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赤道东太平洋增暖对全球大气30—60天振荡的激发
被引量:
18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大气30—60天振荡(也被称为大气季节内振荡)自70年代初发现以来,80年代的一系列研究不仅对热带大气的30—60天振荡的研究比较充分,了解了它的主要结构特征和基本活动规律,而且发现中高纬度大气也存在30—60天振荡。
作者
李崇银
肖子牛
机构地区
LASG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出处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5期1157-1160,共4页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关键词
大气
季节内振荡
赤道东太平洋
分类号
P732.6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23
引证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233
参考文献
7
1
曾庆存,1990年
2
李崇银,Adv Atmos Sci,1990年,7卷,294页
3
李崇银,大气科学,1990年,14卷,33页
4
李崇银,大气科学,1990年,14卷,53页
5
李崇银,大气科学文集,1990年
6
Chang C P,J Atmos Sci,1988年,45卷
7
李崇银,中国科学.B,1985年,7期,668页
同被引文献
323
1
杨辉,张道民,纪立人.
An Approach to Extract Effective Information of Monthly Dynamical Prediction-The Use of Ensemble Method[J]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01,18(2):283-293.
被引量:1
2
孙国武,冯建英,陈伯民,信飞,何金海,杨玮.
大气低频振荡在延伸期预报中的应用进展[J]
.气象科技进展,2012,2(1):12-18.
被引量:30
3
梁萍,何金海,穆海振.
MJO在延伸期预报中的应用进展[J]
.气象科技进展,2013,3(1):31-38.
被引量:15
4
陈伯民,信飞,沈愈,李震坤,杨雅薇,史印山,林纾.
月内重要天气过程与气候趋势预测系统及应用进展[J]
.气象科技进展,2013,3(1):46-51.
被引量:14
5
信飞,李震坤,王超.
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在上海地区低频天气图方法中的应用[J]
.气象科技进展,2013,3(1):52-56.
被引量:6
6
胡春丽,李辑,陈伯民,王瀛,袁子鹏,陆忠艳.
低频天气图方法在辽宁夏季延伸期强降水预报中的应用[J]
.气象科技进展,2013,3(1):64-67.
被引量:13
7
李桂龙,刘式适.
Wave-CISK、蒸发-风反馈和低频振荡[J]
.大气科学,1993,17(4):403-414.
被引量:9
8
李崇银,肖子牛.
大气对外强迫低频遥响应的数值模拟——Ⅱ:对欧亚中高纬“寒潮”异常的响应[J]
.大气科学,1993,17(5):523-531.
被引量:14
9
丁一汇,李崇银,何金海,陈隆勋,甘子钧,钱永甫,阎俊岳,王东晓,施平,方文东,许建平,李立.
南海季风试验与东亚夏季风[J]
.气象学报,2004,62(5):561-586.
被引量:116
10
施能,陈辉.
南方涛动强、弱年的500hPa月平均图的若干超长波特征[J]
.气象科学,1989,9(2):139-147.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8
1
阿雅.
幸福女人车世纪[J]
.科技资讯,2005,3(32).
2
李崇银.
大气季节内振荡研究的新进展[J]
.自然科学进展,2004,14(7):734-741.
被引量:61
3
何洁琳,段安民,黄永森.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群发与MJO的联系[J]
.气象科技进展,2013,3(3):46-51.
被引量:8
4
李崇银,黄荣辉,杨大升,倪允琪.
近几年中国大气动力学的主要进展[J]
.气象学报,1995,53(3):260-270.
被引量:9
5
于志良.
海-气感热输送在冷流降雪形成中的作用[J]
.海洋预报,1997,14(1):17-24.
被引量:5
6
龙振夏,李崇银.
赤道东太平洋不同持续时间的海温正异常对东亚夏季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J]
.大气科学,1999,23(2):161-176.
被引量:9
7
龙振夏,李崇银.
ENSO对其后东亚季风活动影响的GCM模拟研究[J]
.气象学报,1999,57(6):651-661.
被引量:24
8
李崇银,龙振夏.
关于大气“记忆”的大气环流模式模拟研究[J]
.气候与环境研究,1998,3(3):2-9.
