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煎煮时间对麻黄中麻黄碱溶出率的影响
被引量: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煎煮时间对麻黄中麻黄碱溶出率的影响马爱华,张俊慧,陆晓和,张兴辉(南京军区总医院南京210002)麻黄为临床常用解表中药,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效,其主要有效成分为L-麻黄碱、D-伪麻黄碱和少量挥发油。药理实验证明,麻黄碱是平喘的有效成分...
作者
马爱华
张俊慧
陆晓和
张兴辉
出处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1995年第2期44-45,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Traditional Medical Formulae
关键词
麻黄
麻黄碱
溶出率
煎煮
时间
分类号
R283.1 [医药卫生—中药学]
R282.7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75
引证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115
同被引文献
175
1
管咏梅,龚丽霞,姜鄂,陈丽华,朱卫丰,刘志勇,黄丽萍.
葛根及其主要成分安全性研究进展[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22,40(3):12-18.
被引量:11
2
赵佳琛,翁倩倩,张悦,张卫,彭华胜,杨洪军,詹志来.
经典名方中芍药类药材的本草考证[J]
.中国中药杂志,2019,44(24):5496-5502.
被引量:46
3
畅达,郭广义.
《伤寒论》药物中非衡器计量的初探[J]
.中成药,1985(8):44-45.
被引量:48
4
黄捷明.
葛根黄芩黄连汤联合中药贴敷治疗湿热型小儿腹泻疗效探讨[J]
.北方药学,2021,18(11):26-28.
被引量:2
5
穆兰澄,曹京梅,李冀湘,孙端端.
中药煮散的历史沿革与现代研究概述[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8,14(7):74-75.
被引量:43
6
钟凌云,祝婧,龚千锋,张的凤.
炮制对麻黄发汗、平喘药效影响研究[J]
.中药药理与临床,2008,24(6):53-56.
被引量:35
7
吴慧.
魏晋南北朝隋唐的度量衡[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2(3):7-18.
被引量:29
8
程磐基.
宋元明清药物剂量的考证与研究[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4,38(7):6-8.
被引量:52
9
姜秀海,孙月华,胡子昭,马凤云.
醇提麻黄碱的液泛法工艺研究[J]
.天津化工,2004,18(4):45-47.
被引量:2
10
高爱芳,王利平.
体针配合麻黄桂枝各半汤治疗急性荨麻疹[J]
.针灸临床杂志,2003,19(12):20-20.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9
1
谢莉莉,杨辉,孔勇杰,孔志鹏,陈兴贤,陈晓琳,陈芳.
《伤寒论》常用方药煎煮方法的探讨[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14):450-450.
被引量:1
2
马爱华.
传统先煎药物煎煮方法研究[J]
.山东中医杂志,1997,16(8):370-372.
被引量:4
3
徐晶,李蓉蓉,马新,康廷国.
正交试验法优选“鼻敏康”提取工艺的研究[J]
.中国现代中药,2009,11(1):26-28.
被引量:1
4
李祥林,潘卫峰,范瑞娟,张萌.
解表剂煎煮时间之我见[J]
.山西中医,2012,28(1):53-53.
被引量:18
5
徐静,张慧,傅延龄.
《伤寒论》《金匮要略》药物煎煮法中“沸”字探析[J]
.中医杂志,2012,53(19):1703-1704.
被引量:13
6
王引,马卓,张少华,李哲,何运转.
麻黄等6种中草药对棉铃虫生物活性的初步研究[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2,35(6):75-80.
被引量:2
7
陈金月,王力宁,刘倩,文隽,庞钦元.
实验与数学计算结合建立麻杏二陈煮散剂量换算公式[J]
.时珍国医国药,2013,24(2):407-408.
被引量:5
8
陈金月,王力宁,刘倩,何玲,文隽,甘枥元.
麻杏二陈煮散汤剂质量优化影响因素的正交试验研究[J]
.中国药师,2013,16(3):342-345.
被引量:4
9
宋永刚.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麻黄先煎机理探讨[J]
.山西中医,2013,29(12):1-3.
被引量:9
10
王桂森,穆兰澄.
《伤寒论》剂型的制备与应用[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6):182-184.
二级引证文献
115
1
陆燕萍,巩晓宇,苏雪媚,廖慧敏.
麻黄及炙麻黄的工艺研究进展[J]
.中外医疗,2012,31(28):163-164.
被引量:1
2
曾惠玲.
中药化学成分提取新技术研究进展[J]
.海峡药学,2005,17(5):1-3.
被引量:13
3
沈德凤,马凤.
止咳口服液制备工艺研究[J]
.黑龙江医药科学,2005,28(5):11-12.
被引量:1
4
张永萍,徐剑,黄燕琼.
微波真空干燥对中药有效成分的影响[J]
.中成药,2007,29(3):439-440.
被引量:12
5
陶蕾,杨长青,李成.
酸水煮提法提取麻黄的工艺研究[J]
.中国药房,2007,18(12):905-907.
被引量:9
6
吴海,易伦朝,高敬铭,刘向前,梁逸曾.
野生与人工栽培麻黄不同部位成分的比较研究[J]
.中草药,2007,38(9):1298-1301.
被引量:10
7
王宇卿,闫明,贺金华,陈文,杨媛媛,董晓全.
中药半仿生提取法的研究进展[J]
.医药导报,2007,26(7):754-756.
被引量:13
8
梁京芸,柴家前,刘永庆.
中草药化学成分提取新方法[J]
.山东畜牧兽医,2007,28(6):34-36.
被引量:8
9
王西芳,郑伶俐,杨晓飞,胡亚刚,魏斌.
仙桂胶囊提取工艺研究[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32(1):59-61.
被引量:1
10
刘文虎,董永喜,范春玲,胥桂贤,贺殿.
麻黄新型仿生提取方法研究[J]
.中国药师,2009,12(5):557-559.
被引量:3
1
屠鹏飞,王钰芳,邵杰,杨璐,肖伟.
龙血竭中黄酮类成分提取工艺研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6):30-32.
被引量:19
2
尤洁.
槐米中芦丁的提取条件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2016,12(13):43-44.
被引量:6
3
呼梅,宋英,谈静,林智.
黄连与不同药物配伍对生物碱溶出率的影响[J]
.中药与临床,2016,7(4):12-13.
被引量:1
4
谢婷,赵靖雯,王敏,易剑峰.
不同提取法对土茯苓多糖得率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5,37(11):1010-1014.
被引量:2
5
白日霞.
鬼毛针中碱溶多糖的结构和生物活性[J]
.应用化学,2001,18(6):387-389.
被引量:8
6
贺珊珊,孙海丽,郭敏,廖立平,张现涛.
姜黄清脂片制备工艺中碱溶稳定性研究[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4(2):260-263.
7
贺艳慧,张林,张朝凤,许翔鸿,张勉.
影响对叶百部碱纯化的主要因素及其工艺优化[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7,36(2):17-19.
8
李玉贤,王立鹤,冯焕姣,王雅君,梁冬雨,化闯.
大黄中游离蒽醌的提取方法探索[J]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9):59-60.
被引量:1
9
史高峰,蒲凌云,陈学福,王国英,祝娟娟.
酸碱法纯化红三叶草中总异黄酮的工艺[J]
.精细化工,2011,28(12):1191-1193.
10
赵肃清,孙远明,蔡燕飞,文永新.
香蕉皮黑色素的鉴定及其抗氧化作用研究[J]
.中草药,2002,33(6):496-498.
被引量:55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199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