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P物质在脊髓参与痛觉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P物质广泛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是与痛觉调控密切相关的速激肽。在脊髓,P物质既可传递痛觉信息.又有镇痛作用,且参与c-fos原癌基因的表达。目前对P物质在脊髓水平参与痛觉调控的受体机制、对离子通道的影响以及参与c-fos原癌基因的表达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较大进展。
作者
王贤裕
杨光
傅南安
机构地区
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麻醉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
郧阳医学院麻醉学教研室
出处
《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2001年第5期306-308,共3页
Foreign Medical Sciences(Anesthesilolgy and Resuscitation)
关键词
P物质
C-FOS
原癌基因
痛觉调控
脊髓
分类号
R338 [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61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44
参考文献
2
1
阮怀珍,李希成,黎海蒂.
吗啡对鞘内注射P物质引起的痛阈和c-fos表达的影响[J]
.针刺研究,1996,21(1):65-69.
被引量:4
2
阮怀珍,李希成,黎海蒂,赵邦云,蔡文琴,张遐.
P物质参与伤害性刺激诱发的脊髓c-fos表达[J]
.科学通报,1994,39(13):1237-1240.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1
1
纪如荣,生理学报,1992年,44卷,394页
共引文献
14
1
李铁男,王兵,刘影,马腾飞.
菝葜提取物对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血浆SP、CGRP含量的影响[J]
.中医药学报,2011,39(4):26-28.
被引量:16
2
阮怀珍,李希成,蔡文琴.
5-羟色胺和生长抑素对P物质及慢痛引起的脊髓背角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J]
.针刺研究,1996,21(3):27-31.
被引量:9
3
闫国平,赵晏.
P物质参与痛觉调控的研究进展[J]
.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1996,16(3):195-197.
被引量:3
4
阮怀珍,李希成,蔡文琴.
P物质对慢痛引起的脊髓背角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7,19(1):18-20.
5
朱建军.
P物质在脊髓痛觉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
.交通医学,2007,21(3):247-248.
被引量:12
6
阮怀珍,李希成,黎海蒂,赵邦云,郝勇,俞琼.
电针抑制P物质引起的痛反应和脊髓c-fos表达[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7,19(4):332-335.
被引量:12
7
钟云海,贺迎春,邱家荣,李会恩,杨奎.
益母草对肠易激综合征内脏感觉过敏大鼠肥大细胞和P物质表达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2009,7(12):47-48.
被引量:4
8
孙景城.
脊髓损伤后强啡肽A和P物质的相互作用[J]
.天津医药,1999,27(9):548-549.
被引量:2
9
阮怀珍,李希成,蔡文琴.
P物质对脊髓伤害性信息的调控[J]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1998,20(2):17-22.
被引量:2
10
范玉江,刘清国,尹改珍.
毫火针围点刺配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2013,32(2):118-120.
被引量:28
同被引文献
61
1
赵仓焕,杨介宾,宋开源,罗永芬,梁繁荣.
电针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脾细胞IL-1和IL-2活性的影响[J]
.上海针灸杂志,2000,19(S1):60-61.
被引量:2
2
陈高阳,刘延庆.
一氧化氮与疼痛的研究进展[J]
.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4,25(3):177-180.
被引量:13
3
王丽凤,张尚俭,司军强,呼海燕,王英姿.
P物质在非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J]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7(4):336-340.
被引量:2
4
黄晓平,杜俊辉,何莲芳.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内注射甲啡肽抗血清及ICI_(174,864)对针刺镇痛及脊髓背角P物质的影响[J]
.针刺研究,1994,19(3):26-28.
被引量:2
5
崔仁麟,田宇瑛,马春红,赵飞跃,朱丽霞,王昕.
低位脑干和脊髓P物质在针刺镇痛作用中的神经生化研究[J]
.针刺研究,1994,19(3):45-46.
被引量:6
6
边景檀,沈上,明晓云,石玉顺,韩济生.
中枢P物质参与电针镇痛的证据[J]
.神经科学,1994,1(3):9-15.
被引量:14
7
张亚军.
FOS—疼痛在分子水平的标志[J]
.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1996,17(4):202-204.
被引量:15
8
王红,周晓巍,张宏,黄培堂.
鞘内注射ω-芋螺毒素SO_3对神经痛大鼠脊髓Fos及Jun蛋白表达的影响[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6,11(8):892-897.
被引量:4
9
韩济生.
中枢阿片肽和胆囊收缩素功能活动的消长是决定针刺镇痛有效性的重要因素[J]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6,28(5):321-326.
被引量:25
10
罗非,李楠,田津斌,沈上,刘红香,汤乃梅,韩济生.
反复电针对单发佐剂关节炎模型大鼠脊髓P物质、八肽胆囊收缩素及甲硫氨酸脑啡肽样免疫活性物质自发释放的影响[J]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1996,2(3):169-175.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10
1
武百山,马玲,倪家骧.
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对坐骨神经分支结扎切断模型大鼠脊髓甲硫氨酸脑啡肽和P物质的影响[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5(12):3477-3481.
