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丹参的药用资源研究进展
被引量: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对丹参的药用资源及分布、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制剂等的近期研究成果及其开发前景作了综述。
作者
滕艳芬
王峥涛
余国奠
机构地区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出处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1年第2期1-3,16,共4页
Chinese Wild Plant Resources
关键词
丹参
鼠尾草属
化学成分
药用资源
分类号
Q949.777.6 [生物学—植物学]
R284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75
同被引文献
175
引证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151
参考文献
5
1
董继萃,徐理纳.
乙酰丹酚酸A对大鼠大脑中动脉血栓所致局部脑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J]
.药学学报,1996,31(1):6-9.
被引量:21
2
胡义扬,刘平,刘成,徐列明,刘成海,朱大元,黄梅芬.
丹酚酸A抗四氯化碳中毒致大鼠肝损伤和肝纤维化的作用[J]
.中国药理学报,1997,18(5):478-480.
被引量:41
3
刘平,刘乃明,徐列明,胡义杨,季光,刘成.
丹参酸乙对四氯化碳体外损伤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的直接保护作用[J]
.中国中药杂志,1997,22(5):303-305.
被引量:29
4
金和筠,王爱民,王玉坤.
丹参对实验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防治作用[J]
.中国中药杂志,1997,22(4):236-238.
被引量:30
5
袁淑兰,黄韧敏,王修杰,宋毅,黄光琦.
丹参酮对人肝癌细胞某些表型的逆转作用[J]
.肿瘤,1997,17(5):268-270.
被引量:76
二级参考文献
20
1
刘小光,药学学报,1995年,30卷,662页
2
吁文贵,药学学报,1994年,29卷,412页
3
陈维洲,脑血管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1993年
4
吁文贵,生理科学进展,1990年,21卷,216页
5
徐理纳,血淤症与活血化淤研究,1990年
6
阮长耿,血小板.基础与临床,1978年
7
陈维洲,药学学报,1984年,19卷,11期,876页
8
Cheung W T,Biochem Pharmacol,1983年,36卷,z183页
9
刘平,中国中药杂志,1994年,19卷,110页
10
刘平,中国医药学报,1993年,8卷,增刊,65页
共引文献
175
1
张雁,于庆生.
丹参的抗肿瘤作用[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7,26(6):61-62.
被引量:7
2
唐仲萍,黄秀梅.
浅谈两种天然药物的抗肿瘤作用[J]
.青海医药杂志,2008,38(5):77-80.
3
余世春,琚小龙,段广勋.
丹参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概况(综述)[J]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2):43-47.
被引量:38
4
Effect of Danshen on apoptosis and NF-кB protein expression of the intestinal mucosa of rats with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or obstructive jaundice[J]
.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2010,9(5):537-546.
被引量:12
5
彭波,马丽君.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概况[J]
.青岛医药卫生,2001,33(4):310-311.
6
邝卫红,李建华.
鳖甲煎汤抗大鼠肝纤维化作用[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4,15(5):314-317.
被引量:12
7
冯玲玲,范美华,周吉源.
丹参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增殖效应[J]
.生物学杂志,2004,21(5):25-27.
被引量:8
8
戴云,夏翔.
脑血管性痴呆中医药研究进展[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13(4):60-63.
被引量:2
9
冯玲玲,郭胜娟,周诗毅,范美华,周吉源.
丹参离体微繁技术研究[J]
.武汉植物学研究,2004,22(5):463-468.
被引量:4
10
方志红,崔剑巍,胡义扬.
中药抗自由基损伤与抗肝纤维化[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4,14(4):249-252.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175
1
成晓丹,魏宇昆,黄艳波,史春羽,慈惠婷,王顺利,张秀新.
鼠尾草属品种DUS测试指南的研制[J]
.园艺学报,2020(S02):3154-3163.
被引量:5
2
赵宝林,钱枫,刘学医.
药用丹参资源分布与开发利用[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9,23(2):17-19.
被引量:17
3
李翔,赵亮,张国庆,柴逸峰.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丹参中丹酚酸B的含量[J]
.药物分析杂志,2004,24(4):439-440.
被引量:10
4
柳丽,张洪泉.
丹参活性成分的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进展[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3,22(6):1-4.
被引量:86
5
冯玲玲,范美华,周吉源.
丹参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增殖效应[J]
.生物学杂志,2004,21(5):25-27.
被引量:8
6
陈宗瑜,强继业.
^(60)Co-γ射线辐照处理对一串红、紫罗兰种子发芽率及幼苗的影响[J]
.种子,2004,23(10):7-9.
被引量:16
7
李静,何丽一,宋万志.
丹参中水溶性酚酸类成分的薄层扫描测定法[J]
.药学学报,1993,28(7):543-547.
被引量:65
8
杨本明.
影响中药材微量元素含量的因素[J]
.中草药,1993,24(4):215-216.
被引量:19
9
齐永秀,杨志孝,李珂,曹明亮,高允生.
