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在高等工程教育中实施与发展创新综合实验的人才培养模式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创新综合实验的实施与探索有利于理工科高校学生工程素质的提高,是实施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模式之一。
作者
方沛伦
彭守敏
机构地区
江南学院
出处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1年第2期106-110,共5页
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关键词
创新综合实验
实验教学
工程教育
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
分类号
T-4 [一般工业技术]
G642.42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21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60
参考文献
3
1
闵珉,赵天婵.
地方高等院校机械工程类专业培养计划之我见[J]
.中国大学教学,1999(5):20-21.
被引量:1
2
时铭显.
加快院校工程教育改革培养现代工程技术人才[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8,46(4):14-18.
被引量:9
3
彭守敏,许鹤群.
工程环境中的实验教学——工程素质教学的关键[J]
.江南学院学报,1998,13(2):100-102.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8
1
叶望,裘松良,谢建精.
高等工程教育与工程训练的改革探索[J]
.重庆工学院学报,2002,16(1):102-105.
被引量:5
2
郑堤,胡亚娥,宋臻,董新龙,潘晓彬,李国平.
机械专业大学生短期工作型实习模式探索[J]
.高等理科教育,2004(5):127-131.
被引量:4
3
张锦绣.
关于工程技术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探讨[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5(03S):82-83.
被引量:1
4
张彤,莫建文,欧阳宁.
高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探索[J]
.中国西部科技,2006,5(4):85-86.
被引量:1
5
雍浩,支希哲.
德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对我国的启示[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9(3):90-92.
被引量:4
6
施爱平.
适应知识经济 加快动力工程教育改革[J]
.排灌机械,2001,19(3):39-41.
被引量:1
7
刘霞.
高校工科专业提高工程能力方法的探索[J]
.中国电力教育,2008,0(A10):139-140.
被引量:7
8
花国然,罗新华,居志兰.
基于先进制造技术的课程群建设[J]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4,18(1):70-73.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21
1
付胜,刘顺周.
工程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工程训练的基本方向[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1):85-88.
被引量:26
2
陶勇芳,商存慧.
CDIO大纲对高等工科教育创新的启示[J]
.中国高教研究,2006(11):81-83.
被引量:464
3
陈立贵,袁新强,李雷权,王忠,付蕾,张营堂.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
.科技创新导报,2008,5(9):234-234.
被引量:18
4
何明,雷文.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综合实验的几点思考[J]
.化工时刊,2008,22(8):73-75.
被引量:8
5
雷环,汤威颐,Edward F.Crawley.
培养创新型、多层次、专业化的工程科技人才--CDIO工程教育改革的人才理念和培养模式[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57(5):29-35.
被引量:125
6
朱高峰.
论我国工程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8,46(4):1-6.
被引量:41
7
沃尔夫,张维.
工程教育改革的紧迫性[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20(1):91-95.
被引量:8
8
魏宗武,林美群.
论浮选试验课程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2):165-167.
被引量:1
9
张汉泉,祝启坤,张泽强,罗惠华.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双循环”实践实训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
.中国地质教育,2011,20(2):39-43.
被引量:10
10
刘会娥,丁传芹,刘欣梅.
结合卓越工程师培养,提高化学反应工程课程的教学实效[J]
.化工高等教育,2012,29(1):80-83.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6
1
付胜,刘顺周.
工程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工程训练的基本方向[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1):85-88.
被引量:26
2
宁铎,韩讲周,侯艳艳,王蒙军,狄亮.
加强工程训练是提高大学生素质的有效措施[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6):5-7.
被引量:19
3
董宏伟,孙淑艳.
实验室开展开放实验教学体会[J]
.中国电力教育,2006(S4):428-429.
被引量:3
4
罗建新,张春燕,李艳花,蒋美丽.
面向工程应用的高分子材料创新综合实验教学探索[J]
.科技创新导报,2013,10(25):83-84.
被引量:3
5
吴宝华,张辉.
工程教育理念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
.科技与管理,2014,16(5):116-120.
被引量:6
6
徐宏祥,马力强,黄根.
创新工程实践教育在浮选教学中的应用[J]
.教育教学论坛,2016(46):114-115.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60
1
陈国金.
工程训练中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4):60-63.
被引量:13
2
丁文英,陈廷,李玲玲,白宇,曹天昊,胡拔雄,孔令森.
工业工程课程实验改进[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5):115-117.
被引量:3
3
宁铎,韩讲周,侯艳艳,王蒙军,狄亮.
加强工程训练是提高大学生素质的有效措施[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6):5-7.
被引量:19
4
刘胜贵,付明,张俭.
生物工程大实验教学模式探索[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2):126-128.
被引量:26
5
彭永臻,崔有为,王淑莹.
环境工程专业研究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3):14-18.
被引量:37
6
闫勇刚 ,梁智勇 ,邓小玲.
金工教学实验系统的研制与应用[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5):45-48.
被引量:2
7
杨毅,曾庆生,李恒,麻胜荣.
论金工实习的改革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
.装备制造技术,2007(7):146-148.
被引量:9
8
龚建龙.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9):111-113.
被引量:16
9
张承谱,陈金水,叶茗.
机械工程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10):22-24.
被引量:18
10
曾庆生,杨毅,李恒,麻胜荣.
在金工实习中进行创新教育的初探[J]
.机械管理开发,2008,23(1):185-186.
被引量:20
1
周琪.
浅谈机械设计基础创新综合实验的实践[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3(B12):157-158.
被引量:1
2
罗建新,张春燕,李艳花,蒋美丽.
面向工程应用的高分子材料创新综合实验教学探索[J]
.科技创新导报,2013,10(25):83-84.
被引量:3
3
刘建党,杨淑慎,秦宝福,邵景侠.
农林院校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工程素质的培养——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778-779.
被引量:6
4
熊红霞.
土建类专业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研究[J]
.高等建筑教育,2007,16(5):52-55.
被引量:3
5
尤占平,郝长生,焦永刚,马长捷.
培养建环学生工程素质的方法研究与实践[J]
.科教文汇,2014(19):63-64.
6
周飞红.
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
.科教导刊,2014(8S):137-138.
被引量:1
7
程俊霞,张丽,张雪松,方志刚.
基于“卓越计划”培养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工程素质的浅析[J]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27):96-97.
被引量:1
8
赵振东.
车辆工程专业学生工程素质的一种评估方法[J]
.教育教学论坛,2015(48):171-173.
9
王海良,沈洪旭,任权昌,杨新磊,董鹏,赵瑞斌.
工科院校科研经费提升途径及对学生工程素质影响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中),2012(11):143-144.
被引量:1
10
何刚.
加强材料类专业学生工程素质培养的思考[J]
.机械管理开发,2008,23(5):148-149.
被引量:3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