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土家族的丧葬习俗及其文化内涵
被引量: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土家族丧葬习俗的主要文化内涵体现为:一是呈现着民族族源的历史轨迹;二是展示了民族传统意识形态的某些方面,特别是独特的生命意识;三是反映了各民族文化的互相影响、渗透与交融。
作者
曹毅
机构地区
湖北民族学院民研所
出处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1期36-38,46,共4页
Journal of Hubei Minz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火葬
土葬
岩墓葬
悬棺葬
土家族
丧葬形式
生命意识
丧葬习俗
民族文化
分类号
K892.22 [历史地理—民俗学]
K892.373 [历史地理—民俗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0
引证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80
1
何斯强.
云南少数民族丧葬习俗及其文化内涵[J]
.思想战线,1998,24(8):60-66.
被引量:6
2
李彬.
金岭镇回族的丧葬习俗及其社会功能[J]
.回族研究,1994(1):52-56.
被引量:7
3
曹毅.
土家族的“白虎文化”[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19(5):33-38.
被引量:9
4
龙长顺.
论新时期土家族文学的深层意识[J]
.民族文学研究,1987,5(1):37-47.
被引量:2
5
曹毅.
土家族族源再探[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9(4):34-38.
被引量:6
6
邓文通.
山子瑶丧葬仪式研究[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9(1):81-84.
被引量:1
7
田永红.
黔东北土家族服飾文化[J]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3):80-85.
被引量:3
8
郭鸿.
索绪尔语言符号学与皮尔斯符号学两大理论系统的要点——兼论对语言符号任意性的置疑和对索绪尔的挑战[J]
.外语研究,2004,21(4):1-5.
被引量:80
9
郭立新.
荣耀的背后:广西龙背壮族丧葬仪式分析[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5(1):57-61.
被引量:19
10
卢鹏.
双凤村丧葬个案的人类学考察[J]
.民族艺术研究,2005,18(5):61-66.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3
1
邓康宁.
葬礼仪式的延续与变迁——对湘北MT村的个案研究[J]
.绥化学院学报,2007,27(5):174-176.
被引量:2
2
陈兴贵.
土家族人生礼仪中礼物馈赠的文化解读[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5(6):7-10.
被引量:4
3
许文涛.
土家族婚丧仪式中打击乐的形态特征——以渝东南土家族地区为例[J]
.音乐探索,2010(1):30-32.
4
杨焰.
回族丧葬仪式的功能研析——以云南省鲁甸县拖姑村为例[J]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3(2):1-6.
5
任继敏,王琼,杨焰.
滇东北苗族丧葬礼仪及其符号功能探析[J]
.琼州学院学报,2013,20(3):52-58.
被引量:1
6
康蒙,康迪.
《白虎寨》的民间文化阐释[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4(15):53-54.
被引量:1
7
佘港,向勇.
鄂渝地区土家族丧葬仪式中舞狮习俗的文化人类学分析[J]
.四川体育科学,2015,34(3):22-25.
被引量:1
8
张月龙.
梅州客家舞蹈“铙钹花”的符号解读[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6(3):89-93.
被引量:4
9
冉光辉,唐东昕,龙奉玺,杨柱,陈启亮.
土家族文化与医药体系构建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2017,13(8):3-6.
被引量:2
10
彭达先.
象征与功能:土家族丧葬仪式中的生死观探析——基于酉水流域土家族丧葬仪式调研分析[J]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8,38(3):18-22.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7
1
戴聪.
汉族社会丧葬仪式个案探讨——以贵阳市城郊刘氏葬礼为例[J]
.红河学院学报,2009,7(3):33-36.
被引量:4
2
谭苏.
武陵地区土家族饮食文化研究综述[J]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23(2):87-90.
3
邓莹辉,姜秀.
土家诞生礼仪的独特内涵及其文化意义[J]
.三峡论坛,2013(4):52-56.
被引量:2
4
张月龙.
梅州客家舞蹈“铙钹花”的符号解读[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6(3):89-93.
被引量:4
5
张益嘉.
近十余年来传统医药文化的研究进展[J]
.中医药文化,2018,13(5):51-61.
被引量:3
6
魏晓虹,李燕.
《梦粱录》中南宋临安婚俗形态研究[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2(3):132-138.
被引量:1
7
刘志军.
民族传统医药文化的时代管理探究[J]
.贵州民族研究,2019,40(5):87-90.
被引量:1
8
李贵生.
民间丧葬仪式研究综述[J]
.河西学院学报,2020,36(3):92-98.
被引量:3
9
向笔群(土家族).
新中国语境下土家族文学的崛起与繁荣[J]
.民族文学,2020(10):202-208.
10
王莉.
符号、仪式、剧场:当代中国舞蹈象征研究的路径回顾[J]
.四川戏剧,2020(10):152-157.
被引量:1
1
巴盖措.
藏族天葬探微[J]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5,16(1):47-48.
2
李军.
浅论宋金时期河东丧葬习俗[J]
.文物世界,2012(3):26-28.
3
邓立木.
彝族丧葬文化变迁浅析[J]
.思想战线,2000,26(4):80-82.
被引量:2
4
悬棺悬谜[J]
.大自然探索,2006(12):61-64.
5
焦治平,陈昌文.
论地理和宗教在藏族丧葬风俗中的作用[J]
.西藏研究,2003(3):58-64.
被引量:9
6
苗凡卒.
天葬——让光荣随鹰背苍茫远去[J]
.西藏人文地理,1994,0(2):61-63.
被引量:1
7
范久辉.
五好村的崖葬习俗[J]
.西藏人文地理,2012(4):108-112.
8
王友富,何永兴.
试论藏族与傣族丧葬习俗之异同[J]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3):69-74.
9
刘倩倩.
百年后怎么葬老者比年轻人看得开[J]
.中国老年,2013(16):16-17.
10
曾宪斌.
丧葬初观[J]
.黑龙江史志,2015(2):34-35.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