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光无源器件技术发展综述
被引量:
5
The development of optical passive device and technolo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全光通信是光通信发展的必然方向 ,光无源器件是构建全光通信网络的重要基础。介绍了光无源器件——连接器、耦合器、光开关、衰减器、波分复用器、隔离器等器件的发展情况及现状。重点介绍了作为新一代光交换系统所需的核心器件光开关的发展和现状。对光无源器件未来发展的情况进行了概略的分析和预测。
作者
王红
机构地区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3-195,共3页
Optical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关键词
全光通信
光无源器件
全光网络
光交换
分类号
TN253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9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9
1
龙彩华,陈抱雪,赵德欣,郭荧,袁一方,矶守.
光波导端面耦合自动调芯仪研制[J]
.半导体光电,2002,23(5):333-337.
被引量:17
2
丁炜.
CATV光网络设备原理及应用 第四讲 光无源器件的原理及应用[J]
.中国有线电视,2004(12):87-92.
被引量:2
3
丁炜.
光无源器件的原理及应用[J]
.有线电视技术,2004,11(16):74-79.
被引量:3
4
韩伟.
光纤技术基础知识讲座(6)[J]
.有线电视技术,2004,11(22):101-104.
被引量:3
5
温怀疆,曾云相.
浅谈有线电视系统中常用的光无源器件[J]
.有线电视技术,2005,12(12):52-54.
被引量:2
6
王志和.
光无源器件的现状及其发展动向[J]
.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1996(3):7-13.
被引量:1
7
[8]Okamoto.Theory of Optical Waveguides[M].Tokyo:Corona Publishing Co,Ltd.,1992.39~45
8
赵仲刚.光纤通信和光纤传感器[M].上海: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1993.160-166.
9
陈抱雪,龙彩华,沙慧军.波导-光纤自动对接的质心调芯法[P].中国专利:1462891.
10
Okamoto.Theory of Optical Waveguides[M].Tokyo:Corona Publishing Co,Ltd,1992.39-45.
引证文献
5
1
林业“活地图”吕锦水[J]
.浙江林业,2005(3):15-15.
2
孙蓉霞,陈抱雪,隋国荣,张晓微,陈林,袁一方,矶守.
波导阵列与光纤阵列的遗传算法自动对接[J]
.光学技术,2006,32(4):533-536.
被引量:3
3
隋国荣,陈抱雪,张晓微,陈林.
波导阵列与光纤阵列的智能算法自动对接[J]
.光学与光电技术,2006,4(5):32-34.
4
杨东.
光无源器件在有线电视网中的应用[J]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14,20(5):140-144.
被引量:1
5
金诗玮,赵小珍,刘波.
液晶显示器NVIS高亮LED背光源研究[J]
.光电子技术,2014,34(3):172-175.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7
1
张晓微,陈抱雪,隋国荣,陈林,傅长松,袁一方,矾守.
用于波导阵列--光纤阵列自动对接的多目标演化算法的研究[J]
.光子学报,2008,37(3):460-465.
被引量:1
2
隋国荣,陈抱雪,张晓微,傅长松,袁一方,矶守.
应用多目标演化算法的波导-光纤自动耦合系统[J]
.仪器仪表学报,2008,29(6):1209-1215.
被引量:1
3
郑煜,段吉安.
平面光波导与阵列光纤耦合分析[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0(3):681-686.
被引量:11
4
徐胜,徐玉珍,陈恩果,郭太良.
背光源导光结构仿真模型及其光学特性研究[J]
.光电工程,2016,43(9):78-83.
被引量:5
5
赵小珍,赵玉冬.
AMOLED显示器件夜视兼容特性分析[J]
.光电子技术,2016,36(3):211-215.
被引量:3
6
龚斌,朱政,董小燕.
光无源器件的分类特性及应用研究[J]
.科技风,2017(20):51-51.
被引量:1
7
赵小珍.
机载显示系统中触摸屏的设计与研究[J]
.电子设计工程,2021,29(23):46-50.
被引量:6
1
刘中兴.
光无源器件技术现状与展望[J]
.科技致富向导,2011(33):265-265.
2
王红.
光无源器件技术发展综述(续)[J]
.光通信技术,2001,25(4):250-254.
被引量:1
3
余重秀,徐大雄.
现代通信中的光交换技术[J]
.高技术通讯,1995,5(4):50-53.
被引量:2
4
杨震中.
光交换系统的发展前景[J]
.湖南通信技术,1994(2):6-9.
5
Suguk.,S,吕笑蓉.
光交换系统的趋势[J]
.电信快报,1993(2):17-22.
6
益群.
采用铌酸锂(LiNbO3)基片的光交换系统的设计[J]
.光纤通信,1991(4):42-52.
7
李荣,张立毅.
宽带ISDN及光交换[J]
.通信技术与发展,1995(1):3-6.
8
杨震中.
光交换系统的前途[J]
.邮电设计技术,1994(6):31-35.
被引量:1
9
曹安萍,曹明翠,罗志祥,李源.
光ATM交换系统与SDH传输网的线路接口[J]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9,27(7):86-88.
10
戴竞,张敏明,何岩,刘德明.
基于阵列波导光栅的大规模光交换系统研究[J]
.光通信研究,2013(5):1-4.
被引量:2
光通信技术
200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