被引量:3
2
赵慧慧,韩伟,田园园,刘环秋,李新白.
盐酸羟考酮超前镇痛对福尔马林致痛模型大鼠疼痛行为和大鼠血液NO及P物质浓度的影响[J]
.中国兽医学报,2015,35(2):310-313.
被引量:3
3
杨明会,张海燕,刘毅.
天元克痛方对福尔马林模型大鼠痛行为和脊髓背角c-fos表达及P物质含量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11):992-995.
被引量:6
4
杜小正,秦晓光,尹少兰,刘世琼.
传统“热补”针法对实验性关节炎兔痛阈及脊髓SP含量的影响[J]
.中医研究,2006,19(1):12-15.
被引量:14
5
刘世琼,杜小正,秦晓光,骆文郁,赵彬元.
传统“热补针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枢及外周镇痛机理研究[J]
.上海针灸杂志,2006,25(11):36-39.
被引量:7
6
张昊旻,王中男.
痛必定注射液对慢性结扎损伤模型大鼠脊髓背角c-fos和P物质的影响[J]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0):2376-2377.
被引量:1
7
康海英,宋欣伟,张彦,戴巧定.
类风关Ⅰ号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SP影响的实验研究[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0,24(8):15-17.
8
王贤裕,王清秀,杨光,傅南安,朱涛,刘菊英,刘安永.
福尔马林致痛兔脊髓背角浅层内P物质含量的变化[J]
.郧阳医学院学报,2002,21(1):16-18.
9
张欢,付立波,周慧,徐宗建,郑书君,李佳莹.
P物质在痛觉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8,37(2):180-182.
被引量:10
10
关景芳,聂卫,王理,刘爱恒.
利多卡因对致痛大鼠L_(4~5)脊髓P物质分布影响的实验研究[J]
.河北医药,2003,25(9):643-644.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44
1
阿斯汗,布仁吉日嘎拉.
蒙药秘诀红花十三味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概况[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22,28(11):78-80.
被引量:1
2
都兴东,刘军权,李德本.
威弛搽剂治疗家兔急性软组织损伤的实验研究[J]
.药学实践杂志,2007,25(1):12-15.
被引量:9
3
朱建军.
脊髓P物质在电针镇痛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7(3):228-230.
被引量:3
4
方翼,张晓晓,杜树山,刘振权,潘程,唐雅婷,王睿.
天元克痛方和盐酸曲马多单次给药对大鼠辐射热模型的镇痛作用研究[J]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7,4(4):35-36.
被引量:2
5
马加海,姜秀良,张仁霞,梁立升,杜娟.
布托啡诺对福尔马林致痛大鼠脊髓Fos蛋白表达的影响[J]
.中华麻醉学杂志,2008,28(8):687-690.
被引量:1
6
陈荣明,姜淼,殷书梅,俞晶华,仇锦春,卞慧敏.
复方南星止痛膏对甲醛等致炎性疼痛模型大鼠止痛作用及c-fos表达的影响[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3(8):454-456.
被引量:21
7
曾令全,魏安宁,王智彪,杜永洪,李崇燕,傅洪.
腹腔神经节毁损对胃扩张兔脊髓P物质表达的影响[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8,33(12):1414-1417.
8
陈日兰,黄有荣.
针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实验与临床研究[J]
.微创医学,2009,4(4):404-407.
9
杜小正,秦晓光,方晓丽.
热补针法镇痛后效应及其对关节局部组织β-内啡肽和前列腺素E_2的影响[J]
.针刺研究,2009,34(5):319-323.
被引量:24
10
曹军,王中男,孙淑娟.
痛必定冻干粉针对脊髓中枢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J]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35(6):1088-1091.
1
马加海.
c-fos原癌基因与痛觉调控[J]
.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0,21(3):141-143.
被引量:25
2
朱建军.
P物质在脊髓痛觉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
.交通医学,2007,21(3):247-248.
被引量:12
3
闫国平,赵晏.
P物质参与痛觉调控的研究进展[J]
.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1996,16(3):195-197.
被引量:3
4
安珂,田玉科.
甘丙肽及其受体在痛觉调控中的作用[J]
.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5,26(2):85-88.
被引量:1
5
卢静,戴体俊,曾因明.
c-fos基因表达的相关机制和意义[J]
.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4,25(5):273-275.
被引量:25
6
王伍超,周继红,葛衡江.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参与痛觉调控的作用[J]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08,29(5):452-454.
被引量:1
7
韩玲娜,王春雷,李晓丽.
TNF-α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和作用[J]
.长治医学院学报,2009,23(4):247-249.
被引量:8
8
王凌,李丽,司军强.
P物质与疼痛的关系[J]
.包头医学院学报,2009,25(5):102-104.
被引量:28
9
陆永利,刘长金,李从德.
大麻素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J]
.生理科学进展,2008,39(2):179-181.
被引量:2
10
范国华,庞达.
原癌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中国伤残医学,2008,16(2):28-28.
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2001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