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与长江三角洲五城市第三产业发展比较分析
被引量:2
出处
《杭州科技》
2001年第1期36-38,共3页
Hangzhou Science&Technology
同被引文献10
-
1傅宏波.杭州与其他城市比较[J].观察与思考,2007(9):30-33. 被引量:2
-
2. .江苏统计年鉴[Z]中国统计出版社.
-
3. .上海统计年鉴[Z]中国统计出版社.
-
4. .浙江统计年鉴[Z]中国统计出版社.
-
5王欣欣.加强长江经济带金融合作的建议[J].上海综合经济,1997(11):5-7. 被引量:1
-
6盛松成,顾铭德,马强,潘鹤泉,鱼建光.创建长江金融合作带的研究报告[J].金融研究,1997(12):8-13. 被引量:4
-
7唐诗咏.中国杭州:一座惊艳G20峰会的城市[J].商业文化,2016,0(28):80-83. 被引量:1
-
8崔俊富,陈金伟,邹一南.中国几个城市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6(5):51-57. 被引量:4
-
9查志强.以数字经济引领杭州经济高质量发展[J].杭州,2018(39):18-20. 被引量:1
-
10倪清燃.产业结构变迁、全要素生产率与宁波经济高质量发展实证研究——基于宁波、杭州和苏州的对比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9,0(7):68-75.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9
-
1文科.浅议“泛珠三角”内的金融合作[J].价值工程,2005,24(6):121-124.
-
2毛泽盛,吴洁.长江三角洲金融合作:基于SWOT的剖析[J].改革,2005(12):48-52. 被引量:1
-
3张玉明,张会丽,燕鹏.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中的区域金融一体化研究[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4):33-37. 被引量:2
-
4潘勤华,薛云.长江三角洲金融合作实践探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6):191-194. 被引量:1
-
5陆岷峰,高文芳.江苏参与长三角金融合作的对策分析[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5):8-13. 被引量:1
-
6卞志村,傅进,毛泽盛.长江三角洲地区金融合作的SWOT分析与政策建议[J].金融纵横,2005(11):7-10. 被引量:1
-
7李爱喜,李甜甜,陈彦青,杜鸯鸯.长三角地区农村金融机构区域合作途径研究[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0,4(4):68-71.
-
8季菲菲,陈雯.金融中心空间体系研究进展及其对长三角一体化的启示[J].经济地理,2013,33(2):82-89. 被引量:16
-
9李泉,石国海.“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区域金融联系的空间分异与合作研究——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沿线七省(区)为例[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7,28(2):20-33.
-
1韩景华.北京市服务业发展及就业增长的实证分析[J].集团经济研究,2007(11Z):212-214.
-
2贾博文.电子商务支付安全的问题与策略研究[J].中国电子商情(科技创新),2014,0(14):45-45.
-
3吴建国.香港经济的回顾与前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18(5):5-11. 被引量:1
-
4王美露.烟台市服务业劳动力吸纳能力分析[J].山东统计,2012(3):41-43.
-
5李武.从GDP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J].中国国情国力,2007(3):33-36. 被引量:5
-
6殷存毅.台湾经济转型升级对浙江的启示[J].经贸实践,2009(9):12-12.
-
7李小北,余洪燕,武火峰.中韩经济发展阶段及相应贸易战略的比较研究[J].南方经济,2008,37(5):68-73. 被引量:1
-
8许江萍.高技术:经济竞争力提高的核心[J].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6(1):1-1.
-
9武魏巍.资产证券化与我国交通企业融资创新[J].交通企业管理,2008,23(12):14-15.
-
10张强.李斯特的国际贸易理论及其现实思考[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5(3):18-19.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