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产业技术跨越的理论思考
被引量:
7
Advancing the Leap Forward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产业技术跨越对后发国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现实意义。通过结合前人成果,重新定位产业技术跨越概念,对其内涵和实施条件作了深入的揭示。
作者
赵立新
许为民
机构地区
浙江大学科技社会研究所
出处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9-10,共2页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关键词
产业技术
跨越式发展
主导设计
后发达国家
理论
分类号
F062.9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6
同被引文献
75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33
参考文献
3
1
侯国清.
谈谈跨越式技术创新[J]
.中国软科学,2000(3):38-41.
被引量:21
2
王伯鲁.
产业技术跨越的社会基础与基本模式剖析[J]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15(5):49-53.
被引量:17
3
张明玉,邬文兵,毛荐其.
中国企业技术跨越战略与策略分析[J]
.中国软科学,2000(5):26-31.
被引量:18
二级参考文献
9
1
陈伟.
技术创新追赶陷阱[J]
.中外科技政策与管理,1996(1):89-91.
被引量:7
2
方新.
企业技术创新状况调查[J]
.企业管理,1997(3):22-24.
被引量:10
3
樊纲.
论竞争力——关于科技进步与经济效益关系的思考[J]
.管理世界,1998(3):10-15.
被引量:86
4
徐冠华.
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若干问题思考[J]
.中国软科学,1999(1):8-17.
被引量:13
5
张明玉.
技术跨越战略与企业跨越式发展[J]
.中国软科学,1999(12):69-71.
被引量:14
6
邬文兵,詹荷生.
企业成长二次跨越模式探讨[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0,21(4):41-43.
被引量:3
7
张洁华,张明玉.
中国高科技企业的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J]
.科技与管理,2000,2(1):46-48.
被引量:11
8
王伯鲁.
知识经济学的历史渊源与基本原理初探[J]
.科技导报,1998,16(9):43-46.
被引量:3
9
王伯鲁.
产业技术跨越问题探析[J]
.云南社会科学,1999(2):29-34.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46
1
陈德智.
技术跨越研究进展[J]
.中国管理科学,2004,12(z1):560-565.
被引量:8
2
孔令丞.
全球化背景下以动态比较优势实现产业技术跨越[J]
.经济问题,2005(4):17-20.
被引量:3
3
丁巨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技术创新战略探析[J]
.理论导刊,2005(4):6-8.
4
黄家周.
试论产业技术跨越的条件[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8):11-12.
被引量:1
5
吴晓波,姜雁斌.
技术跨度:概念与测量[J]
.科学学研究,2010,28(12):1799-1805.
被引量:1
6
焦生根.
电缆屏蔽不良引起的故障检修[J]
.中国有线电视,2005(22):2262-2262.
7
王玉峰.
基于技术跨越的我国高技术企业外部障碍分析[J]
.中国科技论坛,2006(1):78-82.
被引量:3
8
陈德智,陈香堂.
技术跨越主导因素分析[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1):20-24.
被引量:2
9
吴晓波,章威,陈宗年.
高科技企业技术跨越战略研究[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18(2):15-21.
被引量:2
10
马庆国,胡隆基.
技术跨越概念的定义研究[J]
.科研管理,2007,28(5):9-17.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75
1
陈德智.
技术跨越研究进展[J]
.中国管理科学,2004,12(z1):560-565.
被引量:8
2
宋希平.
发展中国家实现技术跨越的条件[J]
.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4(8):49-51.
被引量:1
3
温珂,林则夫.
基于技术跨越理论探讨我国数字视频产业的发展[J]
.科学学研究,2004,22(4):382-387.
被引量:9
4
远德玉.
技术创新的特质与功能[J]
.求是,2002(6):50-52.
被引量:14
5
王玉峰.
基于技术跨越的我国高技术企业外部障碍分析[J]
.中国科技论坛,2006(1):78-82.
被引量:3
6
王玉峰.