白花丹参与紫花丹参微量元素分析比较[J]
.泰山医学院学报,2004,25(6):589-590.
被引量:13
10
杨朝勇,滕树川.
肥料种类及用量对中药材丹参产量的影响[J]
.耕作与栽培,2005,25(2):20-21.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17
1
高峻,孟平,吴斌,张劲松,褚建民.
杏-丹参林药复合系统中丹参光合和蒸腾特性的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28(2):64-67.
被引量:55
2
马宏亮,秦民坚,刘立贤.
丹参陈种子对发芽质量的影响[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6,20(4):15-17.
被引量:5
3
秦海燕,刘文哲,索志荣,郑建斌.
丹参中3种水溶性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J]
.药物分析杂志,2006,26(8):1035-1038.
4
赵海燕,刘德辉,林江辉,代静玉,李辉信.
施肥对丹参的生长及丹参素和原儿茶醛含量的影响[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6,29(4):70-74.
被引量:3
5
温春秀,吴志明,田伟,刘铭,周巧梅,谢晓亮.
丹参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J]
.华北农学报,2007,22(B10):122-125.
被引量:22
6
张玲,韩海军,夏作理.
紫花丹参不同部位微量元素含量的分析比较[J]
.海峡药学,2008,20(5):46-48.
被引量:1
7
张玲,王丽英,夏作理.
紫花丹参不同部位铅、汞、砷等元素的含量测定[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8,28(21):1827-1829.
8
何春娥,魏建和,陈士林,金钺.
四个产地丹参种质根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分析比较[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0,30(3):801-803.
被引量:10
9
杨珊,王萌,杨在君,张利.
四川鼠尾草属植物的数量分类[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0,28(3):371-375.
被引量:3
10
赵海燕,林江辉,李辉信,刘德辉.
土壤菲污染对丹参根生物量和丹参酮类成分的影响[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0,33(5):107-110.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51
1
吴雪,秦翠林,闫琴琴.
HPLC法测定妇安颗粒中8个成分含量[J]
.中药材,2022,45(6):1423-1427.
2
尹艳艳,任瑞花,冯洁,李海宾,王锐钦,李关荣.
新颖栽培丹参材料的rDNA内外转录间隔区(ITS和ETS)分子标记鉴定[J]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精品论文,2023(3):289-300.
3
沈宇峰,孙乙铭,沈晓霞,江建铭,王志安,俞旭平.
夏枯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J]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3):260-263.
被引量:6
4
叶子飘,王建林.
基于植物光响应修正模型的水稻Kok效应研究[J]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9,30(3):5-10.
被引量:8
5
史晓丽,郭小平,毕华兴,李永红.
晋西果农间作光竞争及产量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9,31(S2):115-118.
被引量:13
6
尹建庭,翟明普.
土壤水分对107杨幼苗光合特性影响的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7,22(4):5-8.
被引量:6
7
叶子飘,于强.
一个光合作用光响应新模型与传统模型的比较[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7,38(6):771-775.
被引量:195
8
叶子飘,高峻.
丹参羧化效率在其CO2补偿点附近的变化[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6(5):160-164.
被引量:27
9
钱莲文,张新时,郭建宏,杨智杰.
半常绿-常绿杨树3个品系光合特性研究[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4(4):424-428.
被引量:25
10
夏江宝,张光灿,刘京涛,刘庆,陈建.
美国凌霄光合生理参数对水分与光照的响应[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30(5):13-18.
被引量:26
1
何新荣,刘萍.
黄精药理研究进展[J]
.中国药业,2009,18(2):63-64.
被引量:30
2
黄卫东,吕武清.
冰片的研究进展[J]
.中国药业,2008,17(4):64-66.
被引量:91
3
蒋小虎,危英.
苗药豆嘎里访研究进展[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2,18(7):67-70.
4
马志刚,杨永建,谢鋆,冯晓云.
甘肃鼠尾草属五种植物根的生药鉴定[J]
.兰州医学院学报,1993,19(4):212-214.
被引量:7
5
田伟政,何华西.
南岳苔藓植物药用资源的初报[J]
.经济林研究,1999,17(2):55-56.
被引量:4
6
谢金洲,石瑞平,宋祥满.
山楂的药用资源与开发研究[J]
.山东医药工业,1997,16(5):22-24.
被引量:2
7
张彪,王爱勤,淮虎银,崔月花.
鼠尾草属药用植物资源[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2,21(2):27-28.
被引量:6
8
贺元川,刘飞,陈仕江,贺宗毅.
虫草素药理学及作用机理研究进展[J]
.重庆中草药研究,2013(1):35-40.
被引量:7
9
焦豪妍,王英,陈丽莉,汤庆发.
广东道地药材何首乌HPLC指纹图谱研究[J]
.中国药业,2014,23(23):58-61.
被引量:9
10
张水仙,刘越,孙洪波,姚雪楠,冯金朝.
槲寄生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药材,2011,34(12):1962-1967.
被引量:26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