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计算机教育到信息技术教育的转变——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理念
被引量: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从研究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理念入手 ,主要阐述了中小学从计算机教育转变为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中 ,如何在课程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方面均得以发展 ,并提出了实现转变的建议。
作者
鲁正火
孙名符
机构地区
浙江台州学院
西北师范大学
出处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35-36,共2页
E-education Research
关键词
计算机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
中小学
课程理念
必修课
分类号
G633.67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83
同被引文献
28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28
参考文献
3
1
鲁正火 王相东.我国中小学计算机课程发展初探[J].教育史研究,1999,(3).
2
王黎明.
信息技术课的课程理念与目标体系——董玉琦副教授访谈[J]
.网络科技时代(信息技术教育),2001(8):8-10.
被引量:2
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J]
.学科教育,2001(7):1-5.
被引量:82
共引文献
83
1
骆春泽.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策略研究[J]
.新智慧,2020,0(7):70-70.
2
刘茜,邵文君,罗颖.
新中国成立以来义务教育教材理论研究的变革与发展[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0(8):94-98.
3
徐银燕.
赫尔巴特学派的整合课程思想及其对当前我国整合课程的启示[J]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2(2):14-20.
被引量:5
4
汤洪波.
关于初中科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思考和探索[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9):155-155.
被引量:1
5
陈忠煜.
基于高中物理新课程自主学习的研究[J]
.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版),2008,26(6):11-13.
被引量:2
6
王亚琼.
贵州民族高校开展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的研究[J]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8,28(3):81-84.
7
常红梅,李勇.
呼和浩特地区民族初中地方课程开发与实施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1(8):36-38.
被引量:2
8
冯金霞.
针对初中学生的信息技术教学几点浅谈[J]
.科教文汇,2008(29):85-85.
9
程进,丰刚.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J]
.昌吉学院学报,2008(5):105-106.
10
王爱琴.
本土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开发和应用的原则[J]
.考试周刊,2009(41):162-163.
同被引文献
28
1
鲁正火.
高师计算机教育专业学科教学论课程的探索[J]
.台州学院学报,2002,24(3):12-14.
被引量:2
2
王吉庆.
从计算机文化到信息素养——计算机教育观念的发展[J]
.全球教育展望,1998,28(6):32-35.
被引量:26
3
郝京华.
美国中小学课程与考试改革及问题[J]
.课程.教材.教法,1997,17(11):59-60.
被引量:2
4
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
陈少丽.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发展史初探[J]
.中小学电教(综合),2008(10):8-11.
被引量:4
6
王以宁.
英国高校信息技术教育及启示[J]
.中国电化教育,2000(11):15-18.
被引量:8
7
彭绍东.
信息技术教育学论纲[J]
.电化教育研究,2001,22(10):10-16.
被引量:66
8
钱家荣.
借鉴国外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经验 加强中小学教师培养的对策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01,22(10):51-54.
被引量:10
9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究竟整合什么[J]
.宁夏教育,2002(1):7-7.
被引量:1
10
任友群.
新时代,中小学需要怎样的信息技术课[J]
.人民教育,2019(1):26-29.
被引量:22
引证文献
7
1
丁邦建,陆道明.
对江苏省普通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考[J]
.镇江高专学报,2005,18(4):99-101.
被引量:3
2
李文静.
当代大学如何建立适合学生发展的中文课程体系[J]
.才智,2011,0(30):99-99.
3
单海燕.
浅析如何端正学生信息技术学科学习态度[J]
.中学教学参考,2018,0(30):25-26.
4
王毅,王乾花.
从信息素养到智能素养: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培养目标转向[J]
.教育导刊(上半月),2020(9):65-70.
被引量:13
5
鲁正火,孙名符.
再论从计算机教育到信息技术教育的转变——谈高师计算机教育专业课程的改革[J]
.电化教育研究,2002,23(12):44-46.
被引量:2
6
孙名符,鲁正火.
三论从计算机教育到信息技术教育的转变——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要体现技术性学科特点[J]
.电化教育研究,2003,24(11):33-34.
被引量:4
7
孙祯祥.
教育技术工作者的职责与任务[J]
.现代教育技术,2004,14(1):52-55.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28
1
顾慧.
有关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分析[J]
.小学生(多元智能大王),2021(7):102-102.
2
梁更.
关于师范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内容的思考[J]
.现代情报,2004,24(8):173-174.
被引量:12
3
王洋,付强.
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流向问题的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05,26(7):22-27.
被引量:13
4
张凤娥.
文献检索课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
.宜春学院学报,2006,28(3):123-126.
被引量:1
5
徐晖.
如何上好计算机课程的实验课[J]
.镇江高专学报,2006,19(4):110-111.
被引量:1
6
刘建新,孙祯祥.
基于知识管理的区域现代教育技术管理机制的构建[J]
.现代教育技术,2007,17(2):39-41.
被引量:3
7
杨建军,杨改学.
从甘肃某市的调研谈信息技术课教学[J]
.基础教育课程,2008(2):13-15.
8
罗艳君.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历程概述[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9):21-22.
被引量:12
9
彭钢,杨富华.
现代教育技术中的系统集成[J]
.泸州医学院学报,2009,32(3):336-338.
10
孙进康,李玉炜.
院校教育技术中心转型建设的思考[J]
.现代教育技术,2011,21(6):68-70.
被引量:1
1
周国华.
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的三个转变[J]
.中学文科(教研论坛),2006(5):39-40.
2
潘建红.
激趣,巧问,多探究——谈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J]
.学周刊(上旬),2014(8):137-137.
被引量:1
3
翁凤敏.
如何上好开学第一课[J]
.中小学数学(初中版),2014,0(7):14-15.
4
杨西顺.
浅谈思想品德教学在新课程下的转变[J]
.管理观察,2011(10):130-130.
5
张巧妮.
在化学教学中转变学生的“迷思概念”[J]
.学问(现代教学研究),2012(1):88-88.
被引量:1
6
董瑞敏.
培养“灵活问答”能力,提高数学教学水平[J]
.科海故事博览:科技探索,2010(9):166-166.
7
张青.
在校本教研中引导教师进行合作研究[J]
.北京教育(普教版),2008(3):24-25.
8
喻天望.
如何转变语文学习方式[J]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5(11S):25-27.
被引量:4
9
梁玉琼,汪美月,孟宪全.
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数学教学效益[J]
.上海教育,1997,0(5):40-41.
10
赵培举.
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经验[J]
.学术交流,2012(3):179-182.
被引量:3
电化教育研究
2001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