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林业企业》
1994年第2期34-34,共1页
China Forestry Business
同被引文献7
-
1达摩达尔·N·古扎拉蒂.《计量经济学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
2Feser, E. J.: Tracing the Sources of Local External Economies, Urban Studies, No.13, 2002.
-
3Henderson, J. V.: The Impact of Government Policies on Urban Concentration,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No. 12, 1982.
-
4Mitra, Arup: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as Manifested in Technical Efficiency at the Firm Level,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No. 45, 1999.
-
5国务院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中国经济普查年鉴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
-
6郭树华,安淑萍,赵英辰,封魁生.发展人造板私营企业群 培育河北省林业经济增长点——对邢台市人造板私营企业群的调查与思考(上)[J].林业经济,1998(3):44-50. 被引量:1
-
7王信建,刘璨.中国林产工业产业结构分析与产业政策建议(上)[J].林业经济,2000(3):6-11.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9
-
1张旭青.平原林业发展及其启示[J].中国林业经济,2011(5):37-39. 被引量:3
-
2张旭青,翟柯.平原林区木材加工业发展实证分析[J].中国林业经济,2012(5):1-3. 被引量:2
-
3鞠姗,王晋斌.我国出口商品集中度对商品贸易顺差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8(3):149-156. 被引量:2
-
4赖永剑.中国木材加工与制品企业生产率分析——基于随机前沿模型[J].林业经济问题,2014,34(1):72-77. 被引量:2
-
5黄登良,李萌萌,戴永务.中国木材加工业投入产出效率评价[J].中国林业经济,2014(5):44-48. 被引量:6
-
6张寒,赵青,李周.中国原木进口需求弹性——基于月度时间序列的DFGLS估计[J].中国农村经济,2015(8):67-75. 被引量:9
-
7赵明鑫,万志芳,郭娟.全面停伐政策对黑龙江省木材加工企业的影响分析[J].林业经济,2017,39(2):35-38. 被引量:11
-
8马宇颖,丁胜.基于沃尔评分法的我国木材加工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J].中国林业经济,2020,0(2):121-123. 被引量:4
-
9张倩,赵文琪,秦光远,程宝栋.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木业企业的冲击及纾困举措[J].林业经济,2020,42(3):59-70. 被引量:3
-
1中国林产工业协会木材产业链联盟成立[J].林产工业,2016,43(11):64-64.
-
2吴树栋.我国人造板及二次加工技术装备调研报告[J].木材工业,1997,11(1):25-29. 被引量:3
-
3徐杨,齐英杰,胡万明.中国木工机械行业经销商的形成与发展概况[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10,38(12):16-19. 被引量:3
-
4雪松.吉林培育5个特色木业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J].中国人造板,2010,17(6):37-37.
-
5张建辉.江西吉安林脂板一体化产业示范区规划[J].林产工业,2015,42(4):47-50.
-
6任青山,杨长峰,于树清.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林产工业发展技术政策浅议[J].中国林业企业,1994(2):33-33.
-
7沈隽,徐兰英,程源庆,孙建华.新型工程木材─空心结构刨花板[J].林业科技,1996,21(3):46-46.
-
8田明华,程宝栋,王文峰,王东亮,田昊炜.试论低碳经济时代的林产工业发展[J].林产工业,2011,38(1):3-8. 被引量:5
-
9张森林.论中国林产工业的崛起[J].中国人造板,2006,13(7):1-5. 被引量:7
-
10肖更生,杨晓耀.对我国林产工业发展基本对策的思考[J].林业资源管理,2004(5):64-67.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