策信息,2003,0(11):29-63.
-
5张英杰,吕冬晓,金永祥.产业化运作 “经营”新城市[J].中州建设,2003(8):14-14.
-
6以人为本,以环境为中心──“经营城市”尝试走出新路[J].瞭望,1999(28):25-26. 被引量:1
-
7万辉.人才市场:编织人才资源的春天[J].国际人才交流,2004(3):5-8.
-
8王克修.基于长株潭“两型社会”实验区的文化产业发展研究[J].经济界,2012(6):65-74.
-
9刘泽阳,陈则谦,赵俊玲.城市文化资源与城市品牌建设[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0(18):18-20. 被引量:4
-
10周冬江,汪礼刚.钢结构住宅产业化运作体系研究[J].当代经济,2013,30(9):52-54.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