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8-19,共2页
Statistics & Decision
同被引文献14
-
1王佼佼.对我国经济区域划分的探讨[J].统计与咨询,2008(2):20-21. 被引量:3
-
2全国农村(城郊)社区教育工作会议综述[J].教育研究,1999,20(9):37-38. 被引量:5
-
3马培芳,景民,马钧,李含荣.农村社区与小学教育的双向参与[J].教育研究,1995,16(4):45-51. 被引量:4
-
4刘夏明,魏英琪,李国平.收敛还是发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争论的文献综述[J].经济研究,2004,39(7):70-81. 被引量:342
-
5文锦.面向未来的社区教育模式探索[J].教育探索,2005(6):42-45. 被引量:12
-
6曹光辉,汪锋,张宗益,邹畅.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1):25-29. 被引量:117
-
7彭朝晖,杨开忠.人力资本与中国区域经济差异[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5.
-
8苏新莉.环境污染的经济学分析及其制度安排[D].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地质大学,2002.
-
9Blair J P. Urban and regional economic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
10杨树珍.中国经济区划研究[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90.
二级引证文献17
-
1杨淑珺.关于社区教育分类指导的理论思考[J].成人教育,2009,29(1):44-45. 被引量:1
-
2李扬,杨延梅.中国西部地区工业固体废物现状调查[J].环境科学导刊,2010,29(1):71-75. 被引量:4
-
3张竹英.广播电视大学推展社区教育的外部环境分析[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9(1):1-6. 被引量:5
-
4刘尧.我国农村社区教育发展回顾与反思[J].职教论坛,2010,26(10):23-25. 被引量:19
-
5梁勇.城市固体废弃物管理系统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研究综述[J].中国环境管理,2012,4(1):15-20.
-
6曹新英.通讯技术优化农村社区教育资源利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33(1):11-12.
-
7何亚娜.社会转型期的社区教育发展特征探究——以浙江省义乌市为例[J].职教论坛,2013,29(12):60-62. 被引量:1
-
8王建凯,朱旻,鲍小娟.苏州农民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教育评论,2013(5):123-125.
-
9胡莉彬,桑宁霞.社会形态成人教育基本问题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13):5-8. 被引量:1
-
10徐玲,赵艳立.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社区教育发展研究述评与展望[J].职教论坛,2015,31(18):56-59. 被引量:7
-
1刘立玮,肖孝德.常用的经济指标体系的分析[J].铁道物资科学管理,1996,14(2):19-21.
-
2马丁.经济责任审计的难点及对策[J].陕西审计,2001(5):18-18.
-
3崔枫.发挥好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J].山西财税,2000(6):41-41. 被引量:2
-
4曹利莎,丁江涛,李国栋.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思[J].商场现代化,2007(12Z):300-301. 被引量:7
-
5郭娅妮,丁瑞,常景,陈红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绿色城市城镇建设[J].公关世界,2003(12):44-47.
-
6位书贤.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内涵探究[J].中国外资,2010(2):154-154.
-
7杨秀文,赵秀新.浅谈管理会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天津经济,2004(9):72-73.
-
8劳树德.经济指标体系改革刍议[J].新会计,1983,0(9):7-9.
-
9赵静,刘素梅.构建和完善现代农业经济指标体系[J].宏观经济管理,2015(2):65-66. 被引量:2
-
10与燕栖.低碳旗帜下的电力技术经济指标体系[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0(12):18-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