被引量:1
9
黄海燕,何金海,朱志伟.
大气季节内振荡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延伸期预报中的应用[J]
.气象与减灾研究,2011,34(3):1-8.
被引量:11
10
马浩,毛燕军,雷媛,樊高峰,蒋薇.
10~30d延伸期天气预报研究进展综述[J]
.干旱气象,2012,30(4):514-521.
被引量:25
二级引证文献
233
1
Suzana J.Camargo,Joanne Camp,Russell L.Elsberry,Paul A.Gregory,Philip J.Klotzbach,Carl J.Schreck III,Adam H.Sobel,Michael J.Ventrice,Frédéric Vitart,Zhuo Wang,Matthew C.Wheeler,Munehiko Yamaguchi,and Ruifen Zhan.
TROPICAL CYCLONE PREDICTION ON SUBSEASONAL TIME-SCALES[J]
.Tropical Cyclone Research and Review,2019,8(3):150-165.
被引量:3
2
GUO Ji-bing,CHEN Wei-min,XU Jie.
Structure and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limatological Mean Kinetic Energy of Disturbance of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in Asian Summer Monsoon Zone[J]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2011,2(6):6-10.
被引量:1
3
何金海,梁萍,孙国武.
延伸期预报的思考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气象科技进展,2013,3(1):11-17.
被引量:34
4
康志明,鲍媛媛,周宁芳.
我国中期和延伸期预报业务现状以及发展趋势[J]
.气象科技进展,2013,3(1):18-24.
被引量:18
5
张卫青,钱永甫.
KEY AREAS OF AIR-SEA INTERACTION IN GLOBAL OCEANS AND STUDY OF THE CLIMATOLOGICAL FEATURES[J]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2001,7(2):175-186.
6
王春学,马振峰,邓彪,王佳津.
基于MTM-SVD方法的西南地区降水季节内振荡特征分析[J]
.高原气象,2015,34(1):59-69.
被引量:6
7
蒲书箴,赵进平,于卫东,赵永平,杨波.
Progress of Large-Scale Air-Sea Interaction Studies in China[J]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04,21(3):383-398.
8
董敏,张兴强,何金海.
热带季节内振荡时空特征的诊断研究[J]
.气象学报,2004,62(6):821-830.
被引量:41
9
吴胜安,江志红,刘志雄,穆松宁.
中国夏季降水与太平洋SSTA年代际变化关系的初步研究[J]
.热带气象学报,2005,21(2):153-162.
被引量:24
10
孙旭光,杨修群.
El Nino演变不同阶段东亚大气环流年际异常型的数值模拟[J]
.地球物理学报,2005,48(3):501-510.
被引量:25
1
李崇银.
大气中的季节内振荡[J]
.大气科学,1990,14(1):32-45.
被引量:66
2
曲绍厚.
全球大气臭氧层的主要特征和变化趋势[J]
.地球科学进展,1994,9(5):39-47.
被引量:14
3
张勤,倪允琪,林武银.
低阶全球谱模式中地形对季节内振荡的影响[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3,16(3):275-282.
4
余国泰.
全球大气化学研究的回顾及展望[J]
.世界科学,1992(8):18-20.
5
王娟.
美国组织实施热带海洋与全球大气规划气候...[J]
.海洋信息,1992(11):9-10.
6
李崇银.
EINino对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的影响[J]
.自然科学进展(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讯),1996,6(1):27-33.
被引量:8
7
张勤,倪允琪,林武银,王召民,D.D.Houghton.
热带和中高纬地区季节内振荡的特征及其动力学诊断[J]
.热带气象,1992,8(4):289-296.
被引量:6
8
刘秦玉,王启.
热带太平洋海平面高度季节内振荡的空间分布特征[J]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9(4):549-555.
被引量:13
9
翟盘茂,郭艳君,李晓燕.
1997/1998年ENSO过程与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J]
.热带气象学报,2001,17(1):1-9.
被引量:15
10
孟凡影.
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J]
.常州工学院学报,2013,26(6):13-16.
被引量:7
科学通报
1991年 第1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