高技术企业发展环境及技术跨越的实现途径[J]
.改革,2006(4):83-89.
被引量:3
7
陈德智.
技术跨越概念与标志界定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06,24(3):364-367.
被引量:10
8
徐冠华.在全国软科学大会上的讲话[J].北京:科学学研究,:19-19.
9
Gerschenkron,Alexander. Economic Backwardness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 M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2.
10
Soete, Luc. International diffusion of technology,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technological leapfrogging [ J ]. World Development, 1985, 13 (3).
引证文献
7
1
马庆国,胡隆基.
技术跨越概念的定义研究[J]
.科研管理,2007,28(5):9-17.
被引量:4
2
李微微,李艳华,温明振.
产业技术跨越的系统分析[J]
.中国科技论坛,2008(1):42-46.
被引量:1
3
王玉峰.
技术跨越的另一种解读:复杂性理论的视角[J]
.科学学研究,2009,27(1):5-10.
被引量:4
4
王志清,朱伯兰.
超声心动图·心电图·X线对左室肥厚诊断的对比[J]
.河南诊断与治疗杂志,2000,14(1):48-49.
5
陈剑锋,张乃平.
试论产业群的核心能力[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19(4):104-106.
被引量:17
6
陈英梅.
组织双元能力对技术跨越的影响机理研究——技术生态位中介作用及组织敏捷性调节作用[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1(2):15-18.
被引量:2
7
孙延臣,刘则渊.
论技术跨越概念[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25(3):19-21.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33
1
牟绍波.
论产业集群动态能力的培育和提升[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4(S1):169-170.
被引量:3
2
王秉安.
产业集群竞争力构成要素模型研究——以晋江运动鞋产业集群为例[J]
.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42-46.
被引量:8
3
支燕.
物流产业集聚的竞争优势研究[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26(3):39-42.
被引量:54
4
杨松茂.
地方集群壮大县域经济的思考[J]
.中国西部科技,2005,4(05A):1-3.
被引量:5
5
吴晓波,姜雁斌.
技术跨度:概念与测量[J]
.科学学研究,2010,28(12):1799-1805.
被引量:1
6
陈德智,陈香堂.
技术跨越系统演化分析[J]
.管理科学,2005,18(6):78-81.
被引量:4
7
陈德智.
技术跨越概念与标志界定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06,24(3):364-367.
被引量:10
8
牟绍波,王成璋.
论产业集群动态核心能力的培育与提升[J]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6):49-51.
被引量:2
9
张婷,刘粤湘.
南非矿业供应集群——矿业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J]
.中国矿业,2007,16(5):7-9.
被引量:2
10
刘阳,王前.
企业技术跨越过程的系统整体观[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28(6):77-80.
被引量:1
1
宋喜兵.
山东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引导[J]
.青年与社会,2013(8):239-240.
2
陈小辉,于明,鄢斗.
国内外产业集群政策对国际旅游岛的启示[J]
.时代经贸,2010,8(18):72-73.
3
吴文洁,吕胜,胡顺平.
西安市主导产业的选择[J]
.商场现代化,2007(10Z):212-212.
被引量:1
4
李艳红,陈收.
网络产业主导设计与消费者预期互动机理研究[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6):42-45.
被引量:1
5
段小华.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方式、组织形式与政策手段[J]
.改革,2011(2):89-94.
被引量:43
6
张宗庆.
A—U模型与技术创新过程分析[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6):48-52.
被引量:3
7
朱瑞博,刘芸.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及其自主创新[J]
.重庆社会科学,2011(2):45-53.
被引量:22
8
梁军.
自主发展还是被俘获: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抉择[J]
.天津社会科学,2011(3):76-82.
被引量:6
9
徐超富.
我国跨越式技术创新的可行性研究[J]
.湖南商学院学报,2002,9(1):95-96.
被引量:1
10
陈凡,杨越.
中国扶贫资金投入对缓解贫困的作用[J]
.农业技术经济,2003(6):1-5.
被引量:24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