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教学交往研究的教学论意义
被引量:
17
Pedagogic Significance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Intera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由于教学活动是一种自觉促进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师生关系是在共同的教学认识活动中确立的 ,因此 ,将教学交往作为教学论研究的出发点 ,可以避免既往教学论研究中“教论”与“学论”的误区 ,真正揭示出教学活动生动的、丰富的、全面的性质 。
作者
郭华
机构地区
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
出处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2-24,共3页
Education Science
关键词
教学交往
教学论
教学认识活动
师生关系
学生社会化
分类号
G421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G456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23
引证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65
参考文献
1
1
A·班杜拉,吴棠.
社会学习理论里的因果模式(特约稿)[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7,5(1):1-12.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5
1
王洪春.
方志敏的自我效能及其对政治生态建设的启示[J]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7,37(4):37-42.
2
程鸿群,肖君萍,钟汉坤,朱华伟.
社会网络与研究生创新能力研究:自我效能感和内在动机的中介作用[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21,43(4):338-345.
被引量:1
3
王陆,马如霞,彭玏.
教师是如何发展的?——一项基于经验学习圈理论的刻画与分析[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4,42(2):30-45.
被引量:8
4
程黎,刘鑫梅,刘海龙,魏璐瑶.
教师支持与超常儿童情绪智力的关系:中介与调节作用分析[J]
.中国特殊教育,2024(5):67-77.
被引量:3
5
孙颖,徐异,燕良轼.
责任感与高中生学习投入的关系:一个多重中介模型[J]
.心理学进展,2020,10(3):367-375.
同被引文献
123
1
李国霖.
论优化"教育交往"[J]
.上海教育科研,2004(3):32-34.
被引量:2
2
肖川.
论教学与交往[J]
.教育研究,1999,20(2):58-62.
被引量:222
3
肖巍.
关怀伦理学:主题与思考[J]
.教学与研究,1999(3):39-44.
被引量:29
4
徐继存.
论教学交往研究及其价值导向[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6(6):15-19.
被引量:19
5
徐继存.
教学论观念辨析[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6(1):33-38.
被引量:5
6
陈旭远.
关于交往与教学交往的哲学认识[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5):86-92.
被引量:50
7
李瑾瑜.
教学交往研究的方法论思考[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5(6):41-46.
被引量:10
8
程晓樵,吴康宁,吴永军,刘云杉.
教师课堂交往行为的对象差异研究[J]
.教育评论,1995(2):11-13.
被引量:76
9
沈贵鹏,戴斌荣,宋素珍.
初中课堂口头言语互动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1994,14(1):48-50.
被引量:40
10
程晓樵,吴康宁,吴永军.
课堂教学中的社会互动[J]
.教育评论,1994(2):37-41.
被引量:47
引证文献
17
1
张鸿儒.
聊天的艺术[J]
.小学数学教育,2020(23):32-33.
2
郝晓玲.
我国课堂教学差异观的回顾与反思[J]
.上海教育科研,2004(3):30-31.
被引量:3
3
杨豫晖.
论数学教学中交往的发生[J]
.现代教育论丛,2005(3):13-15.
4
李小红.
论我国课堂教学交往的缺场与失当[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4(7):56-59.
被引量:14
5
李晶侠.
志在打造世界设计品牌——记美国标准营造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办者张轲[J]
.国际人才交流,2006(5):30-32.
被引量:2
6
周汉锋.
化学课堂师生互动的教育失衡与反思[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9(8):99-100.
被引量:1
7
郑翠雪,郑翠飞.
我国小学课堂教学中社会互动行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A),2009(9):6-8.
被引量:1
8
李林,李卯.
试论健全的教师人格在教学交往中的作用[J]
.天津电大学报,2010,14(4):74-75.
9
宋婷,王彦飞.
国内师生交往研究综述[J]
.江苏教育研究,2013(1):61-64.
被引量:1
10
余保华,杨晨.
诺丁斯关怀教育思想的教学论意义[J]
.高等教育研究,2013,34(5):66-71.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
65
1
张轲,谭笑,宋宇宁,张瑞峰.
展开:关于西南联大先锋书店的三段对话[J]
.时代建筑,2023(5):78-87.
2
臧彩英.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20(6):187-188.
被引量:2
3
范文娟,左群英.
课堂教学交往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7(S1):267-269.
被引量:1
4
白雪娟.
论大学生如何正确看待思想政治理论课[J]
.华章(初中读写),2008(7):125-126.
5
倪心刚,颜丙峰.
社会范式的转型与教师角色的转换[J]
.教育探索,2004(12):58-59.
被引量:1
6
李清华.
论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多媒体教学交往[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47-151.
被引量:1
7
尚红卫,陈毅贞.
全脑开发——化学教学交往的归宿[J]
.教育探索,2007(7):46-47.
8
张瑞芬,张璐.
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偏见及矫治[J]
.青年探索,2007(6):60-62.
被引量:2
9
张卫卫.
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关系浅析[J]
.新课程研究(上旬),2008(3):8-11.
被引量:3
10
宋丽萍.
交往与教学关系之探寻[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8(2):65-66.
被引量:2
1
刘合荣,吴停风.
“温故知新”、“知新温故”漫议[J]
.高校教育管理,1996(1):66-69.
2
高艳荣.
谈小学语文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体[J]
.飞(素质教育),2014(3):197-198.
3
裴娣娜.
发展性教学与学生主体性发展[J]
.河南教育(基教版)(上),1999(1):14-16.
被引量:42
4
张建桥.
再论师生关系[J]
.教育导刊(上半月),2012(4):15-18.
被引量:1
5
林良夫.
试论学法指导的教学论意义[J]
.教育理论与实践,1988,8(4):23-25.
6
赵长林.
非智力因素生理机制的研究及其教学论意义[J]
.现代教育论丛,2000(5):35-38.
7
谌安荣.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理论内涵及教学论意义[J]
.云梦学刊,2004,25(6):91-93.
被引量:25
8
姚祥桂.
主体性教育中教师主导失当之探因及矫正[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1(5):93-94.
被引量:1
9
任柏强.
论教学认识活动的特点[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7(3):81-85.
10
帅飞飞,李臣之.
教学交往研究30年回顾与展望[J]
.教育科学研究,2009(8):28-32.
被引量:6
教育科学
200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