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针刺手法参数分析仪研制及其应用
被引量: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针刺手法参数分析仪,能在人体上进行各种针刺手法操作,并将操作时的针刺手法完整地变换成电信号,使手法参数与针刺效应对应起来进行相关的分析研究,从而实现了研究针刺手法的方法.本文为该仪器的研制作了介绍,并对手法参数作了初步分析。
作者
杨华元
顾训杰
王志煜
姚为华
机构地区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
出处
《上海针灸杂志》
1991年第3期35-36,共2页
Shanghai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关键词
参数分析仪
针刺手法
研制
分类号
R245-33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11
引证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123
同被引文献
211
1
徐天成,王雪军,卢东东,卢梦叶,林祺,张小强,成艺.
智能针灸机器人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J]
.智能科学与技术学报,2019,0(3):305-310.
被引量:19
2
郑南宁.
人工智能新时代[J]
.智能科学与技术学报,2019,0(1):1-3.
被引量:72
3
吴毅红.
基于图像的相机定位技术综述[J]
.人工智能,2019,0(2):50-64.
被引量:3
4
章浩伟,朱训生,王震虹,王祥瑞.
自动针刺机械手的研制及其在失血性休克中的应用分析[J]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8,25(4):801-804.
被引量:7
5
陈泽林,郭义.
中国针灸标准化现状与展望[J]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2013(3):1-4.
被引量:5
6
丁光宏,沈雪勇,陶岳辉,刘辉,姚伟,李信安.
针刺手法与针体受力参数的对比研究[J]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4,23(4):334-341.
被引量:32
7
李鼎.
非呼吸而在手指——手指补泻法的由来和应用[J]
.上海中医药杂志,1993(7):40-43.
被引量:6
8
刘堂义,杨华元,顾训杰,夏锦杉.
ATP-Ⅰ型针刺手法参数测定仪的研制[J]
.中国针灸,2003,23(11):668-670.
被引量:33
9
李万瑶,梁楚京,林锦泉,连至诚,黄志新.
针刺提插补泻手法的胃电信息检测观察[J]
.中国针灸,1993,13(3):29-30.
被引量:10
10
杨华元,夏锦杉,顾训杰.
针刺手法参数测定仪研制及手法受力分析[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4,17(2):37-38.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21
1
刘春玲,刘延勋,朱卫国.
取热刺法图形研究[J]
.中国中医药科技,1995,2(3):37-38.
2
杨华元,夏锦杉,顾训杰.
计算机针刺手法模拟系统[J]
.上海针灸杂志,1995,14(1):35-36.
被引量:6
3
杨华元,胡春生.
“治病八法”的针刺手法参数测定及分析研究[J]
.中医研究,1996,9(4):36-39.
被引量:2
4
胡银娥,杨华元.
针刺手法测定与分析[J]
.中国针灸,2007,27(11):829-831.
被引量:6
5
王飞.
针刺手法的形成与发展[J]
.针灸临床杂志,1998,14(6):1-3.
被引量:1
6
席强,郭义,郭永明,陈雷,李桂兰.
针刺手法参数的研究现状和分析[J]
.辽宁中医杂志,2010,37(1):145-146.
被引量:4
7
陈美仁,郭翔,李强,李迎红,黄宇辉,胡蓉.
质控图检测法评判针刺提插手法的可行性研究[J]
.针刺研究,2010,35(2):138-141.
被引量:7
8
洪菲,胡银娥,杨华元,(指导).
单式针刺补泻手法的参数分析[J]
.上海针灸杂志,2011,30(9):634-637.
被引量:6
9
田威,董颖.
企业女职工生育费用浅析[J]
.中国卫生经济,2000,19(6):36-39.
10
陶晓雁,赵百孝,韩笑,董晓宇,严安,任绪茹,刘彦汶,曲畅,夏淑芬,杨佳乐.
捻转补泻法与提插补泻法对青少年近视患者裸眼远视力的影响:随机对照研究[J]
.中国针灸,2014,34(5):465-468.
被引量:25
二级引证文献
123
1
孙艳红,刘堂义,杨华元.
针刺手法的传承与客观化[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23):651-652.
被引量:1
2
胡银娥,杨华元,刘堂义,高明,徐刚,唐文超.
针刺手法刺激量定量化研究回顾和思考[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24):651-652.
3
杨华元,刘堂义,蒯乐,高明,胡追成.
针刺手法参数实时采集及教学演示系统的研究[J]
.中西医结合学报,2006,4(3):311-314.
被引量:27
4
胡银娥,杨华元.
针刺手法测定与分析[J]
.中国针灸,2007,27(11):829-831.
被引量:6
5
刘堂义,蒯乐,杨华元,高明.
针刺手法操作规范化初探[J]
.中国针灸,2008,28(5):356-358.
被引量:22
6
刘堂义,杨华元,李小俊,蒯乐,高明.
“针刺手法信息分析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
.针刺研究,2008,33(5):330-333.
被引量:21
7
崔承斌,杨金生,荣培晶,朱兵,刘家瑛,韩颖,刘伟哲,周宇.
华佗牌针刺手法针疗仪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J]
.中国针灸,2009,29(5):421-423.
被引量:3
8
陈美仁,郭翔,李强,李迎红,黄宇辉,胡蓉.
针刺手法参数测试仪评判针刺提插法的研究[J]
.中医药导报,2009,15(7):53-54.
被引量:6
9
杨华元,徐刚,胡追成,刘堂义,高明.
针刺手法实时信号处理及AR参数模型的模式识别研究[J]
.医学信息,2009,22(10):1975-1978.
被引量:4
10
刘延祥,严振国,邵水金,郭春霞,牟芳芳,杨浩,庄天戈.
数字化虚拟人力反馈角度的针刺手法研究思路[J]
.时珍国医国药,2009,20(9):2292-2294.
被引量:6
1
姜佐柏.
可塑性恒释药物夹板的研制及其应用[J]
.中医正骨,1994,6(4):17-18.
2
龙迪,张晓兵,陈四海,翦立新.
基于四苯基卟啉的PVC膜电极的研制及其应用于药物中黄连素的分析[J]
.化学传感器,2001,21(2):57-61.
3
张平,詹惠澜.
中药显微图像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研制及其应用初探[J]
.中等医学教育,2001,19(3):43-43.
上海针灸杂志
199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