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价值理论中若干基本问题的再思考
被引量:
10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价值理论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党的十五大提出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原则后,分配问题与价值理论之间的关系便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实际上,研究分配问题的逻辑起点应该是价值创造理论。随着实践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建立,我们应该从理论上对价值理论中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再思考,如价值理论的发展、价值的适用范围、价值范畴的经济学定义等。
作者
许成安
机构地区
南京审计学院经济学系
出处
《中国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2-28,共7页
China Economic Studies
关键词
价值理论
分配理论
中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价值
商品
分类号
F014.3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78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21
参考文献
1
1
许成安.
生产要素收入合法化与价值创造──兼与高翔、余陶生两同志商榷[J]
.学术月刊,1999,31(4):27-31.
被引量:11
共引文献
10
1
许成安,杨青.
私营经济和雇用劳动制并不恒等于剥削[J]
.学术论坛,2001,24(1):57-61.
被引量:5
2
许成安.
对《新价值论与产权改革》一书的质疑[J]
.学术界,2001(6):110-117.
3
许成安,杨青.
论价值范畴的内涵与商品价值量的现实决定[J]
.江汉论坛,2006(8):14-17.
被引量:4
4
许成安.
价值理论分歧及“价值论”向“价格论”转化[J]
.经济学家,2007(1):124-126.
5
许成安,杨青.
劳动价值论、要素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中若干问题辨析——兼评《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的辩证关系》一文[J]
.经济评论,2008(1):3-8.
被引量:10
6
许成安,杨青.
马克思与西方价值理论存在差异的直接原因初探——兼论劳动价值论中“价值”的定义与假设前提[J]
.财经问题研究,2000(8):67-69.
被引量:5
7
许成安.
再论劳动价值论中暗含的假定前提——与姜启渭先生商榷[J]
.江汉论坛,2003(7):49-51.
被引量:1
8
许成安.
质疑“正常剥削和合法剥削论”——对私营经济剥削问题的理性思考[J]
.中国经济问题,2004(2):10-16.
被引量:5
9
许成安,王家新.
基于市场经济的收入分配制度与分配政策分析[J]
.经济评论,2004(3):45-48.
被引量:6
10
许成安,杨青.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亟需经济理论创新[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25(3):2-6.
同被引文献
78
1
周克任.
关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三个重大理论问题的再认识[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6):54-59.
被引量:5
2
许成安.
生产要素收入合法化与价值创造──兼与高翔、余陶生两同志商榷[J]
.学术月刊,1999,31(4):27-31.
被引量:11
3
钱伯海.
论物化劳动的二重性[J]
.学术月刊,1995,27(7):21-26.
被引量:20
4
王峰明,牛变秀.
思维抽象、思维具体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兼评劳动价值论争论中的一些观点[J]
.学术界,2004(4):137-148.
被引量:6
5
杨承训,成谕.
深化劳动价值论是一次思想解放[J]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1,3(4):36-39.
被引量:1
6
孙咏梅.
“要素所有权”与“要素贡献”——论“按要素分配”问题的实质与衡量标准[J]
.经济学家,2003(3):33-38.
被引量:15
7
余甫功.
关于社会主义收入分配问题的再思考[J]
.理论前沿,2002(16):24-26.
被引量:4
8
卫兴华,张辉.
深化劳动价值理论研究要有科学的态度与思维方式——兼与晏智杰教授商榷[J]
.高校理论战线,2002(3):32-41.
被引量:18
9
刘昌用.
劳动价值论争论与马克思的研究方法[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6,4(3):30-34.
被引量:1
10
顾钰民.
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比较研究[J]
.经济学动态,2006(6):18-22.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0
1
王廷斌.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大研讨的基本分歧与理论思考[J]
.经济评论,2005(1):28-36.
被引量:8
2
林素蓉.
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目的和方法看效用价值论[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18-22.
3
许成安,杨青.
论价值范畴的内涵与商品价值量的现实决定[J]
.江汉论坛,2006(8):14-17.
被引量:4
4
许成安.
价值理论分歧及“价值论”向“价格论”转化[J]
.经济学家,2007(1):124-126.
5
林素蓉.
经济学研究中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兼论效用价值论[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3):7-12.
6
杨青.
经济理论研究需谨防“方法论陷阱”——以价值理论研究为例切入的分析[J]
.江汉论坛,2007(7):64-68.
被引量:1
7
陈香珠,何宜强.
试论阅读推广活动中图书馆联盟价值的实现--以昌北高校图书馆联盟为例[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7):26-29.
被引量:3
8
周应平.
论简单的劳动价值模型——劳动价值论经济模型化的一个尝试[J]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3,19(1):42-45.
9
许成安,王家新.
基于市场经济的收入分配制度与分配政策分析[J]
.经济评论,2004(3):45-48.
被引量:6
10
许成安,杨青.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亟需经济理论创新[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25(3):2-6.
二级引证文献
21
1
陈世兰.
浅谈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应注意的问题[J]
.现代企业教育,2006(24):140-141.
被引量:1
2
许成安.
私营企业剩余索取权界定与雇用工人权益维护[J]
.南京社会科学,2005(S1):195-198.
3
许成安,王家新.
论公平与效率的非分离性[J]
.江汉论坛,2005(6):13-17.
被引量:10
4
邓献晖.
试析“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现实背离”的问题[J]
.哲学研究,2006(4):14-21.
被引量:1
5
杨青,许成安.
剩余索取权、经济剥削及被剥削者权益维护[J]
.经济评论,2006(4):18-22.
被引量:2
6
李华.
基于激励的能力性经济租金标准探讨[J]
.技术经济,2006,25(9):55-57.
被引量:1
7
李华.
价值增值理论研究[J]
.铜陵学院学报,2006,5(5):22-24.
被引量:1
8
许成安,王家新.
按劳分配:现实还是趋势——兼评关柏春和姚家祥两先生的学术争论[J]
.经济评论,2007(1):8-12.
被引量:6
9
陈孝兵,李广平.
劳动还原与价值创造的特殊性[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16-21.
被引量:1
10
许成安,杨青.
劳动价值论、要素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中若干问题辨析——兼评《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的辩证关系》一文[J]
.经济评论,2008(1):3-8.
被引量:10
1
吴照生,唐成览,朱白荪,张秀庆.
价值创造理论的与时俱进——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的一点体会[J]
.党政论坛,2001(12):28-29.
2
曾璧钧.
也谈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J]
.宏观经济研究,2002(7):37-39.
被引量:1
3
李建德.
论道德的经济学定义[J]
.当代财经,1997(5):25-28.
被引量:3
4
冯生.
科学技术的采用发展与价值创造理论新探[J]
.集宁师专学报,2002,24(3):63-65.
被引量:1
5
财政部国际司课题组.
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及对我国的影响[J]
.中国财政,2010(24):58-60.
6
王梦蝶.
对于第三产业价值创造理论的探讨[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1(3):354-354.
7
刘晓民,于君.
智力资本价值创造理论研究评述及未来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2010,29(5):129-132.
8
张玉先.
马克思的价值创造理论[J]
.现代商业,2010(20):60-60.
9
钟学义,陈平.
技术,技术进步,技术经济学和数量经济学之诠释[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23(3):156-160.
被引量:9
10
吕薇洲.
坚持劳动价值论与完善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6(4):127-131.
被引量:1
中国经济问题
2001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